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全职,发布于2008-10-29)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清华大学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清华大学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发布时间:2008-10-29 截止时间:
招聘单位: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单位 基本信息
单位名称: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
 
单位地区:
单位隶属部门: 交通部
单位性质: 其他事业单位
单位行业: 教育/科研事业
单位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星升路1045号
 
单位邮编: 201201
 
单位主页: 
 
单位联系人: 
 
单位联系方式:
 021-68908494
单位Email:   zhiyangxu@
  招聘 信息内容

1. 岗位:物理模型及现场观测研究人员

2. 专业:河口海岸及近海工程专业、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专业及相关港口专业硕士研究生

3. 要求:学习成绩良好,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和进取心,熟悉现场水沙观测仪器(OBS,ADCP,LISST,ADV)操作、熟悉物理模型操作者优先。熟悉一种编程语言如FortranC++等。

4. 待遇: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待遇丰厚,享受上海市4金,且有补充公积金,每年有多次旅游机会

5. 户口:根据上海市户口管理规定进行打分,达到入沪分数线的予以办理上海市户口,未达到分数线的办理居住证。

6. 联系:有意向者将完整的求职简历发送到 gfliu2003@, 联系电话:021-68909900-233,刘先生

7. 单位介绍 

7.1 奋进的发展史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成立于199869,是具有国家工程咨询甲级资质的科研单位。其前身为交通部长江口深水航道科学试验中心,于20066月改为现名,是中国交通部设在上海的河口海岸工程研究基地,所属河口实验室1999年被交通部评定为首批部属重点实验室。

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紧密围绕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和长江口综合整治开发开展研究工作,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长江及沿海的港航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的技术服务。其远期目标将建成一个设施一流的、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的、国家级大型河口海岸工程研究中心。

 

在交通运输部及上海市的大力支持下,经过10余年的艰苦努力,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已经发展成为规模较大、研究水平较高、国内颇具影响的河口海岸研究机构。中心设有6个研究室和一个实验室,分别为河口与航道工程研究室、海岸与港口工程研究室、环境工程研究室、水文信息研究室、数值模拟技术研究室、现场勘测研究室及中心实验室。

 

7.2 雄厚的技术力量

 我中心通过大量科学实践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队伍,目前拥有各级技术人员50多名,其中在职研究人员30名,高级研究人员8人,研究生以上学历15名,博士7人,博士后2人,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合理,整体水平较高。上海河口海岸科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由包括刘济舟院士和陈吉余院士在内的18名知名学者、专家组成。

 

7.3 仪器设备及研究手段先进

中心目前具有进行河口海岸模型试验研究的专业化试验大厅三座,总面积超过42000m2。此外,还具有全长318m、净宽1.0m、深1.2m的波浪水槽;新模型大厅一个长70、宽40的波浪水池正在建设之中;拥有大量先进设备和仪器,包括PTVADVADCPOBSAWACDGPS、激光粒度分析仪、地形仪、波高仪、高性能服务器、造波机、多通道压力测量采集系统、跟踪式水位计及大型生潮设备等。

中心"具有较强水文、泥沙、地貌现场观测与研究能力。由于长期负责长江口水文、地形监测任务,我中心在服务长江口开发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承担了大量现场观测任务。

 

7.4 丰硕的成果

十年来,我中心完成了大量的研究课题,大部分为国家、交通部及上海市的重大工程项目,包括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青草沙水源地工程、崇明越江通道工程、上海浦东铁路黄浦江隧道工程及滩涂治理等重大工程,为交通行业及上海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2005年以来,我中心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国航海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上海市决策咨询成果三等奖1项,海洋创新成果二等奖1项及其它奖项。有10余项成果得到了权威部门的鉴定,几十项研究成果在工程实践中得到了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5 竭诚为工程建设服务

多年来我中心以良好的技术与真诚、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工程设计、建设及管

理单位服务获得许多单位的一致好评,并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

 

7.6 网址

ww***.cn[点击查看]

打印招聘信息】 【发布时间:2008-10-29】 【访问次数:184】 【关闭】
 


download.yingjiesheng.com

进步不是一条笔直的过程,而是螺旋形的路径,时而前进,时而折回,停滞后又前进,有失有得,有付出也有收获。 [奥古斯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