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国农业科学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1987年经国家科委批准实行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烟草总公司双重领导,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烟草农业科研机构。经过半个世纪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学科齐全、专业人才相对集中、技术储备雄厚、优势突出、研究和开发水平较高的国家级烟草农业综合性研究机构。
研究所下设5个职能部门、8个研究室(中心)和3个服务机构。国家烟草改良中心、中国烟草遗传育种研究(北方)中心、农业部烟草类作物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农业部烟草产业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转基因烟草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中国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中心、中国烟草青州原种繁殖基地、中国烟草种质资源平台、中国农科院烟草遗传改良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等9个创新平台挂靠我所。青岛中烟种子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原料研究一室、山东中烟工业公司原料研发中心、川渝中烟工业公司原料研发中心等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也设在我所。
拥有科研、实验用房(楼)等总建筑面积60000余m2,馆藏图书、资料、期刊共60000余册(部),保存烟草种质资源4300多份,独家保存量居世界首位。专用科研仪器设备700余台(套),试验用地43hm2,其中在青岛市即墨区新建实验基地17hm2。烟草种质资源、遗传育种、生物技术、栽培营养、植物保护、质量检测等学科在烟草行业具备明显的优势和较为现代化的支撑条件。
建所以来,共取得科研成果133项,其中1978年以来获得国家级奖12项,省部级奖57项。先后育成中烟90、中烟98、中烟100、中烟201、中烟102、中烟103等30多个烟草新品种。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研究成果已在烟草生产中获得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烟草生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出版了《中国烟草栽培学》等科技专著40余部。发表论文3000余篇。编辑出版《中国烟草科学》(原《中国烟草》)科技期刊29卷126期(1979-2008)。制订国家技术监督局、国家烟草专卖局下达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50余项。
现有在职职工184人,其中科技人员138人,高级职称专家49人,博士、硕士6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1名,部级中青年突贡专家5名;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农业部"神农计划"人选1人,中国农业科学院跨世纪学科带头人1人,中国农业科学院二、三级岗位杰出人才多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40人。
近年来,先后获得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单位、青岛市文明单位标兵、中国农业科学院先进基层党组织、中国农业科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面向未来,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自主创新为中心,以服务三农为重点,团结协作,开拓进取,努力把我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现代化研究所。
因我所工作和发展需要,现招聘以下专业或岗位优秀人才:
部门 |
专业 |
学历 |
人数 |
管理模式及工资福利待遇情况 |
财务处 |
财会
|
本科以上 |
1 |
按人才派遣制管理,博士研究生月基本工资2000元,硕士研究生1500元,本科生1000元,绩效工资视单位效益及本人工作表现情况发放。派遣人员可享受青岛市规定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以及国家规定的各种节假日待遇,享受本所编内同岗位人员的劳动保护、保健津贴、午餐补助、过节费、差旅费待遇。 |
遗传育种 |
遗传育种
|
博士 |
2 |
|
生物技术 |
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 |
硕士及以上 |
2 |
|
栽培营养 |
植物营养、生理生化、土壤学 |
博士 |
3 |
|
病虫害测报综防 |
植物病理 |
博士 |
1 |
|
植物病理 |
本科 |
1 |
||
质检中心 |
土化、化学
|
硕士 |
2 |
|
开发中心 |
肥料学
|
博士 |
1 |
简历投递方式及报名截止时间:
E-mail: bjb06@
单位地址:青岛市崂山区科苑经四路11号
邮编:266101
联系人:迟立鹏
联系电话:0532-88701806
0532-88702056(传真)
报名截止时间:2009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