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是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7月19日成立的我国唯一一家综合性电信运营企业,是中国电信业改革的一面旗帜。公司主要业务经营范围包括:移动通信业务(包括GSM和CDMA);电信增值业务;国内国际长途电话业务(接入号193);批准范围的本地电话业务;数据通信业务、互联网业务(接入号16500);IP电话业务(接入号19710/17911);卫星通信业务;国家批准的其它业务。中国联通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澳门特别行政区设立了分支机构,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点骨干企业。
成立十三年来,中国联通网络覆盖日益完善,网络质量不断提高。公司拥有世界上最大的CDMA移动通信网、世界第三大移动电话用户群和世界第二大CDMA用户群,是中国目前唯一一家同时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电信运营企业。目前公司成功推出的通信业务品牌包括:世界风、新势力、如意通、新时空、联通无限、联通商务、联通10010,深受广大用户的支持和喜爱。面对新形势和新机遇,中国联通正全面推进公司发展模式的根本转型,为尽快把公司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综合通信与信息服务提供商而努力奋斗。
2002年10月,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中国联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成立,由此中国联通成为国内第一家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电信运营企业,至今已经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4批博士后研究人员。中国联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以建立一流的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为办站方针,促进产学研相结合,致力电信技术、市场的研究及电信业改革和发展等实际问题,培养和造就适应中国电信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为博士后科研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与生活条件,全力支持他们通过研究创造出一流的成果。
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本站与北京邮电大学、中科院计算机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著名大学、研究机构联合招收和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现将此次本站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的有关事项公布如下:
一、招收条件
1.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遵纪守法,无任何不良记录;
2.近几年在国内外获得博士学位,或将于2008年毕业的博士,或新由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40岁以下;
3.具有通信技术、计算机科学、电子学、信号系统、市场研究、管理等相关专业背景;
4.能够全脱产在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二、博士后研究课题方向和招生数量
本次围绕以下研究课题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9-13人。研究方向为:通信技术、市场研究、客服和企业信息化、人力资源和企业管理。
(一)通信技术和业务
1.3G新业务和支撑系统研究
2.3G无线接入实用性研究
3.3G系列终端研究
4. 现有2G网络向3G网络演进,实用性的研究
5.下一代网络的终端标准研究
6.移动和固定融合的网络、业务发展研究
7.互联网流量控制
8.3G技术在客户服务上的应用(如客服热线、网上客服、手机客服等)
9. CDMA国际漫游体系研究
10.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
(二)市场研究
1. 3G时代用户需求及业务规划研究
2.CDMA产业价值链研究
3.CDMA2000商业运营模式研究
4.新时期呼叫中心的盈利模式,通信外生活信息服务资源整合及合作模式分析,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的转型思考等
(三)客服与信息化
1.客户忠诚度管理
2.企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
(四)企业管理和人力资源
1.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的运营商组织结构比较研究
2.一级法人体制下的总公司对子公司的管控研究
3.企业文化、绩效考核、人力管理
三、报名要求与联系方式
1.凡有意申请进入本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请于2008年1月20日前将下列材料(所有材料均需一式三份)邮寄至本站;
(1)博士后申请表(可从公司网站下载填写);
(2)两份相关专业教授推荐信(含博士学位指导教师推荐信一份);
(3)拟选课题研究思路(3000—5000字);
(4)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或2008年博士生毕业的相关证明材料;
(5)博士学位论文或论文初稿、两篇学术研究代表作(复印件);
(6)个人近期免冠两寸照片6张;
(7)身份证、结婚证、独生子女证及户口本(卡)复印件;
(8)近期由其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出站的博士后研究人员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上述所有报名材料,恕不退还。
2.本站将采取“严格考试,择优录取”的原则,公开、公平、公正地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
3.本站对报名材料进行初审,初审合格者将在北京参加面试,面试内容涵盖外语、专业知识和综合知识。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4.邮寄地址:北京西城区西单北大街甲133号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邮政编码:100032
联系人:陈女士、裴女士
联系咨询电话:66505601 66505116
公司网址:ww***.cn[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