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中国地震局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国地震局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甘肃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2009年招聘公告
根据人事部令第6号《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中国地震局《关于做好2009年度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中震人函〔2008〕269号)规定,我局(所)2009年公开招聘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15名,欢迎有志投身于西部防震减灾事业的毕业生前来应聘。
一、招聘岗位
部门 |
招聘岗位 |
人数 |
学历、学位 |
专 业 |
备 注 |
监 测 中 心 |
数据库分析 |
1 |
博士 |
计算机科学 与技术 |
|
地震应急系统建设与运维 |
1 |
硕士及以上 |
通讯工程 地球物理 |
|
|
地震观测 网络运维 |
1 |
硕士及以上 |
电子信息工程 |
|
|
强震动观测 |
1 |
硕士及以上 |
地震学或 地球物理 |
|
|
地震速报分析 |
1 |
硕士及以上 |
信号处理与分析、地震学或地球物理 |
|
|
地震监测 |
2 |
本科以上 |
地球物理 电子工程 |
兰外台 站工作 |
|
预 报 中 心 |
综合理论组 |
1 |
博士 |
地球物理或 物理学 |
|
前兆组 |
1 |
硕士及以上 |
地球物理 |
|
|
黄土地 震工程 研究室 |
结构抗震研究 |
1 |
博士 |
结构工程 地震工程 |
|
应用抗震技术 |
1 |
硕士及以上 |
岩土工程 构造地质 防灾减灾与防护工程 |
|
|
信息 中心 |
档案管理 |
1 |
硕士及以上 |
档案学 |
|
兰州地 震工程 研究院 |
地震地质 |
2 |
硕士及以上 |
地质工程 构造地质 |
具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
地质灾害 |
1 |
硕士及以上 |
地质工程 岩土工程 |
具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
二、招聘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遵守宪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品行。
(三)具有岗位所需的学历、学位、专业和技能条件。
(四)在校期间成绩优秀,表现良好,专业知识扎实。
(五)具有硕士学位的应聘人员一般在35岁以下,具有博士学位的应聘人员一般在40岁以下。
(六)身体健康。
三、招聘程序
报名、资格审查、面试(视报名情况确定是否安排笔试)、体检、考核、公示、报批、签订聘用合同。
(一)报名
报名采用网上报名方式进行。
报名时间为2008年12月15日至2009年2月15日,应聘者可到甘肃地震信息网主页(ww***.cn[点击查看])-软件下载栏目下载报名登记表,并按要求将报名表与个人自荐材料发送至mazhanhu2008@信箱或邮寄至:甘肃省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甘肃省地震局人事教育处。报名后,可在该网站查看是否通过了资格审查并获得面试资格,查看时间为2009年2月21日至28日,获得面试资格的应聘者须以电话方式进行确认。
(二)面试
获得面试资格的人数为招聘岗位计划招聘人数的3倍,面试采取差额面试方式,面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三)考核与健康检查
对参加面试的应聘人员,甘肃省地震局将对其思想政治表现、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情况进行综合考核,并对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进行复查。并组织应聘人员到指定医院体检,体检时间另行通知。
(四)公示
根据面试成绩及考核、体检结果确定拟聘人员,并将名单在甘肃地震信息网(ww***.cn[点击查看])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
(五)签订聘用合同
公示期满后,对没有异议或有反映问题但不影响聘用的人员,办理报批手续,经批准后签订聘用合同,聘用人员的试用期为6个月,试用期满合格的,予以正式聘用,不合格的,取消聘用。
四、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931-8271795
电子邮箱:mazhanhu2008@
联 系 人:马占虎
联系地址:兰州市东岗西路450号甘肃省地震局人事教育处(办公楼312室)
邮政编码:730000
网 址:ww***.cn[点击查看]
甘 肃 省 地 震 局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