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单位名称: |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信息业务主管招聘 |
单位地址: | 云南省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
单位性质: | 科研设计单位 |
联系人: | 白彧 邓紫云 |
联系电话: | 0871-5199941 |
联系Email: | baiyu@ dengzy@ |
单位网址: | ww***.cn[点击查看] |
发布时间: | 2009-02-27 |
点击次数: | 7 |
招聘内容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信息业务主管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是昆明动物研究所的一个支撑部门,负责本单位信息化持续建设、运行维护与服务。由网络室、图书馆和编辑部三个部分组成。
根据信息中心发展需要,本着"公平公正、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原则,现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信息业务主管1名。欢迎有意者应聘。
一、招聘岗位
名称:信息业务主管(1名)
级别:中级或高级
二、应聘条件
1、生物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年龄40周岁以下;有管理工作经历者优先考虑。
2、了解国内外生命科学发展趋势及学术动态;精通科学数据库建设,熟悉计算机网络、网站建设等信息化基础与应用环境,了解信息化发展趋势。
3、具较好的理解能力和悟性,思维敏捷活跃,善于发现问题;具一定的综合组织协调能力、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善于交流与沟通,能用英语熟练地进行国际交流和沟通;中英文写作表达结构严谨及流畅。
三、岗位职责
1、应聘者必须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全心全意为科技人员服务的奉献精神;勤于学习,工作积极主动。
2、结合中国科学院信息化发展要求、本单位及其信息中心的实际,提出本单位信息化发展的设想与思路。
3、负责本单位信息资源的深层次挖掘、汇聚、虚拟、数字化、集成、英文翻译等组织和实施工作;推动本单位信息化工作(如科学数据库、e-Science应用、科普)的持续发展并走在前列,发挥其引领和桥梁作用。
四、待 遇
按照国家和地方规定,享受相应的基本工资、地方性津贴补贴及有关福利待遇;并与其实际工作量和服务质量挂钩,享受本单位规定的绩效奖励。
获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和期刊出版领域引进优秀人才计划择优支持者,可享受人才津贴、人才购房补贴等待遇。
五、招聘程序
(一)报名时间
从本启事发布之日起至2009年3月31日。
(二)应聘材料及提交方式
1、应聘申请书;
2、个人简历(含近期免冠照片);
3、学历、学位证书、专业资格证书、身份证明材料复印件;
4、其他有关材料(如毕业论文、发表的论文、获奖证书,以及其它证明相关能力的材料等)。
应聘材料通过电子邮件或邮局寄到以下联系地址。
(三)录用方式
通过初审,即通知面试。根据面试结果择优录用。
六、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云南省昆明市教场东路32号
单 位: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人事处
邮 编:650223
联 系 人:白 彧 邓紫云
电 话:0871-5199941
E-mail:baiyu@ dengzy@
单位简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4月,其前身为昆虫研究所紫胶站。1963年曾改名为中国科学院西南动物研究所,1970年划归云南省后,改名为云南省动物研究所,1978年重归中国科学院,恢复原所名。
现 状
全所现有职工207人,中科院院士1人。其中科技人员166人,研究员15人,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37人,中级科技人员65人,设有1个博士和3个硕士的学位授予点。现有博士研究生70人,硕士研究生77人。1996年被批准建立博士后工作站。
现设立了系统动物学研究室、遗传与进化研究室、灵长类生物学研究室、动物毒素研究室、保护生物学中心、中国科学院典型培养物保藏委员会昆明细胞库等6个研究机构,有中国科学院"细胞与分子进化研究重点实验室"1个、中国科学院与云南省共建的"动物生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和"畜禽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2个,中国科学院-马普青年科学家小组2个。动物标本馆珍藏各类动物标本56万号,模式标本300余种,与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标本交换关系,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动物标本馆。2003年,在此基础上,院省共建的昆明动物博物馆的建设已基本完工。在研究所?防┙ǖ牧槌だ嗍笛槎镏行氖侵锌圃?3大实验动物中心之一;2003年为承担国家"SARS"攻关任务而紧急改扩建的P3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是科技部认证的我院唯一可作大动物感染模型的生物安全实验室。图书情报信息网络中心有中、外文科技藏书3.6万册,中外文科技期刊15.3万册。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流?较赴恰⒌鞍状炕低场⒍縋CR检测系统等先进的仪器装置。
知识创新以来,研究所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9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74项,中国科学院项目88项,地方项目68项,国际合作项目14项,企业委托36项,其他项目19项。共发表各类科技文章604篇,SCI收录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319篇;出版著作30部;申请并受理专利52项,获权17项。获奖成果20余项,其中4项成果荣获省部级一等奖。
目 标
在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全面推进阶段的总目标是" 建立国内不可替代的学科优势,形成特色,力争经过5-10年的努力,成为世界公认的著名高水平研究机构之一"。主要研究领域和学科发展方向:围绕进化生物学、资源动物学和保护生物学为优势学科方向,开展热带、亚热带动物资源的保护、可持续利用和生物学基础研究,以功能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将创新重点放在动物的系统演化和模式动物比较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胚胎的发育分化,认知行为的脑机制和物种濒危机制,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动物模型建立等基础理论和应用的发现及创新上,并在动物天然药物的研发、生物技术在大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有所突破,为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学科定位
立足西南──我国动物资源最丰富、最独特和最复杂的东喜马拉雅、东亚和东南亚大陆交汇地带的区域势,结合中科院建立"西南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的战略布局和自身的特色,发挥多学科综合优势,以进化生物学、资源与保护生物学为主攻方向,探讨生物的进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环境保护、健康与 疾病等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紧密相关的重大问题,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从动物学微观领域和宏观领 域多学科和多层次(分子-细胞-个体-群体)的相互交叉渗透,与西南地区其他生物学研究所的优势学科互补,共同形成我国生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
区域特色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边陲(北纬21°08'-29°08',东经97°31'-106°12'),全省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有著名的横断山脉-高黎贡山、怒山、云岭三大山系呈南北走向,山间又有怒江、澜沧江和金沙江以及滇池、抚仙湖、阳宗海、洱海等湖泊组成的高原水系,是世界十大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东喜马拉雅地区东、南亚大陆和东亚的交汇地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以山高谷深、江河纵横、湖泊众多、气候多样而闻名于世,,使云南气候呈现出巨大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而分为热带、亚热带、温带和寒带等;复杂的地形和地貌使得其气候在水平和垂直上均有变化,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复杂的自然环境为野生动、植物提供了多种多样的生活条件和生存空间,至今已记录有脊椎动物1798种,包括432种淡水鱼类,112种两栖类,152种爬行类,802种鸟类,300种哺乳类,占全国种类的一半以上。因而以"动物王国"而享誉世界。丰富的动 物资源(表1)加上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使这一地区成为开展动物学基础研究和资源保护、可持续利用等工作的宝地,为国内外学者所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