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大学是1978年2月邓小平同志根据我国经济、科技和教育发展的状况,从中国国情出发,借鉴英国举办开放大学的经验,亲自批准创办的。1979年1月,省政府批准成立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以下称福建电大),为省属正厅级高等学校。
福建电大是一所利用广播电视、卫星通讯、计算机网络等先进教育技术,采用文字、音像、计算机网络课件等多种媒体进行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是中国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办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实行"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经过26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形成上承中央电大教学业务指导,下辖8个设区市电大分校、2个行业性分校(省农行电大分校、省检察院电大分校)、3个县级市电大分校、59个县(市、区)电大工作站,遍布全省城乡的远程教育系统和办学网络。全省电大系统现有教职工1800人,固定资产总值3.9亿元,校舍建筑面积30.39万平方米。学校内设13个处室、3个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开放教育学院)、六个系(社科系、文法系、外语系、经济管理系、计算机系、理工系)。
办学26年来,学校坚持面向地方、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边远山区,实行按需办学,形成了多层次、多规格、多功能、多形式的办学格局。现有办学形式和层次有:实行学分制的开放本专科教育和大专注册视听生教育、通过普通高招和中招入学考试的普通大中专学历教育、通过成人入学考试的成人大中专学历教育以及大学后继续教育和单科教育、燎原教育、岗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26年来,学校已累计开设理工、文经、政法、师范等科类180多个专业,培养本科毕业生近万人,大专毕业生近13万人,中专毕业生3万多人,大专以上毕业生数相当于同期全省高校毕业生总数的21%,约占同期全省成人高校毕业生总数的51%。此外,学校还举办了20多个全省性非学历教育项目,培训各类从业人员15万多人次,有100多万人次的农民接受了电大燎原学校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学校现有各类学历教育在册生近9万人。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力以赴为福建省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确保教学质量,全省电大实行统一教学计划、统一教学大纲、统一教材、统一命题考试、统一评分标准"五统一"教学管理制度,建立了以加强教学支持服务和严格考试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质量保证体系。1999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电大教学先进学校"。
近几年来,学校为适应现代远程教育发展需要,积极推进开放办学和教学现代化进程,继1995年推出免试入学实行学分制的"注册视听生"后,1999年又开展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这给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学校已建成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网络平台、多媒体视听阅览室、VBI数据广播接收系统、多媒体教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等一大批用于开展远程教育的现代化设施和设备,开通了直播课堂,实现了与中央电大和市级电大以及部分县级电大的双向视频连通,现代化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2002年6月,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专家组对学校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试点的评估。
在办学中,学校除与普通高校、科研院所、部队、企事业单位开展联合办学外,还十分注意吸收学习国外开放大学的先进办学经验,与国外一些大学开展合作,如与美国旧金山加州州立大学联合制作《现代企业财务与金融》、《市场营销学》、《企业财务管理与分析》三门课;与美中远程教育合作发展基金会共同开"跨越世纪、面向世界500讲"继续教育;与莫哈克学院联合开展"2+1"合作办学项目(即选送部分优秀的大专毕业生到莫哈克学院学习,取得莫哈克学院的毕业证书)。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26年的办学实践,极大地推动了福建现代远程教育事业的长足发展,促进了学校在远程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等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经过26年的改革与发展,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已成为我省现代远程高等教育的主力军。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正以其矫健的步伐在建设福建现代远程高等教育中心和福建现代远程开放大学的征途中前进、发展。
省委、省政府领导陈明义、张渝民、张格心及省教育厅副厅长宋世洪都曾兼任过学校校长。学校现任党委书记叶文华、校长樊祺泉、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王振杰、副书记夏良玉、副校长高扬明、康乃美。
一、招聘的主要专业、岗位和要求
专业类别要求 |
岗位 |
学历 |
其他要求 |
数控技术 |
教学及管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30岁以下,有相关工作经验,高级工以上技能证书 |
教育技术学 |
技术或管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8岁以下,211高校理学或工学硕士 |
计算机网络 |
技术或管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8岁以下,211高校理学或工学硕士 |
会计 |
专业或管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有较强计算机与数据库应用能力 |
(数字)图书管理 |
技术或管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8岁以下,计算机、数据库能力强,211高校毕业 |
公共管理 |
教学及管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211高校应届毕业生 |
建筑工程 |
教学及管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或985高校本科毕业,具备相关工作经验 |
建筑工程 |
教学及管理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具备副教授任职资格 |
企业管理类 |
管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熟悉法律,有企业管理经历 |
法学类 |
管理 |
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
熟悉企业管理,有企业管理经历 |
英语 |
中职教师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211师范类或省外985高校毕业 |
机电一体化 |
中职教师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侧重机床 |
艺术 |
中职教师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女,师范类或艺术类高校毕业,舞蹈方向 |
铁道运输 |
中职教师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
铁道电气化 |
中职教师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
数控加工技术 |
中职实训教师 |
专科及以上 |
技师以上技能证书,有实作经验 |
电子技术 |
中职实训教师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技师以上技能证书 |
不限 |
职员 |
本科、学士及以上 |
党员,211高校毕业,系学生会主席以上学生干部,文字功底强。 |
注:1、以上岗位均根据不同专业需要招聘若干名 2、中职类教师岗位及职员岗位按福建省公务员管理局要求实行招考。 |
二、其它说明:
1、以上招聘人员除专业优秀外,要求有一定的行政能力(管理协调与文字能力),在校主要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优先,男性优先。
2、能到校见习人员优先考虑。
联系方式:
福州市铜盘路15号(邮编:350003)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人事处 黄老师
电话:0591-87834244
电子邮箱:rsc@ (邮件主题请写明专业与学历)
网上链接:ww***com[点击查看]
二○○九年十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