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东北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安徽科技学院诚聘英才 |
||||||||||||||||||||||||||||||||||||||||||||||||||||||||||||||||||||||||||||||||||||||||||||||||||||||||||||||||||||||||||||||||||||||||||||||||||||||||||||||||||||||||||||||||||||||||||||||||||||||
时间:2008年11月24日 |
||||||||||||||||||||||||||||||||||||||||||||||||||||||||||||||||||||||||||||||||||||||||||||||||||||||||||||||||||||||||||||||||||||||||||||||||||||||||||||||||||||||||||||||||||||||||||||||||||||||
安徽科技学院是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的普通本科院校,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现为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训基地。学校位于蚌埠市东郊,占地1200余亩。现设有10个二级学院,47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3500多人,现有函授本、专科学生6000多人。在职教职工800多人,其中教师600多人,正、副教授近200人,博士、硕士300多人。为把我校建设成为有一定综合实力和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现诚聘天下英才。
一、引进范围
主持国家级项目的正高级职称人员、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学科建设急需且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及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高级人才等。
二、专业需求
(一)具体需求专业见我校2009年进人计划。
(二)城市规划、景观设计、车辆工程、电子、通信工程、外语类专业界定为紧缺专业,其它专业为非紧缺专业。
三、引进条件
(一)年龄要求
教授及其他正高级职称人员一般在50周岁以下,紧缺专业具有硕士学位的副教授、博士研究生一般在45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在35周岁以下。
(二)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是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负责人;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科研奖励的主要完成人;获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以上的主要完成人等。
(三)学历要求
凡引进的博士研究生必须是重点院校毕业;硕士研究生起点学历必须是全日制重点院校本科毕业生。
四、引进政策
(一)学科带头人
教授及其他正高级职称人员:1、免费提供100㎡以上住房一套,6年服务期满,房屋产权归本人所有;2、提供工作生活补贴15-20万元;3、提供科研启动费,理工科8-10万元、文科4-6万元。另外,在服务期内享受2000元/月的特殊津贴。
(二)应届博士研究生
紧缺专业:1、免费提供100㎡以上住房一套,6年服务期满,房屋产权归本人所有;2、提供工作生活补贴10万元;3、提供科研启动费,理工科4万元、文科2万元。另外,在服务期内享受600元/月的特殊津贴。
非紧缺专业:1、免费提供80㎡以上住房一套,6年服务期满,房屋产权归本人所有;2、提供工作生活补贴6万元;3、提供科研启动费,理工科2万元、文科1万元。另外,在服务期内享受600元/月的特殊津贴。
(三)硕士研究生:1、提供套房供租住或购买。2、城市规划、景观设计、车辆工程、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工作生活补贴2万元,外语类专业硕士研究生提供工作生活补贴1万元。
(四)凡引进的人员,来校工作后,在履行相应岗位职责的基础上,比照校内同类人员享受校内业绩津贴。
(五)应聘人员来校面试及报到的路费不予报销。
(六)引进的博士、教授的配偶视具体情况随调或通过人事代理、校内聘用等方式安排工作。
(七)学校发展急需的高层次人才,如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及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等,可提供更优厚待遇,具体条件面议;对需求的工科及园林、园艺类“双师型”人才以及其他需要引进的人才,比照相当职务人员享受相关待遇。
(八)以上所指服务期,硕士研究生为5年,其他人员一律为6年。
(九)根据人才市场变化情况,对学校急需的人才,由人事处采取一人一策的办法,商定引进待遇。
五、应聘须知
(一)请对照我校2009年进人计划及需求岗位(专业),向所在进人单位投递应聘材料,邮件主题格式为:“毕业学校——学历层次——所学专业——应聘岗位”;简历正文以附件方式发送并请注明学习经历及各阶段所学专业。已婚者,请注明配偶详细信息。
(二)为提高应聘效率,请不要重复投递简历。如应聘条件符合岗位需求且已发送到各进人单位的材料,五个工作日尚未收到回复,可转投至人事处信箱,并在邮件主题中增加“×月×日已投××单位”字样。
(三)经预约来校面试的,请务必携带空白就业协议书、《就业推荐表》、起点学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如没有上述材料,学校将不安排面试,如有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证明等材料,请一并带来。
六、考察程序
(一)各进人单位根据本单位进人计划,初步审核应聘材料并以不低于进人计划数的三倍确定考察人员名单,报人事处。
(二)人事处对照进人计划和学校相关规定,对进人单位报送的拟考察人员进行审核,符合条件者登记编号,并将考察人员名单送各用人单位。
(三)人事处通知考察人员来校面试。
(四)应聘者持本人空白就业协议书、《就业推荐表》、起点学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身份证、研究生证及能表明自己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成果材料、获奖证书等,到人事处办理报到登记手续。
(五)考核组对应聘人员进行业务考核。硕士由各进人单位组织考察并将考察结果报人事处,业务合格的由人事处组织面试。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由学校成立考察组(成员包括同行专家、分管校领导、组织部、教务处、科研处、人事处及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组织考察。
(六)校长办公会或党委会研究确定签约人员名单。
(七)对拟签约的毕业生有关情况进行网上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八)经公示无异议,由人事处办理《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签约手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