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2008年新增人员招聘方案
为做好2008年新增人员招聘工作,根据《贵州省事业单位新增人员公开招聘暂行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招聘原则
新增人员要坚持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
二、招聘计划
经省人事厅批准,我校2008年新增人员计划是:专业教师5人,管理人员3人。(参见附表)
三、招聘对象及基本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2、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的精神;
3、具有应聘职位需要的相关学历、专业和资格条件;
4、身体健康,形象端正;
5、年龄在18周岁以上(1990年8月31日以前出生)至35周岁以下(1973年8月31日以后出生)。
6、普通全日制在读非应届毕业生不能报考。
7、2008年9月27日前不能提供相关资格条件的,自动取消其应聘资格。
四、报名事项
1、报名时间及地点:
2008年9月12日至15日下午16:30前,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办公室(贵阳市二戈寨)报名;9月17日在贵州省人才市场(贵阳市毓秀路)报名。
2、报名费:每人60元。
3、报名办法:
①填写《报名登记表》;②提供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原件及复印件;③交近期同底两寸免冠彩色照片3张;④在职人员必须提供所在单位同意报考的证明,中小学教师必须提供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同意报考的证明;⑤应届毕业生须提供就业推荐表原件及复印件;⑥每名应聘人员限报一个职位;⑦报名同时进行初审,并发放准考证。
4、联系方式:
联系人:潘老师 周老师
联系电话: 0851-8282600、3922341。
五、考试
1、考试方式
考试分笔试和面试,各占总成绩的50%。符合资格的应聘人数与对应拟聘职位人数的比例达到3∶1方可开考,未达到比例的报人事厅批准后,对职位予以调整或取消。
2、笔试
笔试满分为100分,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主要测试应聘人员的政治理论知识、道德素养、专业基础知识和文字能力等。
笔试时间为2008年9月27日上午9∶00~12∶00,地点在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应聘人员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
笔试成绩按高低顺序和对应职位招聘人数3∶1的比例确定面试人员名单;如遇末位笔试成绩并列的,同时参加面试。
笔试成绩和进入面试的名单,于2008年10月15日前通过贵州人才信息网公布。
3、面试
面试满分为100分,方式分现场答辩和试讲两种。应聘专业教师职位的必须通过试讲和现场答辩,试讲和答辩各占50分;应聘管理岗位的面试以现场答辩方式进行,答辩成绩按100分制计算。
面试从敬业精神、组织观念、专业知识、沟通能力、仪态仪表、创新意识等方面测试应聘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
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六、体检
根据总成绩高低顺序,按1:1比例确定参加体检的人员,名单在面试后三天内通过贵州人才信息网公布。体检地点为通知指定医院,标准参照省人事厅、省卫生厅黔人发[2005] 4号文件的规定执行,体检费自理。体检不合格的取消进入下一程序资格,出现的空额由高到低递补体检。
七、考察
通过考试以及体检合格的人员,学校组织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廉洁奉公等情况进行考察,并对其资格条件进行复查。
八、公示
根据考试考察结果,经学校党委研究确定拟聘人选,并通过贵州人才信息网公示,公示期七天。公示结果不影响聘用的,进入聘用程序。如考察中出现不合格或公示结果影响聘用的,学校提出意见,经上级部门批准后,按考生总成绩从高到低依次递补。
九、聘用管理
1、报批
学校按程序将拟聘用人员报省教育厅和省人事厅审批。
2、聘用
根据上级部门的批复,办理相关手续。聘用前,拟聘人员与原工作单位有聘(录)用合同或工作关系的,须与原单位解除或终止人事(劳动)关系。
3、试用期
新聘用人员实行一年试用期制度。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试用期间经考核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并报省教育厅和省人事厅备案。
十、纪律
严格公开招聘纪律。招聘工作要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主动接受社会及有关部门的监督。
对招聘过程中违反有关纪律和规定的行为要坚决制止和纠正。
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受聘人员、工作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按照有关办法追究责任。
监督电话:0851-3929027
附表: 贵州省机械工业学校2008年招聘职位表
序号
|
岗 位
|
需求人数
|
需求专业
|
学历要求
|
其他
|
1
|
专业教师
|
3
|
机械类相关专业
|
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及以上学历,学士学位。
|
|
2
|
专业教师
|
2
|
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
|
3
|
教辅人员
|
2
|
不限
|
大学专科及以上学历
|
|
医疗护理兼学生辅导员
|
1
|
临床医学、护理
|
临床医学专业需有助理医师资格证书、护理专业需有护士资格证书
|
机械类相关专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机械工程及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热加工工艺及设备、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工艺及设备、焊接、机械设计及制造、机械设备及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制造、汽车检测与维修、汽车工艺与维修、机械及自动化技术、数控机床加工技术、机械电子技术、汽车维修与营销、机电设备维修、机械设备维修与管理。
电气信息类相关专业: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动化、电气科学与技术、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机电器及其控制、工业自动化、电气技术、电机制造与运行、电机与电器、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机床数控技术、电子技术机微机应用、工业电子技术、数控技术及应用、电子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