|
分子医学中心(MMC) | 联 系 人:Miss Ma | 电子邮箱:hr@ | 分子医学中心目前下设裴端卿实验室、曾令文实验室、邹江英实验室等四个实验室,招聘在传染病、癌症、心血管与代谢疾病、以及免疫疾病的致病机理、药物靶标、生物标记与诊断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
裴端卿实验室研发带头人为裴端卿博士,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副院长,分子医学中心主任,研究员。裴端卿副院长1984考取留美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项目(CUSBEA项目)赴美留学。1991获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生物系分子细胞及发育专业获博士学位学位。1991-1996年在美国密西根大学医学院内科系血液与肿瘤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自1996年9月起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医学院药理系任教,历任助理教授,副教授并获终身资格。裴端卿副院长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癌细胞转移,蛋白酶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药理基因组学,干细胞的全能性与其分子机理和分子药理学。迄今,已在国际核心刊物发表60余篇学术论文,刊物包括Nature, Proc. Natl.Acad.Sci., FASEB J., J of Biol. Chem., Cancer Res.等国际著名期刊。近年来,裴端卿的工作受到美国的NIH, AHA, ALA, ACS等机构15项基金的资助,并与Pfizer (辉瑞)有密彻的合作关系并会获其长期资助。曾获得美国关节炎协会的Feltl和Ziegler奖,NIH的First和Shannon奖以及美国肺脏协会的职业研究员奖。目前, 裴端卿与美国大型出版商WileyAnd Sons 签约撰写《药物基因组学》相关的大学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科书一部。
曾令文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为曾令文博士,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1987年赴加拿大留学,93年获得麦克马思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生物系遗传学博士学位。1994年-1997年在芝加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工作涉及生物技术,遗传学和生物信息学。在Genetics,Heredity,Genetica,Mol.Biol.Evol.,等国际核心刊物上共发表论文十余篇。曾在Quest Diagnostics医疗诊断公司,Scios制药公司和国际知名的生物信息学公司GCG从事产品研发工作。先后担任研究组长,项目经理和产品经理。领导开发了用于临床诊断的多重PCR病毒检测方法,一套大型用于生物芯片贮存,管理和分析的生物信息学软件包SeqArray, 以及用于DNA序列分析的软件GeneFinder1.0, WebPhrap,BLASTParser,和BLASTView/ContigView。
邹江英实验室学术带头人为邹江英博士,其目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研究员。
|
|
|
陈永龙实验室研究人员(职位编号:2006013101) |
电子邮箱: |
">hr@ |
|
发布日期: |
2007-02-01 |
工作地点: |
广州市 |
|
招聘人数: |
若干 |
|
外语要求: |
英语 熟练 |
薪水范围: |
面议 |
|
学 历: |
硕士 |
接受简历语言: |
中文或英文 |
|
职位描述: 岗位一研究方向:干细胞定向诱导
工作职责:哺乳类胚胎干细胞定向诱导为胰腺细胞和肝细胞的研究
任职要求:1,具硕士以上学位;2,具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基础,有胚胎干细胞培养经验者优先;3,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兼具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4,有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
岗位二研究方向:胰脏和肝脏发育的分子机理
工作职责:利用模式动物非洲爪蟾及小鼠从事胰脏和肝脏发育的分子机理的研究
任职要求:1,具硕士以上学位;2,具有扎实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及细胞生物学基础,有发育生物学背景者更佳;3,具备独立工作的能力,兼具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4,有较强的英语读写能力。
有意着请将简历寄至ychen2@
|
|
|
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筹)是由中国科学院、广东省人民政府、广州市人民政府三方出资共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研究开发机构,首期建设经费为3亿元人民币。隶属中国科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遵照理事会章程通过全球遴选,留美博士陈凌当选为首任院长。研究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将综合吸取国内外同类研发机构的先进经验,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尤其是华南特色的道路。
目前,研究院在中国科学院、广东省政府和广州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正在筹建六个研发中心,包括分子医学中心、新发疾病研究中心、整合生物中心、疫苗和生物药物中心、合成与天然药物中心和临床前研究中心。研究院还与广东省昆虫研究所所属的华南灵长类研究开发中心合作,正在筹建一个现代化的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基地。 研究院将配备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各种仪器:如BIACORE 3000、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高效液相、质谱、核磁共振、超高速离心机、流式细胞仪、EliSpot reader等,并对广州地区的兄弟院校与企业提供非盈利性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里,研究院从无到有已建立了15个研究团队,其中11人是海外知名学校毕业的博士,他们在海外的学习与工作的时间平均达到14年。目前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的平均年龄在31岁,90%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学历。主要课题组长大多数都曾在世界一流院校、科研机构或跨国公司中担任过大学教授或高级研究员,在人才培养、科研团队建设和科研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
人才是任何研发机构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支直具世界领先水平研发团队来共同创造我们的未来。我们寻求聪明,有进取心,精力充沛,在科学研究中取得杰出成就的优秀人才加盟。如果你期望在一个国际化的实验室进行前所未有的开创性工作,如果你正直,诚实,具备团队协作,尊重他人,我们将为您提供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机会,使你能够在我们广州近4000平米的先进实验室进行研发。我们将为你提供有效的激励机制,具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良性竞争的科研团队,积极活泼的文化氛围。我们的主要需求如下:
1) 分子医学中心将招聘在传染病、癌症、心血管与代谢疾病、以及免疫疾病的致病机理、药物靶标、生物标记与诊断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
2) 抗体研究中心将招聘在抗体技术的噬菌体展示、酵母筛选、动物免疫与杂交瘤技术、抗体人源化与蛋白质工程、抗体的生产与过程开发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进行大规模的抗体研发以促进疾病的治疗与诊断。
3) 合成与天然药物中心将招聘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药物化学、化学信息学、天然药物筛选、高通量筛选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研发新一代药物及提高现有药物的安全及有效性。
4) 疫苗和生物药物中心将招聘在流行病学、疫苗设计、现代免疫分析、免疫生产与过程开发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研发新一代疫苗。
5) 整合生物中心将招聘在生物信息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表达、结构生物学、微矩阵分析及分子图谱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促进新技术的应用及推广。
6) 临床前研究中心将招聘在动物疾病模型、转基因及基因剔除、细胞工程与过程开发、安全性检测、病理学、药物代谢及药物动力学等方面有专长的人才,以促进和辅助研究成果由实验室向临床的转化。
各研发中心负责人绝大数为归国精英人才,我们在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中建设有近1千平米的办公区域和全国规模最大、设备配置最先进之一的实验室。
GIBH不权为前沿研发机构,同时肩负着独立培养专业博士、硕士的重大使命,对于优秀人才,我们鼓励、支持其继续在国内或国外进行深造。同时,我们将根据竞聘者的经验和资历提供具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公平透明的激励机制。
研究院正处于筹建阶段,诚邀符合条件者前来加盟!有意者请将详细简历(请注明应聘的职位名称、待遇要求专业方向,研发兴趣,在研项目、已研项目、预研项目情况,文章发表列举、专业技术以及实验仪器设备的熟识程度和经验)、两封推荐信和照片E-mail或传真至我院。
招聘程序:
简历筛选(1个月内,最快一周)------对筛选合格者电话初试------携带两封推荐信面试------两周内通知录用人选(逾期未收到通知即视为未被录用,恕不另行通知)
请通过系统发送求职申请和简历。 |
公司网站: |
ww***.cn[点击查看] |
地 址: |
广州市科学城国际企业孵化器三楼 |
邮政编码: |
510663 |
传 真: |
(020)32290606 |
联 系 人: |
马小姐 |
电 话: |
(020)32290260 |
电子邮箱: |
">hr@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