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第四十二研究所
2008-10-31
基本信息
所在地区 | 湖北省襄樊市 | 单位地址 | 湖北省襄樊市春园路一号(襄樊市156信箱) | 隶属部门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联系部门 | 人力资源部 | 单位电话 | 0710-3219135,3219136,3219088 | 联 系 人 | 胡忠明、蔡永华、张艳 |
单位性质 | 科研设计单位 | 单位传真 | 0710-3820517 | ||
单位网址 | ww***com[点击查看] | 电子邮件 | hr@ | 单位邮编 | 441003 |
备 注 |
需求信息
落实毕业生方式 | 个人自荐 | |||||||||||||||||||||||||||||||||||||||||||||||||||||||
提 供 待 遇 | ||||||||||||||||||||||||||||||||||||||||||||||||||||||||
|
单位简介
湖北航天化学技术研究所是我国固体推进剂专业研究所,位于湖北省襄樊市。1965年建所,现已发展成为在含能材料、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生产、开发、经营型综合性研究所。现有员工近100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近6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200余人,省部级专家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2人。拥有固定资产近亿元,通过GB/T19001、GJB9001A质量体系认证;具有自营进出口权。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专业、应用化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1985年以来已培养硕士70余人。
我所曾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多个武器型号和“神州”号飞船等航天型号提供了性能优良的推荐剂技术及产品,专业技术及产品,专业技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18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我所属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坚持“军民结合”方针,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高新产品,先后开发180余项民用产品,现已形成了以特种橡胶制品、压敏胶制品、精细化工产品、固体氧气发生器、机电一体化系列产品为主导的高科技产品,性能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所先后获得航天工业总公司“有重大贡献企事业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航天系统首届“文明院区”等称号。
我所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按照开发潜能、教育培训、人尽其才、合理使用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了加速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机制,通过安排专题培训或选送外出学习等方式,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所瞄准建设成为专业技术领先、经济实力较强、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集团的目标,将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广阔的研究开发领域、良好的管理服务体系,热烈欢迎国内外有志之士加盟航天高科技,再立新功。
研究所对引进的人才提供优厚的政策:发给一定数额的购房费;优先选购住房(位于襄樊市中心地段的航天小区,面积120平方米左右);免费为未婚职工提供带暖气、空调的单身住房;入所前两年博士生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硕士生收入不低于2500元,本科生的待遇优于本地区同类人员待遇水平。
2009年需求: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有机合成、应用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我所曾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多个武器型号和“神州”号飞船等航天型号提供了性能优良的推荐剂技术及产品,专业技术及产品,专业技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180多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我所属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坚持“军民结合”方针,大力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和高新产品,先后开发180余项民用产品,现已形成了以特种橡胶制品、压敏胶制品、精细化工产品、固体氧气发生器、机电一体化系列产品为主导的高科技产品,性能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部分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创造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我所先后获得航天工业总公司“有重大贡献企事业单位”、湖北省“文明单位”、航天系统首届“文明院区”等称号。
我所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按照开发潜能、教育培训、人尽其才、合理使用的原则,制定并实施了加速人才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逐步建立人才培训体系和继续教育机制,通过安排专题培训或选送外出学习等方式,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创新能力。
面对21世纪的挑战,我所瞄准建设成为专业技术领先、经济实力较强、国际国内知名的高科技产业集团的目标,将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广阔的研究开发领域、良好的管理服务体系,热烈欢迎国内外有志之士加盟航天高科技,再立新功。
研究所对引进的人才提供优厚的政策:发给一定数额的购房费;优先选购住房(位于襄樊市中心地段的航天小区,面积120平方米左右);免费为未婚职工提供带暖气、空调的单身住房;入所前两年博士生月收入不低于5000元,硕士生收入不低于2500元,本科生的待遇优于本地区同类人员待遇水平。
2009年需求: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有机合成、应用化学、有机化学、高分子材料、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