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重庆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重庆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湛江师范学院简介
湛江师范学院是广东省省属本科师范院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前身可追溯到创办于1636年的“雷阳书院”。1904年开始设立师范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雷州师范专科学校,1991年升格为湛江师范学院,2000年成为全国第一所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师范院校,2007年以优秀的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在一百余年的师范教育历程中,学校凝练成“百年师范、人文昌明”、“书院精神、高山仰止”的大学风格,为粤西大地的高等教育创造了响亮的品牌。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大学英语改革示范校”、“全国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重质量守信誉公众满意学校”、“全国青年志愿者服务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学校办学条件优良。现有校园面积64万多平方米(校本部,下同),校舍建筑面积40多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固定资产近1亿元,图书馆藏书168万册,建有电化教育中心、粤西高校实验中心湛师测试中心和粤西地区“CNKI”开放式镜像站,千兆校园网联通校内外。2003年成功举办了广东省第六届大学生运动会。校园环境优美,人文氛围浓厚,富有南方海滨园林学府特色。
学校现建有15个二级学院(部)和4个校外教学点。有师范类和非师范类本科专业45个、专科专业23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等九个学科门类,形成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较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建有17个重点学科和5个科研机构。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近22650人(其中本科生16500多人),继续教育生近15000人。从1997年开始,与国内知名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385人,其中专任教师856人,教授、博士177人,高级职称教师368人,硕士学位以上教师546人;聘请校外兼职教授一批,多名教授被兄弟院校聘为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有6名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87人成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45人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师和南粤教坛新秀。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科研课题780多项,出版学术著作、教材35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近5000篇,获得市厅级以上奖励110多项。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宗旨,实施一体化全员育人,强化学生的科学精神、人文素养和实践创新精神,培养“好用、顶用、耐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努力打造教师教育品牌,使学校成为培养优秀教师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各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摇篮。近年来,学生在国内外各类竞赛中频频获奖,一批批优秀毕业生考上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本科毕业生就业率为97%以上,其中在珠三角地区就业的占近50%,部分毕业生到京、津、沪、宁、藏等地就业,被主流媒体誉为“粤西过江龙”、“援藏良驹”。2006年毕业生质量追踪调查表明:学校学生培养质量有保证,社会评价较好,毕业生“三年出成绩,五年基本成骨干”。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1998年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已培养长短期留学生200多人。现同美国、英国、泰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越南和港、澳等境外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专业合作、教育培训、教师聘任和学生跨文化交流频繁。
进入“十一五”时期,学校正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为契机,以评建创优为新的起点,全面推进教育创新。坚持“发展是主题、学术是根本、质量是生命、特色是品牌”的办学理念,确立“扎根粤西、贡献广东、国内创优、国际合作”的发展战略,明确“扎根粤西、服务广东、面向基础教育、面向基层”的办学定位,坚持走“师范立校、创新强校、人才兴校、文化优校、依法治校、和谐荣校”的优质发展之路,积极推进“崇德厚道、弘扬学术、育人为本、严谨治校、追求卓越”的校风建设,培养具有“崇德、博雅、弘志、信勇”校训精神的学生,实现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全面协调发展。目前,富有“抢抓机遇、自强不息、发展不已、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精神的湛师人,正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建设一所教师教育优势明显,办学特色鲜明的教学型优质师范院校而努力奋斗!
湛江师范学院2009年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根据我校事业的发展需要,为加强我校学科建设,优化学术梯队和师资结构,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提高办学水平,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2009年人才引进优惠政策。
一、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对象
所谓高层次人才,是指根据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需要,引进的在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等方面达到一定层次的专门人才。2009年我校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范围包括珠江学者、学术带头人及专业带头人、学科建设急需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及副教授。
1、珠江学者指学术造诣深厚,学风严谨,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国内外公认的重要成就;所从事的科学研究在本学科领域内具有前沿性和前瞻性,具备带领本学科达到并保持国际先进水平的能力;胜任本学科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品德优良,作风正派,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及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身体健康,具有博士学位;已经受聘长江学者和珠江学者的,不受年龄限制;珠江学者的后备人选,年龄一般不超过50岁;
2、学术带头人是指在国内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具有正高级职称,正在主持省级以上重要科研项目,年龄一般在45岁以下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
3、专业带头人是指在本专业研究领域有一定影响,学校专业建设急需的具有正高级职称或博士研究生学历(理科需有三年以上国外学习或工作经历),并承担有省级科研项目,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骨干教师。
4、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建设急需的优秀博士毕业生及学科建设急需的具有硕士学位的副教授,年龄一般在40岁以下。
二、引进的方式
1、正常调动
对符合我校引进人才条件的各类人员,经我校面试、审核并双方协商一致后,即可办理人事调动手续。
2、特需人才聘用
凡符合湛江市特需人才引进条件,暂时不能办理调动手续,而本人愿意来我校工作的人员,可采取特聘形式来我校工作。
3、兼职聘用
对符合我校学科建设的人才,不办理调动手续,愿意到我校工作的,我校可与其签订有关工作协议,鼓励其积极参与我校的学科建设与科研活动。
三、引进人才的基本程序
1、应聘者提供以下的材料:
个人基本情况(附家庭主要成员情况、照片)、学习工作简历、教学科研情况(成果以近五年为主,附成果列表)、配偶子女情况、证明材料(含学历、学位、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证、教师资格证及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工作设想及工作目标、经费计划及个人的要求和联系方式等。
2、根据材料筛选:对初选合格者,即通知来校面试或面谈;1个月之内未接到我校的通知的,即表示初选不符合条件。
3、用人单位及相关部门人员对来校面试者进行全面的考察,提出引进的意见(包括对面试者综合素质的评价、使用意图、对教学科研工作的作用等)报人事处。
3、经学校审定后引进。
四、引进人才的条件和待遇
对新引进的各类人才,我校将提供相对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并根据人员具体情况给予一定数额的安家费和科研启动费,对在学的子女,我校会尽量协助转学至学校附近的本地区重点中、小学就读。
(一)年收入
(1)特殊岗位教授:12~14万元
(2)教授:10~12万元
(3)副教授:8~10万元
(4)中级:6~8万元
(5)初级:4~6万元
(二)各项引进待遇具体见下表:
配备 人才类别 |
购房补贴 |
安家费 |
科研启动费(万元) |
家属安排 |
备注 |
珠江学者 |
100 |
可申请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30万元-200万元,并提供配套科研启动费 |
解决配偶及子女随调并妥善安排配偶工作; |
另享受广东省每年给予10 | |
学术带头人 |
13 |
8 |
可申请广东省高等学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10万元-100万元,并提供配套科研启动费 |
配偶随调,安排工作 |
|
专业带头人 |
10 |
8 |
8-10 |
45岁以下的配偶随调,安排工作 |
|
紧缺学科的教授 |
10 |
6 |
6—8 |
45岁以下的配偶随调,安排工作 |
|
教授 |
9 |
4 |
4—6 |
4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市外工作的可安排 |
|
具有副教授职称或紧缺学科的博士,博士后 |
8 |
4 |
3—5 |
45岁以下、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市外工作的随调,安排工作 |
|
博士 |
8 |
3 |
2—4 |
45岁以下、硕士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市外工作的随调,安排工作,其它合同聘用 |
|
40岁以下,紧缺学科并具有硕士学位的副教授 |
3 |
2 |
2—3 |
可安排工作,合同聘用 |
|
具有硕士学位的副教授 |
|
2 |
1-2 |
|
|
(三)其他相关的规定
1、同时符合多个层次要求的人员,待遇按最高的一项享受一次,不能同时多项多次享受;
2、学校对不安排工作但未能就业的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的配偶按照本地最低生活保障金的2倍按月支付其生活补贴,共支付3年。
3、凡是未享受过房改房、集资房、经济适用房待遇的,除了可以享受学校人才引进政策领取购房补贴、安家费以外,凭当地政府房改部门的证明可以继续根据广东省的政策享受省发政策性住房货币补贴待遇;已享受过房改房、集资房、经济适用房待遇的,或者无法提供当地政府房改部门的证明的,不再享受政策性住房补贴的待遇。国家或广东省、湛江市法规、政策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4、科研启动费,来校签约后,由其本人提出申请,并填写《湛江师范学院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申请表》,详细说明经费的使用计划和拟购买的仪器设备、拟达到的目标等,经所在单位学术委员会分会进行内容审查后报人事处,人事处按聘用合同书中约定的科研启动费标准送交科技处报学校领导审批。
5、引进人员科研经费使用由科技处负责管理。
6、对学校通知来校面试的高层次人员,学校给予报销来校面试往返的车船费及住宿费。
7、凡是由于个人原因调离学校的,其配偶必须一起调离学校(配偶是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学人员的,学校可以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酌情处理)。
五、管理
1、学校与引进的人才签订有工作要求、购房补贴发放、安家费发放等内容的协议,在协议中约定服务期。因个人原因调离学校的,按照如下办法退赔安家费、住房补贴及赔偿违约金:
1)服务期未满的,须按下列公式计算应退赔安家费:
x=(m-n)*k 1/2*(m-n)*k
注:m表示应服务期
n表示已服务年限
k表示已发放安家费总额除以应服务期m的平均数
x表示应退赔的金额
2)服务期未满的,全额退还学校发给的购房补贴。服务期已满的,每多服务一年,按10%的比率逐年递减退赔学校发放的购房补贴。
3)服务期未满的,服务期每差1年,按下列标准赔偿违约金:正高级1万元;副高级7000元;中级5000元;初级3000元。
2、科研启动费的结算按学校科研经费的管理规定执行。
湛江师范学院2009年度人才需求计划表 |
|||||||
|
|
|
|
|
|
||
单位 |
专业 |
方向 |
学历、职称要求 |
年龄要求 |
需求人数 |
备注 |
|
人文学院 |
汉语言文学 |
文艺学 |
博士且教授 |
<45 |
1 |
学术带头人 |
|
汉语言文学 |
现当代文学 |
博士且教授 |
<45 |
1 |
学术带头人 |
||
汉语言文学 |
古代文学 |
博士且教授 |
<45 |
1 |
学术带头人 |
||
汉语言文学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博士 |
<36 |
1 |
|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传播学 |
博士且副教授 |
<40 |
1 |
|
||
新闻学 |
博士且副教授 |
<40 |
1 |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英美文学 |
博士且副高以上 |
<45 |
1 |
|
|
商务英语 |
|
硕士且中级以上 |
<35 |
1 |
|
||
英语翻译 |
中-英口译 |
硕士且中级以上 |
<35 |
1 |
|
||
英语 |
应用语言学 |
硕士或副教授以上 |
<40 |
2 |
大学英语教学 |
||
法语 |
|
硕士 |
<35 |
1 |
|
||
日语 |
|
博士,硕士且副教授 |
<40 |
3 |
|
||
法政学院 |
历史学 |
中国近现代史 |
教授,博士且副教授 |
<45 |
1 |
主持有国家课题 |
|
历史学 |
世界史 |
教授,博士且副教授 |
<45 |
1 |
主持有国家课题 |
||
思政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教授,博士且副教授 |
<45 |
1 |
学科带头人,主持有国家课题 |
||
社会学 |
社会工作 |
博士或硕士且副教授以上 |
<45 |
3 |
|
||
管理学 |
|
教授,博士,硕士且副教授 |
<45 |
2 |
本科为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 |
||
经济学 |
|
教授,博士且副教授 |
<45 |
1 |
本科为经济学或管理学专业 |
||
思政部 |
思想政治教育 |
思想政治教育 |
博士且副教授以上 |
<40 |
1 |
|
|
商学院 |
财务会计 |
财务管理 |
博士且副教授 |
<40 |
1 |
|
|
酒店管理 |
|
硕士或副教授 |
<40 |
2 |
|
||
物流管理 |
|
硕士或副教授 |
<40 |
2 |
|
||
电子商务 |
|
博士或副教授 |
<40 |
1 |
|
||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
|
博士或教授 |
<45 |
1 |
|
||
国际贸易 |
国际金融 |
博士或教授 |
<45 |
1 |
|
||
教育经济学 |
|
教授 |
<45 |
1 |
|
||
教科院 |
教育学 |
|
博士且教授 |
<50 |
1 |
珠江学者 |
|
心理学 |
|
博士 |
<40 |
2 |
|
||
教育学 |
课程教学论 |
博士 |
<40 |
2 |
|
||
教育学 |
教育基本原理 |
博士 |
<40 |
2 |
|
||
体育科学学院 |
体育教学训练 |
民族传统体育 |
硕士/博士且教授 |
<40 |
1 |
专业带头人 |
|
体育教学训练 |
|
硕士/博士且教授 |
<45 |
1 |
公共体育学科建设带头人 |
||
体育教学训练 |
球类 |
博士 |
<40 |
1 |
|
||
体育教学训练 |
水上项目 |
博士 |
<40 |
1 |
|
||
体育教学训练 |
体育舞蹈 |
硕士 |
<30 |
1 |
|
||
数科院 |
数学 |
|
博士且教授 |
<50 |
1 |
珠江学者 |
|
概率统计 |
统计学 |
博士 |
<40 |
2 |
|
||
应用数学 |
控制理论 |
博士且副高以上 |
<40 |
2 |
|
||
信息与计算科学 |
应用软件技术 |
博士 |
<40 |
1 |
|
||
课程与教学论 |
数学 |
硕/博且副高以上 |
<40 |
1 |
|
||
化学学院 |
化学 |
物理化学 |
博士且教授 |
<45 |
1 |
学术带头人,有留学经历、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化学 |
有机化学 |
博士且教授 |
<45 |
1 |
学术带头人,有留学经历、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化学 |
分析化学 |
博士且教授 |
<45 |
1 |
学术带头人,有留学经历、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化学 |
无机化学 |
博士且教授 |
<45 |
1 |
学术带头人,有留学经历、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食品工程 |
食品工艺 |
博士 |
<40 |
1 |
|
||
制药 |
制药工程 |
博士 |
<40 |
1 |
|
||
科学教育 |
|
博士 |
<40 |
1 |
|
||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
生物学 |
水生生物/微生物/资源植物学 |
博士且教授 |
<50 |
1 |
珠江学者,有留学经历、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表影响因子6.0以上论文 |
|
生物科学 |
植物生理学 |
博士 |
<40 |
1 |
|
||
生物科学 |
水生动物学 |
博士 |
<35 |
1 |
|
||
园林 |
|
教授、博士且副教授 |
<45 |
1 |
专业带头人 |
||
烹饪与营养 |
烹饪 |
硕士且副教授 |
<45 |
1 |
|
||
烹饪与营养 |
营养学 |
硕士且副教授 |
<45 |
1 |
预防医学专业 |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水产品加工/食品营养学 |
博士且副教授以上 |
<40 |
1 |
|
||
生物科学 |
生理学 |
硕士 |
<30 |
1 |
实验员 |
||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教授 |
<50 |
1 |
专业带头人 |
|
|
博士或副教授 |
<40 |
1 |
|
|||
教育技术学 |
|
教授 |
<50 |
1 |
专业带头人 |
||
|
博士或副教授 |
<40 |
2 |
|
|||
电气工程 |
|
博士或副教授 |
<40 |
1 |
|
||
|
硕士 |
<35 |
1 |
|
|||
电子信息工程 |
|
教授 |
<50 |
1 |
专业带头人 |
||
|
博士或副教授 |
<40 |
1 |
|
|||
|
硕士或中级 |
<35 |
1 |
实验员 |
|||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理论物理 |
天体物理或宇宙学/天文学 |
教授 |
<50 |
1 |
|
|
车辆工程 |
汽车技术 |
硕/博或副教授/教授 |
<45 |
2 |
|
||
汽车服务工程 |
汽车技术 |
硕/博或副教授/教授 |
<45 |
1 |
|
||
机械工程 |
数控技术 |
硕/博或副教授/教授 |
<45 |
1 |
|
||
工业设计 |
工业设计 |
硕士且副教授 |
<45 |
1 |
|
||
教学科研 |
|||||||
工业设计 |
模型制作 |
硕士或中级以上 |
<40 |
1 |
实验员 |
||
地理 |
自然地理 |
硕士/博士 |
<40 |
1 |
|
||
地理 |
自然地理 |
硕士 |
<35 |
1 |
实验员 |
||
科学教育 |
|
博士 |
<35 |
1 |
|
||
科学教育 |
|
硕士 |
<35 |
1 |
实验员 |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
硕士且教授 |
<50 |
1 |
专业带头人 |
|
艺术设计 |
|
硕士且教授 |
<50 |
1 |
专业带头人 |
||
|
硕士且副教授 |
<45 |
1 |
|
|||
音乐学院 |
舞蹈学 |
舞蹈理论 |
副高以上 |
<45 |
1 |
|
|
舞蹈学 |
中国舞技巧 |
硕士或中级以上 |
<40 |
1 |
|
||
音乐学 |
理论 |
博士或教授 |
<45 |
1 |
|
||
音乐学 |
音乐教学法 |
硕士且副教授 |
<40 |
1 |
|
||
音乐表演 |
管乐 |
硕士且中级以上 |
<40 |
1 |
|
||
图书馆 |
图书馆学 |
|
硕士 |
<30 |
1 |
要求本科、硕士均为图书馆学专业; |
|
实验教学管理处 |
应用电子技术 |
|
本科以上 |
<30 |
4 |
有电子电工维修资格证书 |
|
网络管理员 |
|
本科以上 |
<30 |
1 |
|
||
电子线路 |
|
本科以上 |
<30 |
1 |
|
||
影视新闻 |
新闻、影视或动漫制作 |
硕士 |
<30 |
1 |
|
||
计算机 |
网络与系统维护 |
硕士 |
<30 |
1 |
|
||
教育技术学 |
视频制作 |
硕士 |
<30 |
1 |
|
||
多媒体制作 |
硕士 |
<30 |
1 |
|
|||
教务处 |
教育学 |
高教管理、教育管理 |
硕士 |
<30 |
1 |
本科为理科专业者优先考虑 |
|
总计 |
|
|
|
|
109 |
|
|
紧缺人才: |
联系方式:
吴 进(处长) Tel:0759-3183074、13902507862
李晓丽(人事科科长)Tel:0759-3183755、13420116076
传 真:0759-3183074、3183755
E-mail:zjsfhr@
地址:广东省湛江市赤坎区寸金路29号(524048)湛江师范学院人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