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全职,发布于2007-11-28)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南京大学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南京大学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国家民委--教育部"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招聘启事
  发布时间:2007-11-28 8:37:17 

 国家民委--教育部共建“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设在西北民族大学。其建设目标是探索出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的研发、成果转化的最佳途径,尽快满足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用户的实际需要;逐步增强民族语言文字软件产业的自我发展能力;为民族地区培养信息技术研发和推广人才;为国产软件走向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重点实验室依托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和“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三个二级学科,开展“实验语音研究”、“网络媒体传播与网络数据库技术研究”、“数字化建设”、“远程教育”四个方向的研究,成为我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研究开发基地。重点实验室现有实验用房面积1000平方米,拥有一批先进的专业研究设备。国家民委和西北民族大学分两年为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增拨发1000万元添置设备。2000年以来,西北民族大学在该领域承担国家863计划3项、国家自然基金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省部级项目10余项,在本学科领域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创新性研成果。“藏汉双语信息处理系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藏文视窗平台、字处理软件和藏文网站”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教学成果奖。
 西北民族大学在信息技术领域进行了广泛的合作与交流。特别是与清华大学合作民族文字识别,与北京大学合作多语种实验语音学,与中科院自动化所合作民族语言文字语料库建设、语音识别与合成研究,与社科院民族所合作藏语语音声学研究,与中科院合作多民族语言文字系统平台开发,均已取得实质性的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不仅可以促进共建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而且为我校建立的技术交流合作打下基础。重点实验室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和对外科技合作,积极引进和聘请国内外高级客座研究人员,特别是吸引优秀的青年专家参与研究开发工作。
 根据教育部《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教技[2003]2号),现面向国内外招聘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1名,副主任1名,研究中心主任4名,实验室科研人员4名,热诚欢迎广大海内外优秀专家学者积极应聘。

 招聘条件
 一、重点实验室主任
 在计算机或者语言学领域具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国内外知名学科带头人;为人正派,具有很好的敬业精神,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和凝聚力;学术研究取得突出成绩;身体健康,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院士除外)。
 二、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领域工作5年以上,熟悉重点实验室或类似的实验室科研环境,有一定的计算机实验室工作和管理经验;职称要求为教授或研究员,学历要求为博士。主持承担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具有计算机专业或者语言学专业背景;年龄在45岁以下。
 三、研究中心主任
 硕士以上学历,副教授以上职称;参与过国家级科研项目;具有计算机专业、语言学专业、物理(特别是声学)专业或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背景;年龄在45岁以下。
 四、实验室工作人员
 硕士以上学历;计算机、声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现代教育技术等专业;年龄在45岁以下。

 招聘的优惠政策
 按《西北民族大学教学、科研急需人员引进工作暂行规定》执行。详情见西北民族大学人事处网页dw***.cn[点击查看]

 实验室的研究方向、主要研究内容
 1.多语种现代语音技术研究
 多语种主要指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汉语和英语。
 多语种现代语音技术研究分为两部分:面向理论的研究和面向工程的研究。面向理论的研究,主要通过现代语音技术研究民族语言语音的基本要素(动力、调音、发音)、协同发音、元音和辅音、韵律特征、语言的声音系统。从定量研究得出或者验证语音学重要的结果,为民族语言学科研工作者和教师提供可量化的理论依据。
 面向工程的研究,主要研究民族语基础资源库的研制和共享,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等主要少数民族语言的词典、发音词典、口语语音库、汉/藏/维/蒙多语平行语料库、基本文本库等。这些资源具有不断更新和升级能力,在种类、加工深度、用户数量上形成规模,能基本支撑民族语语音合成、语音识别和语音翻译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研究民族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方法和技术。
 2.民族语言文字网络媒体传播与网络数据库技术研究
 英文和汉字的网络媒体与数据库技术已经成熟,但是民族语言文字在信息处理时,存在音节保护问题、输入法的切换、版式规范等一系列问题,需要从本民族语言文字底层研究,找出规律,通过信息技术实现;民族语言文字网页设计的自动化程度、民族语言文字动态数据库技术、民族语言文字网络信息平台等,都需要语言文字技术的支持。民族语言文字网络媒体传播与网络数据库技术研究,是最贴近民族地区信息化要求的技术。国内在该领域研究的成果很少,而民族地区的需求量极大。
 3.民族语言文字数字化建设
 民族语言文字数字化建设包含的内容很多,我们主要做藏文、蒙古文和维吾尔文数字图书馆及其管理平台、数字博物馆及其管理平台、文献检索和民族文字期刊数字化平台。
 4.民族语言文字远程教育
 民族语言文字远程教育以提高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文化教育水平为目标,开展藏语、蒙古语、维吾尔语三个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远程教育的系统开发、资源库建设、管理与应用、信息传输模式等方面的全方位研究与应用。

联系人:戴老师 韩老师
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西北新村1号 西北民族大学 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院
邮编:730030
电话/传真:0931-2938095
网址:西北民族大学 ww***.cn[点击查看]
     中国民族信息技术研究所dw***.cn[点击查看]
     中国民族语言文字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21***.12[点击查看]
E_mail: dyg@; nlit_lab@



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干劲可能会加速走向油尽灯枯的境地,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固然是令人激奋的经验,但适度的休息绝不可少,否则迟早会崩溃。 [迈可?汉默] %www.yingjiesheng.com%
上一条: 郑州商品交易所 <<其它 地区相关信息>> 下一条: 汉川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