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铜陵市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铜陵市)

(全职,发布于2009-05-13) 相关搜索
  • 工作地点:其它
  • 职位:
  • 信息来源:安徽大学
说明:

此信息由安徽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安徽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铜陵市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招聘

发布时间:2009年5月13日     共浏览23次  

   

铜陵市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情况介绍
    一、公司的基本情况
    铜陵市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成立于一九六五年的物资行业专业公司。二OO二年五月改制为股份制民营企业,经几年的发展,现已成为集商贸物流、房地产开发、产权交易于一体的综合型企业。
    公司总资产8亿多元。二OO六年被评为安徽省民营“十强企业”。由于常州注册子公司,自行采购和销售,O七年后为50强。二OO八年被中国金属流通协会授予金属流通领军企业。
    公司2007年通过ISO9001:2000质量标准认证。是市级文明单位。
    公司拥有全资或控股的公司有7个:
    在本市,设有港口物流公司、机电贸易公司(空调代理贸易) 、房地产开发公司、市产权交易中心;
    在常州,设有钢材代理贸易公司;
    在安庆,设有房地产公司。
    公司还在上海、杭州、合肥、安庆和铜陵等地设有5个钢材代理贸易分公司。
    公司的主要业务钢材经营发展迅速。凭借自身的实力基础、良好的市场信誉、健全的营销网络和优质的服务质量,先后与马钢、邢钢、武钢(鄂钢)、湘钢等国内大型钢铁企业建立了战略联盟合作关系,融入其市场供应链体系。
    钢材年销售量40万吨,销售收入15亿元,是安徽省经营规模最大的钢材贸易企业之一。
    公司房地产开发势头良好。2005年兼并物华房地产公司以来,累计开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在安庆、铜陵拥有多个楼盘,销售达2亿元;
    位于郊区大通长江江边,投资3000万元,占地70亩,岸线达250米的港口码头的基础建设正在进行,2008年年底前投入运营。港口物流业务收入将达千万元。
2008年收购铜陵市天佳物资公司,开展空调机电、汽车贸易,完善经营方式,理顺各种关系,整合各种资源,销售可达5000万元。
2008年经安徽省政府金融办批准,投资6000万元,设立铜陵市首家小额贷款公司——铜陵市物华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本着“简便、快捷、审慎、小额”的宗旨,为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三农提供资金需求,提供金融服务。
       二、企业发展规划
    未来几年(3~5年)的规划:
    1、钢材贸易额稳定在40~60万吨,销售收入20~30亿,经营利润3000~5000万;
    2、港口物流货物吞吐量150万吨,经营利润达到1000万元;
    3、对2亿多元存量资产进行运作,发挥更高的效益;
    4、加大对空调机电贸易投入,规范管理,年销售超2亿元。
    5、稳定房地产融资渠道,在此前提下,形成房产开发、土地储备循环运作,年房产开发量达8万平方米,赢利水平达3000万元;
    6、产权交易业务在政府主导下,交易范围扩大到企事业改制、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招拍挂、其它要素交易等,并向股权托管等纵深方向发展;
    7、控制风险前提下探索其它产业。
力争五年内,实现总资产达15亿元,年赢利水平达8000万元~1亿的企业集团。
铜陵市物华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企业简介
铜陵市物华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是经安徽省金融工作办公室核准设立的铜陵市首家、安徽省第七家小额贷款公司。公司于2008年12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注册资本为人民币陆仟万元整,由铜陵市建筑材料有限责任公司为主发起人、尚章松等11位自然人股东共同出资组建。
公司的现有资金均来源于股东共同出资,同时根据《安徽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办法》规定小额贷款公司今后可以向一家商业银行以不超过注册资本50%的比例进行融资,同时以增资扩股方式,增强公司的贷款规模。
     公司目前根据业务需要按照一室四部的架构设立部门,总经理室、计划财务部、信贷部、风险管理部及综合保卫部。
     公司本着“简洁、快捷、审慎、小额”的原则,在政策许可的范围内从事小额贷款业务,为铜陵市中小企业、个体工商户、个人及三农提供融资服务。
 
 
招聘:金融系金融专业2-4名;会计系会计专业2-4名;人力资源管理1-2名。
要求:男性,应届本科毕业,品学兼优,高中应届入学,未复读。
 
公司地址:铜陵市石城大道南段586号物资大楼
联系电话:0562-2833135
联系人:王女士
 




Difficult circumstances serve as a textbook of life for people. ,@YingJie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