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2008-11-16
基本信息
所在地区 | 江苏省南京市 | 单位地址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古平岗4号 | 隶属部门 | 江苏省 |
联系部门 | 人力资源部 | 单位电话 | (025)83772191/83772198 | 联 系 人 | 巩咏先 杨剑飞 |
单位性质 | 科研设计单位 | 单位传真 | 025-83344764 | ||
单位网址 | ww***com[点击查看] | 电子邮件 | rsc@ | 单位邮编 | 210013 |
备 注 |
需求信息
落实毕业生方式 | 参加大型招聘会 | |||||||||||||||||||||||||||||||||||||||||||||||||||||||||||||||||||||||||||||||||||||
提 供 待 遇 | ||||||||||||||||||||||||||||||||||||||||||||||||||||||||||||||||||||||||||||||||||||||
|
单位简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位于钟灵毓秀的江南名城南京,是我国电子系统工程领域中历史最久、规模最大、专业覆盖面最广、研发力量最强、技术成果最为丰富的大型综合性高科技研发基地,在五十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功勋卓著,硕果累累,为我国科学技术进步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近五千人,占地面积达一百余万平方米,分设十四个专业研究部,七个加工制造分厂、一个装备部、一个通信产品研究中心以及两座大型电子系统工程试验场。所内设有国家级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研究机构,拥有国内最大的微波暗室、雷达系统仿真与集成试验室、微电子组装技术中心、柔性加工制造中心等一流研发设施,从事专业和开发产品覆盖了雷达、通讯、信息系统、天线微波、高功率设备、软件、信号处理、射频仿真、电子对抗、应用磁学、微电子、电子仪器仪表、交通电子、显示系统工程、工业自动化、特种元器件等数十个专业领域。
在长期从事国防尖端技术研究的科学实践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形成了一支既有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又有强大的整体综合优势,老、中、青相结合的科学研究队伍。目前全所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五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五十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九十一名,高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六百余名,高级技师二十名,技师七十余名,同时拥有多个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培养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主办了《现代雷达》、《微波学报》、《电子机械工程》等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学术期刊,在相控阵、脉冲多普勒、单脉冲、微波成像、数字脉冲压缩、超低副瓣天线、收发组件、固态功率合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高性能光栅显示、微电子组装、高可靠性、热设计、表面安装等技术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以"育一流人才,出一流产品,争一流管理,创一流效益"为奋斗目标,形成了"求实、严谨、协同、创新"的优良所风,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科研生产保证体系,较早地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使产品技术水平、可靠性与全寿命周期费用指标水平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数十年的奋力拼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先后研制出百余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大型电子系统工程产品,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三峡水利"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试验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和嘉奖,在位"神六"保驾护航的八部雷达当中,有七部是我所研制的;在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其电子系统工程产品已出口至包括美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迄今为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已取得科研成果两千余项,其中国家级成果一百余项,部、省级成果二百余项,多个项目先后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十分重视人才,能为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有一套科学地激励、使用、培养、晋升机制,使人才有充分的发展机会。我们热烈欢迎愿意从事工程研制、产品开发的专业人才来所工作,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伟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联系电话:(025)83772191
通讯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古平岗4号,十四所人力资源部
邮 编:210013
E-mail :rsc@
联 系 人: 巩咏先 杨剑飞
2009年需求:(硕士及以上)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电子对抗、无线电物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物力电子学、微波集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机械设计及理论、机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工艺、热能工程、激光、焊接、电子材料、液压技术、金属材料、化学分析、工业设计、统计、数据融合、物流、企业管理(企业战略规划)、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近五千人,占地面积达一百余万平方米,分设十四个专业研究部,七个加工制造分厂、一个装备部、一个通信产品研究中心以及两座大型电子系统工程试验场。所内设有国家级天线与微波技术重点实验室、轨道交通信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学科研究机构,拥有国内最大的微波暗室、雷达系统仿真与集成试验室、微电子组装技术中心、柔性加工制造中心等一流研发设施,从事专业和开发产品覆盖了雷达、通讯、信息系统、天线微波、高功率设备、软件、信号处理、射频仿真、电子对抗、应用磁学、微电子、电子仪器仪表、交通电子、显示系统工程、工业自动化、特种元器件等数十个专业领域。
在长期从事国防尖端技术研究的科学实践中,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形成了一支既有鲜明的学科专业特色,又有强大的整体综合优势,老、中、青相结合的科学研究队伍。目前全所共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三名,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五名,博士生和硕士生导师五十余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九十一名,高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六百余名,高级技师二十名,技师七十余名,同时拥有多个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培养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并主办了《现代雷达》、《微波学报》、《电子机械工程》等具有较高学术地位的学术期刊,在相控阵、脉冲多普勒、单脉冲、微波成像、数字脉冲压缩、超低副瓣天线、收发组件、固态功率合成、高速数字信号处理、高性能光栅显示、微电子组装、高可靠性、热设计、表面安装等技术领域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部分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以"育一流人才,出一流产品,争一流管理,创一流效益"为奋斗目标,形成了"求实、严谨、协同、创新"的优良所风,建立健全了一整套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科研生产保证体系,较早地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实现了与国际标准接轨,使产品技术水平、可靠性与全寿命周期费用指标水平均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地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经过数十年的奋力拼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先后研制出百余型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的大型电子系统工程产品,为"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三峡水利"等多项国家重点工程和重大试验项目做出了突出贡献,多次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表彰和嘉奖,在位"神六"保驾护航的八部雷达当中,有七部是我所研制的;在为国民经济主战场服务的同时,也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其电子系统工程产品已出口至包括美国在内的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迄今为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已取得科研成果两千余项,其中国家级成果一百余项,部、省级成果二百余项,多个项目先后获"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一等奖等荣誉称号。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十分重视人才,能为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有一套科学地激励、使用、培养、晋升机制,使人才有充分的发展机会。我们热烈欢迎愿意从事工程研制、产品开发的专业人才来所工作,把自己的聪明才智献给伟大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
联系电话:(025)83772191
通讯地址:南京市鼓楼区古平岗4号,十四所人力资源部
邮 编:210013
E-mail :rsc@
联 系 人: 巩咏先 杨剑飞
2009年需求:(硕士及以上)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计算数学、应用数学、力学、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雷达成像、目标识别、电子对抗、无线电物理、计算机应用、计算机软件、物力电子学、微波集成电路、电力电子技术、高电压与绝缘技术、机械设计及理论、机电工程、机械制造及工艺、热能工程、激光、焊接、电子材料、液压技术、金属材料、化学分析、工业设计、统计、数据融合、物流、企业管理(企业战略规划)、项目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大连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