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全职,发布于2009-03-09)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一、诚招专职研究员(博士或博士后)

1、招聘专业

   中国古代史  历史地理学  社会学  民俗学           自然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      区域经济学            国民经济学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

2、聘后待遇
    博士后出站人员和博士学位获得者:学校提供住房补贴,副高级职称(含)以下人员15万元,正高级职称人员18万元,副高级以下职称人员视学术水平,聘其为副教授,提供35万元科研启动费,执行国家工资及相应校内福利, 生活补贴300/月。 

二、招进站博士后 

1、招聘专业

  1)地理学

2)应用经济学

3)中国古代史

4)中国语言文学 

2、进站待遇

进站后,除享受学校提供的待遇外,中心还将为进站博士后提供优越的科研办公条件,同时在课题立项和经费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三、诚招访问学者

1、招聘对象

凡致力于黄河文明的承传与发展,沿黄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等研究方向并在相关领域取得一定学术成绩的专家学者,中心热烈欢迎其驻所从事科研活动。 

2、驻所待遇

驻所后,除享受学校提供的待遇外,中心将竭诚为驻所访问学者提供优越的科研办公条件,积极协调食宿问题,同时在课题立项和经费资金上给予大力支持。

 四、应聘者需提供的材料
    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学习和工作经历,职称、职务情况,学位、毕业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生还需提供学习成绩证明);科研成果情况,包括已发表、出版的论文、论著情况,已结项或在研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成果获奖情况;配偶、子女情况等。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  庞安超   韩荟芬                      

  话: 0378-2826115           真: 0378-2826115
      E-mail
anchaopang@    hhwm@  

  址:ww***org[点击查看]
      
通讯地址:河南开封明伦街85号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附:

 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组建于2002年,2004年获批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是目前国内惟一的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为研究对象的国家级综合性研究与咨询机构,中心特色鲜明,优势显著。

本中心将黄河文明的伟大复兴与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作为研究目标,把黄河文明的承传与发展、沿黄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黄河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作为主攻研究方向,通过整合经济、地理、历史、文学、哲学等优势研究力量,依托区域经济学、人文地理学、中国古代史、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等博士点和地理学、应用经济学、中国古代史、中国文学等博士后流动站,来构建文理交叉、多学科整合的研究平台。

本中心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博士为主体的高学历、高职称、知识结构互补、富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研究队伍。现有专职研究员15名,兼职研究员29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俄罗斯科学院院士1名,海外研究员6名,博士生导师22名,教授35名,博士学位获得者24名。中心聘任牛文元为学术委员会主任,李学勤和李国英为中心名誉主任。

四年来,中心研究员在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上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出版著作60余部,发表学术论文450篇,其中SSCI源期刊3,CSSCI源期刊215,CSCD源期刊30;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项,自然科学基金 5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 提交政府报告17份;获学术成果奖励 60余项;主办和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7场次;邀请国内外专家来中心讲学50余次; 中心研究员外出讲学80余次; 9名研究员到国外高校访学。出版了《中国黄河报告》第一卷、《黄河文明的历史变迁》大型丛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辑刊(第一、二辑)。

 

中心在大力推动科学研究的同时,积极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应用服务工作。中心研究人员多次承担国家部门、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市委托项目,并被有关部门采纳并获好评。如,中心积极参加了河南省“十一五”规划的制定咨询工作,为我省有关规划的制订和修订提出了很好的建议,得到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采纳;在《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制定过程中,中心研究人员耿明斋教授率先提出了“郑汴一体化”的设想,纂写的《有关“郑汴一体化”若干基本问题的理论与对策研究》,得到河南省副省长张大为的批示和开封市政府的采纳,为“郑汴一体化”的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我中心受河南省政府的委托,承担了“郑开大道及两侧功能区规划三维景观模拟系统”,获的河南省政府的一直好评。中心还承担了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工程地球系统科学数据共享网——黄河中下游流域数据中心的建设任务和河南省民间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工程,中心还自主开发了黄河流域文献特色数据库,为中心的科研做好保障。

中心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这个主题,着力打造黄河文明的承传与发展,沿黄地区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与可持续发展三大特色研究方向,促进文理多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形成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框架,力争把中心建成国内领先、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思想库”和决策咨询基地,同时建成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黄河学”研究中心。

 


@@YingJieSheng.COM@
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 歌德
上一条: 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其它 地区相关信息>> 下一条: 浙江方正电机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