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全职,发布于2009-02-24)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北京大学医学部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大学医学部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9年招聘医教研系列人员
发布日期:2009-2-24
说明:近期将来北京招聘

一、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2009年招聘医教研系列人员

序号    科室    岗位    编制    人数    性别    学历、资历

1            放疗科    放疗后装医生    流动(Tenu-track)    1    不限    硕士以上(肿瘤放射治疗学)、主治医师资格
        物理师    流动(Tenu-track)    4    不限    本科以上(物理学/医学影像学/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学)
2    胸科    临床医生    流动(Tenu-track)    2    不限    硕士以上(肿瘤学)、主治医师资格
3    神经外科    临床医生    流动(Tenu-track)    1    男    本科以上、神经外科五年以上工作经验    副高以上资格
            流动(Tenu-track)    1    男        主治医师资格
4    泌尿外科    临床医生    流动(Tenu-track)    1    不限    硕士以上、主治医师资格
5    妇科    临床医生    流动(Tenu-track)    1    不限    硕士以上(肿瘤妇科专业)、主治医师资格
6    ICU      临床医生    流动(Tenu-track)    1    男    硕士以上(重症医学/心内/呼吸)
7    影像介入科(CT/MR)    医生    流动(Tenu-track)    3    不限    硕士以上(影像医学)
8    核医学科    医生    流动(Tenu-track)    1    不限    硕士以上(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9    内镜激光科    医生    流动(Tenu-track)    2    男    硕士以上(临床医学)
10    超声心电科    医生    流动(Tenu-track)    1    女    硕士(超声医学)
11    病理科    医生    流动(Tenu-track)    2    不限    硕士(肿瘤病理学)
12    实验研究部    刘强课题组研究助理    流动(Tenu-track)    1    不限    博士(生化、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
        曾木圣课题组研究助理    流动(Tenu-track)    1      不限    博士(生物医学)
        朱孝峰课题组研究助理    流动(Tenu-track)    1    不限    博士(医学/生物学)
13    编辑部    英文编辑    流动(Tenu-track)    2    不限    硕士以上(医学编辑)
备注:流动编制是指应届毕业生被我中心录用后,博士生人事代理1年,硕士生人事代理3年,人事代理期满经考核合格转为在编(正式)人员。
  2009年招聘

二、联系方式: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人事处  文老师    
电话:  020-87343129  
Email:wenzy@

三、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简介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和中山大学肿瘤研究所两部分组成。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懈建设,现肿瘤防治中心已经发展成为全国医疗规模最大、学术力量最雄厚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于一体的肿瘤学医、教、研基地之一,学科地位、综合实力已居全国领先水平,在全国尤其是广东省的肿瘤防治工作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心现有员工1519人,病床数1051张,设有23个医疗、医技科室,22个机关职能科室,1个实验研究部。2006年门诊量达30万人次,出院人数达26000人次,手术8460例,医疗业务量均居全国肿瘤专科医院前列。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是国家重点学科(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华南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国家级首个抗癌药物临床实验研究基地(GCP中心)、中国中西医结合肿瘤中心、博士学位授权点、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广东省抗癌协会的依托单位。该中心主编国家级核心期刊——《癌症》。
  中心拥有一支高水平的的医教研队伍,其中有高级职称人员170多名,中国科学院院士2名,博士生导师36人,硕士生导师73人,在读研究生351人。中心的多个学科发展居国内领先水平,是中国抗癌协会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化疗专业委员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神经肿瘤专业委员会、肿瘤微创治疗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放疗专业委员会、肝癌专业委员会的副主委单位。中心于1998年率先在全国推行肿瘤单病种首席专家负责制,组织制订各大病种多学科综合诊疗方案,可为广大肿瘤病人提供高水平的诊疗服务。
        在教学方面,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为全国,尤其是广东省培养了大批的肿瘤专科人才。中心是国家级医疗继续教育基地,自1964年起卫生部委托开办全国肿瘤临床医学进修班,已为全国培养了3000名肿瘤专业技术人才。
  肿瘤防治中心作为我国较早建立的癌症防治机构,“十五”以来,积极开展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对研究人员推行PI制,实行“滚动、竞争、开放”的体制,在科研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共获得各级科研课题资助344项,包括“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十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863”计划及“973”计划项目及国家科技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获得各类科技成果奖励15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各一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广东省科技一等奖各2项;中心自行研发的低熔点铅挡块技术、适形照身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放射治疗;国家Ⅰ类新药重组人内皮抑素腺病毒抗肿瘤注射液已完成Ⅰ期临床实验室;生物工程人工食管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即将进入临床试验。
  此外,肿瘤防治中心被国际上的SCI期刊收录发表论文数也逐年增多,主编的核心期刊——《癌症》杂志在国内外的影响力亦与日俱增。中心还是世界卫生组织(WHO)癌症研究合作单位,2003年与全美实力排名第一的安德森癌症中心(M.D.Anderson)结为姊妹医院,与瑞典、日本、法国、英国等世界先进的癌症防治机构建立了密切联系
      


休息并非无所事事,夏日炎炎时躺在树底下的草地,听着潺潺的水声,看着飘过的白云,亦非浪费时间。[约翰?罗伯克]
YingJie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