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硕士不需要投递简历,也不需电话联系,待网上公布考试报名系统开通后从网上报名即可,敬请关注学校人事处网站。具体时间尚未确定,一般安排在春节后。
潍坊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具有57年的办学历史。学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潍坊市。
学校现占地面积1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建有数字化图书馆,馆藏图书300余万册。建有反映潍坊悠久历史文化的潍坊文化名人馆、古籍馆;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建有北海文化研究院、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量子物理与量子信息研究所、山东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和微尺度研究所等20多个研究院所和220余个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建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校园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潍坊地区网络中心、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现设23个教学院(系、部),51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管、农、法、历史和教育9大学科门类。建有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省级重点实验室,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一类教学实验室和多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有多个国家级、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学校现有教职工1737人,其中专任教师1166人,高级职称人员557人,研究生导师30余人。近年来,有150余人被评为全国、省优秀教师,省、市级学术骨干、拔尖人才,多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刘以训、刘振兴、肖纪美、钱逸泰等院士及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135人任学校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现面向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接收多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在全国、省、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产品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中有1000余人次获奖,成绩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
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致力于教学的同时,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近年来,学校共承担百余项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学校紧紧围绕机电、化工、蔬菜、生物、旅游开发等地方支柱产业开展科研攻关,提供科技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奥地利等国家的大学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韩国多所大学互派学生访学。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优秀师生出国研修访学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
当前,学校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致力于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一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以本科教育为主,理、工、文、经、管、农、法、历史和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
1、两院院士,国家级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术技术带头人:提供150平米左右的住房一套(工作服务满10年后产权归个人所有)、提供专车一部、配备工作手提电脑一台;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工作助手,每年分别提供特聘岗位人才津贴为12万元和6万元,按月平均发放;提供科研启动经费50—100万元。
2、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年龄不超过50岁):提供安家补助费30万元,分5年平均发放;提供特聘岗位人才津贴20万元,按月平均发放,连续发放5年;提供10—20万元科研启动经费;保证工作用车,配备工作手提电脑一台。
3、教授(年龄不超过45岁):提供安家补助费12万元,分5年平均发放;配备工作手提电脑一台。
4、博士(取得博士学位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且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年龄不超过40岁):根据人才紧缺程度、学科建设需要和学术水平,提供安家补助费5—15万元(紧缺专业可适当提高。发放办法: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后,先发放安家费5万元,剩余部分在服务期剩余时间内按月平均发放);按潍坊市规定增发技术补贴;可根据科研项目情况申请博士基金2万元;配备工作手提电脑一台。
5、硕士(取得硕士学位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且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作为专任教师引进的硕士,年龄不超过35岁(1974年7月1日后出生);作为辅导员引进的硕士,年龄不超过30岁(1979年7月1日后出生)且为中共党员。提供安家补助费1万元;按潍坊市规定增发技术补贴。
6、引进人才的服务期不少于五年(含试用期)。
备注:硕士研究生需参加潍坊市事业单位公开考试,一般安排在春节以后。具体的引进办法及程序请关注潍坊市人事考试中心网站(ww***com[点击查看])有关潍坊市事业单位公开考试的相关信息,届时我校也会在校园网公布,不再另行通知应聘者,请相互转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