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四川省乐山市五通桥区

(全职,发布于2008-05-29)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四川省乐山市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四川省乐山市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为努力建设一支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结构合理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促进我区教育事业健康稳定发展,经区编委会批准,决定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中小学校教师。为确保我区2008年中小学校招聘教师工作顺利进行,根据《乐山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招聘对象和条件

(一)招聘对象

师范类毕业生;持有相应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年龄在35周岁以下(1973年6月10日以后出生);具有中级以上教师职称的,年龄放宽到40周岁(1968年6月10日以后出生)。高中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初中、小学教师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2008年全日制普通高校毕业生必须在2008年7月31日前取得岗位要求的毕业证书。

(二)招聘范围:本科生面向全省,专科生面向全市招聘(区内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在职在编人员不在此招聘范围)。

(三)招聘条件: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正常履行职责的身体条件;具有符合岗位要求的文化程度和工作能力;符合《乐山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聘工作试行办法》第三十条有关回避的规定。

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人员、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在人事考试中违规违纪被取消考试资格的人员、有违法违纪行为正在接受审查的人员、尚未解除党纪政纪处分的人员、以及有政策规定不得聘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其他情形的人员,不得报名。

二、招聘岗位及名额

高中3名,初中24名,小学3名,共计30名。招聘学校及岗位设置和排序见附表。

三、报名时间、地点和要求

(一)报名时间:2008年6月10-13日,上午9:00-12:00,下午2:00-6:00。

(二)报名地点:区人才中心(区就业局二楼)

(三)报名要求:

1、高中、初中、小学按专业、学科对岗报名。一人报考一个岗位不能兼报。

2、符合招聘条件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持身份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件原件及复印件各1份和近期同底正面1寸免冠彩色照片2张到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报名,填写《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

报名时应聘人员提供的信息和材料必须真实完整,如发现弄虚作假者,将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所造成的一切损失由应聘人员承担。

根据四川省物价局、财政厅川价费[2003]237号文件规定,笔试每科缴考务费50元。

(四)领取《准考证》:
应聘人员于2008年6月26-27日凭笔试考务费发票和本人居民身份证到区人才中心领取《准考证》。

(五)开考比例

报名结束后,经招考单位主管部门对报考者资格初审,合格者方可参加笔试。岗位招聘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不低于1∶3(高中教师岗位不低于1∶2)。达不到上述比例的,相应核减或取消招聘岗位;招聘岗位被取消的,该岗位的应聘人员可改报其他相同或相近的岗位。

四、考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一)笔试

1、笔试时间:2008年6月29日(具体时间及地点见准考证)。

2、笔试科目:《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

3、笔试成绩计算:《公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满分各为100分,《公共基础知识》占考试总成绩的40%,专业知识占考试总成绩的30%。

4、加分政策:根据省人事厅《关于进一步完善"三支一扶"计划志愿者有关政策的通知》(川人发[2007]16号)规定,"服务期满且经县级组织、人事部门考核合格的志愿者报考事业单位的,在乡镇及以下基层每服务满1周年,笔试总成绩(指公共科目笔试与专业知识笔试按比例折合后的笔试成绩)加2分。符合其他加分规定的,按就高但不累加的原则加分。加分最高不超过6分。"

凡符合上述加分条件的报考人员,务于2008年7月4日前将相关证明材料原件(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服务期满考核合格者,须携带锻炼所在地县以上团委出具的关于其服务年限、是否服务期满等情况的证明和服务期间的考核材料;在农村、社区连续工作或服务2年以上的高校毕业生,须携带工作地所在县级组织或人事部门关于其身份、工作经历、工作年限的证明材料和服务期间的考核材料)送交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未在规定时间提交证明材料的,视为放弃加分资格。

5、笔试成绩公布:笔试成绩于2008年7月7日由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公布,考生通过五通桥人才服务网查询。

(二)面试

面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占考试总成绩的30%。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于2008年7月10日前根据考生折合后的笔试总成绩,按照招聘岗位名额的3倍(高中教师岗位2倍),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进入面试资格复审人员名单。最后一名笔试成绩相同的,可一并进入面试资格复审。面试资格复审人员名单确定后,由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在五通桥人才服务网公布。

考生接到通知后,应携带身份证、毕业证、教师资格证等相关证件,于2008年7月11-13日到区人才中心进行资格复审。其中,几种特殊报考对象还须具备以下手续:

    1、2008年高校应届毕业生出具本人学生证(无学生证的,出具所在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开具的有关院系及专业情况的证明)。

    2、委培生、定向生须由原委培、定向单位出具同意报考的手续。

3、国家有其他特殊规定的,从其规定。

    资格复审合格者,进入面试;资格复审不合格者,取消面试资格,由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按笔试成绩从高到低依次确定递补人员。

经资格复审合格的人员,按川价费(2003)237号文件规定缴纳面试费80元,领取《面试通知书》,逾期未领者视为自动放弃。面试时间、地点见《面试通知书》。

有放弃面试报名的,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面试报名人员比例低于3:1(高中教师低于2:1)的,相应核减或取消招聘岗位。

    面试后考生的总成绩(笔试、面试及加分)将在五通桥人才服务网公布。

五、体检及政审

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依据招聘岗位及招聘人数,按照应聘人员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确定进入体检、政审人员名单(如总成绩相同,按笔试成绩排序)。

体检、政审由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组织。体检标准按《四川省申请认定教师资格人员体检办法》规定执行,并在体检前进行心理素质测试。心理素质测试不合格者,不能参加体检。初次体检不合格的,经本人申请,按规定进行复检。

体检所产生的一切费用均由报考者承担。

体检、政审中有不合格人员的,按参加该岗位面试的考生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等额递补。没有递补的,取消该招聘岗位。

六、公示

经体检、政审合格的人员,由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面向社会公示。公示内容包括拟聘用人员姓名、性别、准考证号、毕业院校(原工作单位)专业、考试成绩、拟聘用岗位和监督举报电话。公示期间接受社会举报,期限为7天。举报者应以真实姓名实事求是地反映问题,并提供必要的调查线索。

    拟聘用人员名单公示期满,没有反映问题或反映问题但不影响聘用的,办理聘用手续。对反映有影响聘用的问题并查有实据的,不予聘用;一时难以查实的,暂缓聘用,待查实后再决定是否聘用。

七、聘用审批及试用期

1、经政审和体检合格的拟聘人员以聘用总成绩为依据,高中、初中小学按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审定的学校次序,从高分到低分依次聘用,由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签发聘用通知。

2、拟聘用人员凭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聘用通知到区人才中心办理有关手续,其中,2008年全日制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还应持省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签发的就业报到证,到区人才中心报到。

3、拟聘人员与聘用单位签定聘用合同,试用期为1年。试用期满,考核不合格者解除聘用合同。拟聘人员最低服务年限为3年,违约者承担相应责任。

4、待遇:按国家现行政策和区上有关规定执行。

5、拟聘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限内到单位报到。逾期未报到者,视为自动放弃。

八、纪律与监督

为保证我区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工作的顺利进行,维护招聘工作的公正性、严肃性,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对违反规定弄虚作假聘用的人员一经发现,取消其聘用资格,并对相关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区纪委、监察局监督电话:5876444

九、本实施办法由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本实施办法未尽事宜,请直接向区人才中心、区教育局咨询。招聘过程中有关调整、补充、提示等事项,由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在五通桥区人才网上公告。

咨询电话:区人才中心:3308098

   区教育局人事股:3303614

 

 

 

 五通桥区事业单位公招领导小组

二○○八年五月二十六日

 

 

 

 

 

 

 

 

 

 

 

 

 

2008年区公招中小学教师岗位及学校排序表

 

一、高中(3人)

1、政治(1人)牛华中学

2、历史(1人)牛华中学

3、信息技术(1人)牛华中学

二、初中(24人)

1、数学(7人)第一:牛华一中(3人)  第二:西坝中学(2人) 

第三:辉山初中    第四:新云初中

2、语文(2人)第一:辉山初中   第二:蔡金初中

3、英语(2人)第一:金粟初中   第二:冠英学校

4、物理(4人)第一:金山初中   第二:金粟初中   

第三:石麟初中   第四:蔡金初中

5、历史(3人)第一:冠英学校   第二:金山初中   第三:金粟初中

6、体育(2人)第一:西坝中学   第二:辉山初中

7、化学(1人)牛华一中

8、地理(1人)冠英学校

9、生物(1人)冠英学校

10、信息技术(1人)西坝中学

三、小学(3人)

1、音乐(2人)第一:区实验小学  第二:牛华二码头小学

2、体育(1人)辉山小学

 



%bbs.yingjiesheng.com%
无论那个时代,能量之所以能够带来奇迹,主要源于一股活力,而活力的核心元素乃是意志。无论何处,活力皆是所谓“人格力量”的原动力,也是让一切伟大行动得以持续的力量。 [史迈尔斯]
上一条: 湖南省汨罗市 <<其它 地区相关信息>> 下一条: 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