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03-01
基本信息
所在地区 | 黑龙江省大庆市 | 单位地址 | 黑龙江省大庆市开发区 | 隶属部门 | 黑龙江省 |
联系部门 | 人事处 | 单位电话 | 0459-6819080 | 联 系 人 | 赵达 单忠纪 |
单位性质 | 高等教育单位 | 单位传真 | 0459-6819085 | ||
单位网址 | ww***.cn[点击查看] | 电子邮件 | byndrsc@ | 单位邮编 | 163319 |
备 注 |
需求信息
落实毕业生方式 | 个人自荐 | |||||||||||||||||||||||||||||||||||||||||||||||||||||||||||||||||||||||||||||||||||||||||||||||||||||||||||||||||||||||||||||||||||||||||||||||||||||||||||||||||||||||||||||||||||||||||||||||||||||||||||||||||||||||||||||||||||||||||||
提 供 待 遇 | ||||||||||||||||||||||||||||||||||||||||||||||||||||||||||||||||||||||||||||||||||||||||||||||||||||||||||||||||||||||||||||||||||||||||||||||||||||||||||||||||||||||||||||||||||||||||||||||||||||||||||||||||||||||||||||||||||||||||||||
|
单位简介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是黑龙江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由原国家副主席、时任农垦部部长的王震将军主持创建并亲任校长。学校原址位于黑龙江省密山市裴德镇。2003年10月迁至大庆市,实现了办学位置的战略性迁移。经过50年的发展建设,学校凝铸形成了以“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务实求真、负重致远”为主要内涵的“八一农大精神”,发展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农垦现代化大农业教育和科研特色,以农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农业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函授生4万余名,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3万名,遍布全国各地;共取得科研成果538项,其中 303项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奖励,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200余项,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学校先后两次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
学校现占地面积113.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8614万元,图书资料144.32万册,硬件设施居省内高校前列。学校建有12个学院,设有43个本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5个黑龙江省重点二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种类7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本科省级精品课5门、专科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实验室8个。
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区招生,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韩国国立江陵大学、韩国国立晋州产业大学实施联合办学项目,全日制在校生 15506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72人。现有专任教师837人,其中教授104人,副教授24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 456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42人。有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7名,总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36名。
“十一五”开局以来,学校承担了各级科研项目560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部级78项,厅局级356项,建有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
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跨入崭新发展阶段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教育优先发展的历史机遇,秉承“困知勉行、积厚成器”的训导,坚持特色办学,提升学科实力,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内涵建设进程,构建和谐发展环境,为建成省内先进、国内知名的多科性农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为使我校在人才竞争中获得一定优势,真正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制定如下政策:
一、基本条件
1、符合我校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善于创新,团结协作,事业心强,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引进的硕士毕业生年龄要在35周岁以下,其它各类人才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3、身心健康,能够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
二、优惠政策
学校对引进和各类人才将分别提供以下优惠政策:
人才类型
优惠政策
校内津贴(万元/年)
市政府津贴
(万元/年)
科研启动基金(万元)
安家费
(万元)
住房补贴
(万元)
其它
省特聘教授
(龙江学者)
15
1.2
50-100
15
提供住房
面议
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能够担当学科带头人
3.8-5
1.2
20-30
10
15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能够成为学科后备带头人
2.5-3.5
教 授:1.2
副教授:0.6
10
8
8
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具有硕士学位的副教授,能成为学科、专业学术骨干
1.5-2.5
副教授:0.6
5
6
7
说明:1、校内津贴(含岗位津贴、课时津贴及奖励津贴)不低于表中所列数额,并按引进人才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及被聘重点岗位级别予以兑现;
2、对引进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学科人才上述科研启动基金减半。
3、被聘人员须与学校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单老师 赵老师 陈老师 王老师
联系电话:0459—6819080 6819085 传 真:0459-6819085
地 址:大庆市开发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163319
网 址:ww***.cn[点击查看] E-mail:byndrsc@
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函授生4万余名,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近3万名,遍布全国各地;共取得科研成果538项,其中 303项获得国家、省部、厅局级奖励,科研成果转化和推广200余项,累计创造社会经济效益300多亿元。学校先后两次获得“黑龙江省重大科技效益奖”,两次获得“黑龙江省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振兴经济奖”。
学校现占地面积113.5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4.7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8614万元,图书资料144.32万册,硬件设施居省内高校前列。学校建有12个学院,设有43个本科专业,涉及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法学、文学、经济学等7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黑龙江省重点学科群、1个黑龙江省重点一级学科、5个黑龙江省重点二级学科、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个种类7个领域的专业学位硕士点;设有北大荒农垦集团公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本科省级精品课5门、专科省级精品课1门、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部级实验室8个。
学校面向全国23个省区招生,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经济服务大学、韩国国立江陵大学、韩国国立晋州产业大学实施联合办学项目,全日制在校生 15506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472人。现有专任教师837人,其中教授104人,副教授240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1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 456人,正在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142人。有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7名,总局级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后备带头人36名。
“十一五”开局以来,学校承担了各级科研项目560项,其中国家级11项,省部级78项,厅局级356项,建有黑龙江省农产品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暨中加合作食品研究发展中心。
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跨入崭新发展阶段的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抢抓教育优先发展的历史机遇,秉承“困知勉行、积厚成器”的训导,坚持特色办学,提升学科实力,强化科学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内涵建设进程,构建和谐发展环境,为建成省内先进、国内知名的多科性农业大学而努力奋斗!
为使我校在人才竞争中获得一定优势,真正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学科研队伍,制定如下政策:
一、基本条件
1、符合我校学科、专业建设需要,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工作中善于创新,团结协作,事业心强,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引进的硕士毕业生年龄要在35周岁以下,其它各类人才年龄一般在45周岁以下,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年龄一般不超过50周岁。
3、身心健康,能够坚持在教学科研一线工作。
二、优惠政策
学校对引进和各类人才将分别提供以下优惠政策:
人才类型
优惠政策
校内津贴(万元/年)
市政府津贴
(万元/年)
科研启动基金(万元)
安家费
(万元)
住房补贴
(万元)
其它
省特聘教授
(龙江学者)
15
1.2
50-100
15
提供住房
面议
博士生导师、具有博士学位的教授,能够担当学科带头人
3.8-5
1.2
20-30
10
15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授、具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能够成为学科后备带头人
2.5-3.5
教 授:1.2
副教授:0.6
10
8
8
优秀博士毕业生或具有硕士学位的副教授,能成为学科、专业学术骨干
1.5-2.5
副教授:0.6
5
6
7
说明:1、校内津贴(含岗位津贴、课时津贴及奖励津贴)不低于表中所列数额,并按引进人才履行岗位职责情况及被聘重点岗位级别予以兑现;
2、对引进的人文社会科学及管理学科人才上述科研启动基金减半。
3、被聘人员须与学校签订5年服务期协议。
三、联系方式
联 系 人:单老师 赵老师 陈老师 王老师
联系电话:0459—6819080 6819085 传 真:0459-6819085
地 址:大庆市开发区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人事处 邮政编码:163319
网 址:ww***.cn[点击查看] E-mail:byndrsc@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