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单位名称: | 徐州师范大学 |
单位地址: |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新区上海路101号 |
单位性质: | 高等学校 |
联系人: | 人事处 商亮 |
联系电话: | 0516-83500203 传 真:0516-83500203 |
联系Email: | rsk@ |
单位网址: | gs***.cn[点击查看] |
发布时间: | 2008-12-04 |
点击次数: | 349 |
招聘内容
一、招聘对象
1、条件
博士原则上近三年应在本学科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篇及以上,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年龄不超过35周岁(研究成果特别突出或具有副高职称者年龄可适当放宽),来校后工作不少于5年。
硕士原则上应在本学科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2篇及以上,胜任核心课程讲授任务,年龄不超过30周岁,来校后工作不少于5年。
2.博士、硕士需求专业见《徐州师范大学2009年教学科研岗位进人计划》。
二、引进待遇
待遇 人员类别 |
过渡 住房 |
购房 奖励 (万元) |
科研费 (万元) |
配偶安置 |
备注 |
||
实验 学科 |
非实验 学科 |
||||||
博士 |
紧缺专业 |
90M2 |
8-12 |
8-12 |
4-8 |
配偶异地调入酌情考虑 |
单身博士提供单间宿舍,过渡房免收2年房租 |
一般专业 |
4-6 |
3-6 |
1-2 |
|
注:1. 购房奖励支取办法:来校工作后先支付1万元,剩余款项待购房时一并支付。
2.科研启动费实行立项申报和管理。
三、应聘材料及联系方式
1.应聘人员应提供材料
个人详细简历、学历、学位、职称证书复印件、主要科研成果目录、代表成果复印件、相关证件复印件、联系方式和配偶情况。
徐州师范大学2009年需求计划 | |||||
教学科研岗位需求计划 | 教学科研岗位需求计划 | ||||
专业 | 学历 | 专业 | 学历 | ||
文艺学 | 博 士 | 音乐学(大提琴) | 硕 士 | ||
汉语言文字学 | 博 士 | 传播学(广告) | 博 士 |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博 士 | 广播电视艺术学 | 博 士 |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博 士 | 数量经济学 | 博 士 | ||
中国古代史 | 博 士 | 保险学 | 博 士 | ||
中国近现代史 | 博 士 | 金融学(金融工程) | 博 士 | ||
文化产业管理 | 博 士、硕 士 | 西方经济学 | 博 士 | ||
专门史(留学史) | 博 士 | 国际贸易学 | 博 士 | ||
社会学(或社会工作) | 博 士 | 产业经济学(贸易经济) | 博 士 | ||
英语语言文学 | 博 士、硕 士 | 管理学(国际商务) | 博 士 | ||
日语语言文学 | 博 士、硕 士 | 市场营销 | 博 士 | ||
俄语语言文学 | 博 士 | 行政管理 | 博 士 | ||
法语语言文学 | 硕 士 | 物流?芾? | 博 士 | ||
德语语言文学 | 硕 士 | 财务管理 | 博 士、硕 士 | ||
学前教育学 | 博 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博 士 | ||
应用心理学 | 博 士 | 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 | 博 士、硕 士 | ||
基础心理学 | 博 士 | 摄影测量与遥感 | 博 士、硕 士 | ||
课程与教学论 | 博 士 |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 博 士、硕 士 | ||
教育学原理(德育方向) | 博 士 | 土地资源管理 | 博 士 | ||
基础数学 | 博 士 | 电气工程 | 博 士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博 士 | 设计艺术学 | 博 士、硕 士 | ||
计算数学 | 博 士、硕 士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数控技术) | 博 士 |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博 士 | 工程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 | 博 士 | ||
物理学 | 博 士 | 应用经济学 | 博 士 | ||
光学、光学工程 | 博 士 | 中药学 | 博 士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博 士 |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 博 士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博 士 | 其它岗位需求计划 | |||
生物学 | 博 士 | 专业 | 学历 | 岗位 | |
城市规划与设计 | 博 士、硕 士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实验员 | |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 博 士 | 生物学 | 硕士 | 实验员 |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博 士 | 光学、电子科学与技术 | 硕士 | 实验员 |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博 士 | 考古学、博物馆学 | 硕士 | 实验员 |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博 士 | 不限 | 硕士 | 辅导员 |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博 士 | 会计学 | 硕士 | 会计 | |
音乐学(理论) | 博 士 | 新闻学 | 硕士 | 编辑 |
本单位参加12月6日在武汉科技科技会展中心举办的大型双选会,希望同学们前来应聘!
单位简介
徐州师范大学位于苏、鲁、豫、皖四省交界的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江苏徐州。
建校50多年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敦行"的校训,发扬"厚重笃实,艰苦创业"的校园精神,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学校现有泉山、云龙、奎园、贾汪4个校区,21个专业学院,另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淮海发展研究院、汉文化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江苏省药用植物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省语言科学与神经认知工程重点实验室等直属教学科研单位以及成人教育学院、社区学院和独立民办学院科文学院。
学校现有63个本科专业,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并具有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和以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现有在校研究生、普通全日制本科生近25000人。学校是全国首批200 所"有资格接收外国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国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合作关系,接收了来自美国、俄罗斯、法国、加拿大、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半个多世纪来,学校已向社会输送了十万余名毕业生,一大批做出突出成就的徐州师范大学校友活跃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等各个领域。
学校一贯注重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内涵建设水平稳步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现有二级学科省重点学科8个(其中1个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一级学科省重点学科1个;省级优秀学科梯队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个。近年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得包括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成果奖项。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的年度检索报告,我校2003年-2006年SCIE收录论文数,分别位列全国普通高校第82、73、81、97名,师范类院校第14、13、13、16名。
2008年,徐州师范大学被确定为江苏省重点建设的15所高水平大学,学校将以此为新的发展契机,继续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改革创新、开放办学,为把学校建设成为办学特色鲜明、优势学科突出、有较高知名度的多学科、综合性教学研究型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