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

(全职,发布于2008-11-07)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大连理工大学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大连理工大学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核四〇四有限公司
2008-11-07

基本信息

所在地区 甘肃省兰州市 单位地址 甘肃省兰州市508信箱甲16号 隶属部门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联系部门 劳动人事处 单位电话 0937—6764079 联 系 人 周应龙
单位性质 国有企业 单位传真
单位网址 ww***.cn[点击查看] 电子邮件 zh404hr@ 单位邮编 732850
备    注

需求信息

落实毕业生方式 个人自荐
提  供  待  遇
类型需求专业需求数安排岗位具体要求
本科生化学工程与工艺5  
本科生化学工程与工艺(英语强化)5  
研究生化学工程2  
研究生化学工艺2  
本科生土木工程1  
研究生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1  
本科生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2  
本科生土木工程(英语强化)1  
本科生自动化3  
本科生电子信息工程1  
本科生电子信息工程(英语强化)1  
研究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2  
研究生企业管理1  
本科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3  
研究生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3  
本科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强化)3  
本科生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6  
研究生电机与电器3  

单位简介

中核四○四总公司,原名国营四○四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占地面积1225平方公里,是1958年经中央专委批准建设的我国最早、最大的核技术生产、科研基地。属特大型核工业联合企业。四○四厂的创建,实现了我国核武器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为我国1964年、1967年成功爆炸第一颗原子弹、第一颗氢弹做出了无可替代的历史性贡献,保障了我国有效的核威慑力,形成了核工业完整的体系;四○四48年的发展,共实现科研革新9743项,其中6项技术荣获国家发明奖,9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2项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202项技术荣获部级科技进步奖,同时向全国各核电企业、核技术企业与科研机构输送核专业(包括核技能)人才万余名,为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发展,为我国核科技、核电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周恩来总理曾指出:“这里是全国人民利益、乃至世界人民利益之所在!”李鹏同志指出:“如果没有四○四厂,就没有我国现在的国际地位。”

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四○四的建设和发展都十分重视和关心。邓小平、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先后来四○四视察和指导工作。周恩来、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亲切接见过四○四的干部职工。

由于产业调整等历史性原因和其它相关因素的影响,四○四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走过了二十余年坎坷低迷的道路。但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核能战略的实施,四○四再次抓住了历史的机遇,以满足国家核技术发展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双重需要为目标,开始了新的企业振兴之路。特别是2003年以来,四○四按照国家要求,明确了把四○四建设成为“主体精干、机制灵活、技术先进、设施良好、科研生产一体化、满足国防建设需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型高科技核基地”的战略目标。为了确保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企业决策层认真总结了“一次”创业的成功经验,牢固树立了“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要素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首要要素”的观念;通过强有力的人力资源开发,向科技要动力,向改革要出路,向管理要效率,充分发挥技术、人才优势,走上了“人才强企,人才兴核,再创辉煌”的企业发展道路。

四○四在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健全齐备的人力资源组织机构和教育机构,总公司、分公司(子公司)建有两级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人事)部门,总公司拥有甘肃矿区广播电视大学、甘肃矿区职工大学、甘肃矿区中等专业学校、甘肃矿区技工学校等员工培训教育资源,设有“甘肃省第六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核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工程技术评审委员会”、“甘肃矿区人才研究会”等技能鉴定和专业职称评审机构,多年来为四○四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骨干。但与四○四发展需求和高科技核基地的定位相比较,在人力资源方面还存在着总量过剩质量却相对不足,三高人才总量不足却局部过剩,人力资源缺失与浪费现象并存,人才(特别是经营管理人才)知识结构陈旧等历史遗留课题。面对这些课题,总公司开创性地提出了“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与人力资源集约化使用”的构想。一方面是从内部着手,首先通过内部挖潜整合,激活现有人才资源,将电大、职大、中专、技校等教育、培训资源整合为“员工培训与技能实训基地”;建立了员工职业生涯管理评价体系,通过人才与岗位的双向选择尽量避免人才使用的“张冠李戴”,建立了人才使用的共享机制,开通了高层次人才跨单位(跨课题)使用的绿色通道。另一方面是从内外结合着手,寻求智力引进与人力资源共享。重新改组了科学技术委员会,面向全国聘请知名院士、教授、专家50多人为科技委成员(或顾问);先后与清华大学、南华大学、天津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各类人才的框架协议。与此同时,为了保持一定量的人才储备,保证企业蓬勃的生命力,四○四在员工分流压力(两年间已通过各种方式分流3200多人)非常大的前提下,坚持吐故纳新,坚持“人才造就企业,事业成就人才”的“辩证法”,以事业吸引人,以感情温暖人,尽量通过优化社区小环境来弥补西部大环境在吸引人才上的劣势,仅2006年就接收本科以上高校毕业生142人,被甘肃省授予“促进就业先进单位”。

自2003年以来,四○四坚持把人力资源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首要环节来抓,把人力资源相关制度(机制)改革作为企业改革的重中之重来抓,把人力资源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相对较突出的责任机制问题、激励机制问题、人才成长机制问题和分配机制问题,相应建构、规范岗位分析与定价系统、目标绩效系统、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系统和薪酬管理系统;使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从孤立的制度管理向科学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化管理快速过渡。

四○四总公司不仅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创新发展以及它产生的实际效果,还非常注重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建设,注重对员工的精神奖掖,注重企业与员工之间诚信互利的心灵契约,正是在这个前提下,以人力资源管理、开发机制为代表的企业各项机制改革才扎实有效,企业各项管理才井井有条,从而使企业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自2005年度以来,四○四(包括单位、部门和个人)已被人事部、国资委、中组部、全国总工会等国家部委(或机构、部门)授予省部级以上各类荣誉称号和奖项49项之多。全国总工会工作组在对四○四进行考察后认为,“四○四广大员工具有崇高的职业道德,高超的职业水平,科学创新的职业精神。”2005年12月被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指导协调小组授予“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企业”的殊荣,2006年4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不论你在什麽时候开始,重要的是开始之後就不要停止。 ,download.yingjiesheng.com
上一条: 杭州远方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其它 地区相关信息>> 下一条: 湖南省CDM项目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