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单位名称: | 西南财经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
单位地址: | 重庆 |
单位性质: | 高等学校 |
联系人: | 人事 |
联系电话: | 028-87352265 028-87352247 |
联系Email: | jingys@ |
单位网址: | |
发布时间: | 2009-04-01 |
点击次数: | 2 |
招聘内容
西南财经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招聘启事
为扩展教学科研力量,西南财经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公开招聘农业经济管理专任教师。
一、招聘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二、招聘条件:
1.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能胜任农业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专业课程讲授任务。
2.有较突出的科研能力,主持或参加过国家、省市级重大科研课题,在专业学术领域有影响较好的国内外同行评价的成果。
3.具有国内外大学毕业博士学位,年龄原则上在40周岁以下,特别突出者可适当放宽年龄要求。
三、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28-87352265 028-87352247
E-mail: jingys@
西南财经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是在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的基础上建立的。西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创立于1958年,是直属学校、与学院同级的专职科研机构。研究所原为四川财经学院经济研究所,1962年四川财经学院撤消建制,经济研究所也随之解散。1978年复校后,为适应学校的发展,1983年学校决定重建经济研究所,由我国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教授兼任所长。经研所恢复后,重视在研究工作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事实求是的原则和面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际的方针,针对当时经济建设与经济理论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拟定课题,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产生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科研成果。2007年4月20日,学校进行机构调整,将经济研究所改为经济研究中心。2008年6月,经济研究中心更名为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中心以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科的研究力量为主,邀请了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知名研究机构的著名专家学者,共同研究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本中心与国内著名学术研究机构及国内政府机构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成功地策划和举办过全国和四川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并与国家机关、地方政府、国内大型企业合作,进行课题项目研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中心共承担过国家级、省部级、地市级以及国有大型企业委托的研究课题100多项,出版专著60多本,论文800余篇。研究人员也多次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管理世界》、《光明日报》、《经济学家》、《改革》、《中国工业经济》、《中国农村经济》、《金融研究》等国内有影响的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并多次在国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0余项。
2007年4月,经济研究所改为经济研究中心时,学校将农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两个博士点放在中心。中心的职能由原来的纯研究机构改变为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为一体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中心现有农业经济学、国民经济学两个专业。农业经济学专业设有农业经济管理和农产品流通管理2个研究方向。本专业有教授6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7人,讲师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5人。近年来,主持或承担国际合作项目5项,国家级项目8项,省部级项目30余项,在国内重要刊物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国民经济学专业设有经济发展规划理论与方法、宏观经济调控研究2个研究方向。本专业有博士生导师7人、教授7人、讲师1人,其中已获博士学位的4人。近五年来,已出版学术专著及文集8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教学和科研成果多次获省部级和各级学会优秀成果奖。
中心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学术兴校、科研强校"的方针,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提高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质量和水平。中心将牢固树立经济主战场意识,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国家及地方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为己任,围绕学科前沿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不断推出具有原创性、前瞻性的科研精品,产出一批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养高素质人才,成为有较强科研实力、特色鲜明的一流综合性研究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