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
此信息由高校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高校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西安)2010年度文职人员招聘
一.教研室简介
第四军医大学神经科学研究所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国家硕士及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国家基础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首批“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设岗学科。研究所现有人员30人,其中中科院院士1人,三级以上教授3名;博士研究生导师7名,硕士研究生导师8名。下设神经形态学、超微结构学、神经生理学、细胞神经生物学、分子神经生物学、神经免疫调节学、转基因研究等实验室及脊髓损伤修复研究中心。建所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9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973”项目子课题3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0项、军队科研基金8项、国际合作基金1项、国家自然基金港、澳、台合作基金2项。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解放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全军“八五”、“九五”重大科技成果贡献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
二、主要研究方向
1、脊髓损伤修复:主要研究方向:(1)脊髓损伤后的病理生理反应及其治疗对策;(2)抑制轴突再生主要因子Nogo-A及其受体的研究;(3)桥接损伤后脊髓上、下端的研究;(4)视网膜的再生;(5)临床应用研究。
2、脑下垂体前叶直接神经调节:为原创新性研究,用形态学及功能形态学的手段证明了垂体前叶神经纤维可直接调节腺细胞的分泌,提出了脑下垂体前叶受神经体液双重调节的假说,对传统的体液调节理论是重要补充。最近,用功能学方法证明了神经直接作用,并发现了重要的调节模式正计划扩大研究,从高层次回答神经是如何调节垂体分泌的。
3、神经信息编码:通过神经电生理学与非线性科学的交义结合,研究神经信息在神经元产生,传递与编码的基本方式与规律,揭示神经功能活动的复杂性。
4、脑在军事应激反应中的作用:通过对毛细血管、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等脑内结构对伤害性和非伤害性军事应激刺激,以及新式武器——宽带超功率微波反应的研究,探讨脑内反应的关键部位以及各种结构成分的相互关系。
5、神经免疫调节:研究中枢神经系统与免疫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及其机制,着重研究免疫信息的入脑途径和脑内调节免疫信息的环路。已证明颈动脉体主细胞表达白介素-1和白介素-6受体,目前在用生理学、药理学方法研究促炎性细胞因子在颈动脉体的作用机制及对窦神经放电的影响,以验证颈动脉体感受和传递免疫信息的假说。在调节免疫反应的脑环路研究方面,通过与其它应激反应脑环路的比较,已初步勾画出了与免疫调节特异相关的脑内核团。
6、中枢神经变性疾病(帕金森病)防治策略:主要研究中枢多巴胺神经元的保护与帕金森病防治的新策略和新方法。
三.拟招聘人员
拟从生物学专业或其他生命科学专业的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中招聘有志于从事军队科研、教学工作的优秀人才2名,要求能够熟练掌握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细胞培养技术,具备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拟竞聘人员请将简历发送至邮箱:yu123zhao@;或致电029-84774503报名;联系人:赵宇。教研室将在3月底或4月初进行统一的面试,并进行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考核,确定录用者在通过学校的政治审查和统一考试后可成为第四军医大学有正式编制的非现役文职人员,并享受国家和军队的相关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