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司的薪酬体系如何?应届毕业生的薪酬情况如何 ?
- 柳工的薪酬体系是由世界著名的咨询公司--美世咨询(MERCER)公司--协助设计的,该薪酬体系被世界500强的企业广泛采用。这种薪酬体系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个岗位的影响、沟通、创新、知识等四个方面十个维度进行岗位价值评估,并结合绩效考核和个人能力确定薪酬标准。
- 柳工的平均薪酬水平约是柳州市职工平均工资的两倍,无论是在本地区(含重庆、成都等的西部地区)还是在本行业均有较强的竞争力;
- 见习生(本科、硕士)见习期满转正后的,薪酬按所聘岗位的岗位价值、个人能力及绩效结果(MERCER的3P模式薪酬绩效管理系统)来决定个人的薪酬,通常情况下,会比见习期的工资有较大的提升。
2.公司对应届毕业生规定试用期吗?一般时间为多长?
应届毕业生实行的是见习期制度,见习期最少为6个月。见习单位一般为生产分厂(少数管理专业除外)。
3.见习期内如何考核?考核结果如何处理?
见习期内考核两次,满三个月和六个月时各考核一次。考核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由毕业生所在部门具体考核。考核结果评为"优"的,可以提前转正或发放一次性奖励;评为"差"的,解除劳动合同或延长见习期。
4.工作后,如果我觉得工作不适合自己可以换岗位吗?什么时候开始可以换岗?
可以,但需要见习期满后。在公司内部换岗原则上通过内部招聘实现,个别情况下由人力资源部直接进行调配。
5.应届毕业生到岗后公司会为应届毕业生提供那些培训?
应届毕业生到岗后,主要有由人力资源部组织进行的入职培训和由见习部门安排的师父带徒弟的岗位技能培训,包括在生产一线的工作体验。入职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公司的价值观及制度,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生产作业方式,制造技术简介,研发技术简介等。
6.柳工在招聘员工时看重哪些素质?
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一个人的技能差可以通过培训来提高,但如果没有与公司相匹配的价值观,没有正确的思维模式,没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将无法在实现个人价值的同时,为公司创造更高的价值。
7.在接到录用通知书后,我还有多长时间考虑?
由于我们的招聘行程非常紧凑,为不影响我们的招聘计划,在我们发出录用通知后,你可以有1天的时间考虑。如果24小时内没有答复,我们将补充录取其他候选人员,以免影响我们的招聘计划。
8.违约金是多少?
违约金是3000元。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见习期未满时擅自离职也是按照违约处理,同样需要支付违约金
9.签约后若我考上公务员或研究生是否算是违约?
同样按照违约处理。所以在你与我们签约之前请谨慎考虑。
10.在柳工如何衡量员工工作的好坏?
- 完成工作的数量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
- 是否按时、高效率、低成本地完成工作;
- 是否很好地服从安排;
- 是否具有团队合作精神;
- 是否具有良好地职业道德;
- 同事之间、上下级之间是否有效沟通;
- 遵纪守法。等等。
11.若在一个岗位工作长了,能在公司内调动或轮岗吗?
可以。主要途径是内部应聘其它部门的岗位,或由人力资源部根据工作需要进行调配。公司为员工提供众多的职业发展通道。
12.在柳工员工的发展道路和空间是怎样的?
柳工奉行唯才是举的用人政策。在近10年的人才成长范例中,有年龄不满30岁的副总裁(高层经理),有工作仅3年就聘为分厂副厂长的,有见习期(6个月)刚满就被聘为车间副主任的,也有工作仅5、6年就被评为三级专家的。在公司内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表现。
13.柳工注重员工关系建设吗?
各级领导既是你的上司,也是你工作生活的伙伴,公司倡导并建立员工之间、员工与领导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的途径核文化。
14.柳工的同事关系怎样?
这是一个大家庭,讲求团队合作的大家庭,坦诚、友好的沟通由你我做起。
15.柳工的团队氛围怎样?
公司崇尚团队协作、诚恳负责的团队氛围,相信只有通过团队合作,才能获得最大化的成功。
16.柳工在行业中的地位如何?有何数据或直接的例子证明柳工的地位?
- 2006年公司主要经济指标继续居于装载机行业首位,销售收入51.8亿元,装载机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
- 2005、2006年装载机的产销量仅次于美国的卡特,居世界第二位。
- 2006年4月,成为行业内首家累计产销超过10万台的厂家;
- 公司入围"2007年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50强",位居第四。
- 2006年入围央视50家最具价值上市公司;
- 2006年上市公司治理评级评定为AA级;
- 2007年"中国未来十年成长性蓝筹上市公司。
- 高原型特种轮式装载机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是全国工程机械行业至今为止获得的最高荣誉。
- ......
17、柳工如何对申请人进行筛选?
- 对简历进行筛选:找出符合既定条件(如专业及学历层次)的人员;
- 进行笔试和素质测评:通过笔试和测评工具,了解应聘者的专业能力和一些先天性的特质以及一些基本素质;
- 面谈:通过当面沟通,了解应聘者的价值观、思维模式和学习能力,寻找符合公司需要的人员。同时也当面求证素质测评中显示的一些异常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