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招考 |
作者: 时间:2009-12-14 17:17:38 点击数: |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情况
一、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概况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世界旅游名城桂林市的北部,地处东经110°19′~110°31′、北纬25°44′~25°58′;保护区面积为170km2(猫儿山水源林区面积达530多km2,合80万亩),保护区有林地面积16409.8 hm2,其中原始森林15158.4 hm2,森林覆盖率96.48%,活立木总畜积量134.6万m3。功能区划为:核心区占保护区总面积的45.6%,缓冲区占21.4%,实验区占33.0%。其主峰海拔2141.5米,为华南第一高峰,属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地跨桂林市兴安、资源、龙胜三县。是具有国际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南岭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保护对象是:原生性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国家保护的动植物物种;漓江、资江、浔江三江源头水源涵养林。经多年保护,保护区已成为动植物的天然王国,在311种野生脊椎动物中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6种;在维管束植物2120种中,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32种;猫儿山特有植物11种,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物种基因库。年平均气温在12.80C,极端最高温29.50C,极端最低温-190C,年均降水量2546.0mm,相对湿度92%,无霜期274天。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是广西主要的水源林区之一,是漓江、资江、浔江三条江的发源地,连接着珠江、长江两大水系。发源于此的河流有39条,其中流入漓江的有19条,汇入资江的有4条,汇入浔江的有16条。保护区森林植被瞬时水源涵养量为4738.32万m3,年径流量达3.14亿m3,受益的县、市众多。仅在桂林市境内直接受益的就有桂林市区、郊区、资源、龙胜、兴安、灵川、阳朔、平乐六县30多个乡(镇)100多个村,耕地30多万 hm2,人口上百万。还为漓江游览和资江、五排河漂流提供了丰富的水源。是一座天然绿色水库。 二、保护区所做的工作 (一)开展大规模的综合科学考察,为申报国家级保护区打基础 2000年,我局在市政府的支持领导下,邀请中南调查规划设计院为猫儿山开展了一次全面的科学考察,基本摸清了资源家底。正式出版了科学考察报告,编制了总体规划,为申报国家级保护区奠定了基础。2003年被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得了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 (二)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建立自然保护的保障机制 1、建立强大的保护组织机构。猫儿山晋升为国家级保护区以后,在保护区周边建立了七个管理站四个管理点,聘用合同制专职管护员70多人,兼职协管员26人,护林员11人。已初步建立起“管理局、管护站、协管员(护林员)三级巡护管理体系,制定了《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站管理的办法》等规章制度。使保护工作走上了正常轨道。 2、严格执法,通过发起各种专项行动,确保自然的安全。猫儿山管理局每年均针对存在的问题,定期组织开展“强化资源管理,促保护区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与执法相结合的专项行动,先后开展了代号为“老山界守护神”的冬季反盗猎大行动、“暴风雨”大行动以及“禁笋”、“禁牧”等一系列旨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恶劣的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及违法犯罪分子,既强化了资源管理,又教育了当地群众,大大促进了保护区林政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及自然保护区建设。 3、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增强对森林防火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管理局与当地县、乡政府建立森林防火联防组织,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设立了防火办公室,积极做好各种日常工作、消除森林火灾隐患。 (三)加强职工环境意识教育,强化内部管理 1、以人为本,在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的前提下,推进自然保护区的建设。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保护区区情及相关法律法规的知识竞赛活动,提高执法水平。对管护人员进行业务理论知识和军事化训练相结合的强化培训,其规模、效果、形式,在广西甚至全国自然保护区中都是首开先河。 2、强化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建立目标管理责任制。管理局先后制定了《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关于加强内部管理的若干规定》等内部规章制度16个。 (四)加大媒体介入和公众宣传力度,协调周边社区关系,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全民化” 1、抓好单位宣传报道工作,加大对猫儿山自然保护区宣传力度。近年来《广西日报》、《中国绿色时报》等数十家各级报刊、杂志、网站及电视台、广播电台,每年发表报道猫儿山及环境保护相关的新闻消息数百条(篇)。不仅有效提高社会各界人士的环境意识,还促进了保护区各项工作的开展。 2、建立自己的宣传阵地。近年来我们定期出版内部刊物《猫儿山之声》;正式开通广西自然保护区第一个网站猫儿山网站(ww***com[点击查看])。2008年,筹集资金创办了以保护森林资源、生态环境为主题的《生态漓江》报纸,对宣传猫儿山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猫儿山的公众宣传驶入了“快车道”,加大森林资源管护和生态宣传教育力度。 3、开展丰富多彩的公众生态宣传教育活动。这几年我们先后开展了:在高等学校选拔“猫儿山绿色大使”活动;别出心裁地策划推出替珍稀植物找“父母”——向全社会征集猫儿山珍稀植物认养人活动。向全国招募“生态保护志愿者”、组织华江、金石等乡镇的近10个老年协会共100多名老人,组成生态普法文艺宣传队,到保护区周边村屯巡回宣传演出等一系列生态公益活动。 4、协调好与周边群众以及政府的关系。与当地县政府联合成立“绿色家园”共建协调委员会。管理局定期到周边的乡镇、村委协调关系,建立社区共管,帮助周边社区发展经济,解决困难。为新农村建设探索了一条新路子,为保护区创造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五)抗冰救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2008年初,猫儿山遭遇了百年未遇的冰雪灾害,基础设施损毁严重,经评估,森林和基础设施损失达1.7亿元。经过近一年的艰苦奋战,已经疏通了保护区边界线上的防火道及巡护道,站(点)的水、电、路均通。但是被损毁的生态系统的修复及防火林带的建设将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三、取得的成效和荣誉 2000年以来,在区市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们抓住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机遇,成功地实现了“两级”连跳(省级-国家级-全国示范保护区)。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于1998年保护区加入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0年被评为全区自然保护区先进管理集体;2000年被命名为“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生态教育基地”;2002年被评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管理先进集体”;2003年经国务院批准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3年被授予“全国保护母亲河行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04年6月被命名为全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2005年被命名为“全国林业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被列为全国自然保护区示范单位。 四、保护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基本情况 2003年猫儿山自然保护区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年,经桂林市编委批准更名为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经市编办[2003]43号批准管理局内部机构调整为:办公室、管理科、保卫科、科研科、经营科。经市编办[2003]44号批准编制由27名调整为71名,根据实际需要逐渐增加人员。根据总体规划要求,保护区建有八个管理站、七个管理点。现有在职职工仅为25人,退休13人,聘请有专职管护员56人。2008年9月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经自治区人事厅批准,列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2008年12月完成了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相关考试及登记工作,2009年1月开始兑现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资。2009年3月,桂林市编办以市编办[2009]14号文将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机构调整为:办公室、计划财务科、科研科、保护管理科、宣教事务科、森林防火办公室六个内设科室。 猫儿山自然保护区于2007年底开始参照公务管理事业单位的申报工作。参照公务员法管理需要达到几个基本条件:1、独立法人事业单位,且为全额财政政拨款;2、上一级的主管部门(猫儿山保护区的上级主管部门为桂林市林业局和自治区区林业局保护处)为行政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3、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如猫儿山具有林业行政执法权)。猫儿自然保护区是广西第一个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最主要的职责就是保护好列入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物种,三江水源涵养林等森林生态系统。所从事的工作是既造福当代人又造福子孙后代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公共管理事务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参照公务法管理保护区非常有利于稳定人才,从而有利于保护区的保护和长足发展。 广西猫儿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二00九年六月二十一日
我局是参公管理单位,后勤基地建在桂林市,明年年初即可搬迁至桂林市区办公。今年已在网上发布招录两名硕士毕业的公务员,明天报名即将截止,现在报名人数不多,竞争不是很激烈。专业为: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森林保护学。报名网站:
ww***com[点击查看]中国桂林旅游人才网、ww***.cn[点击查看]桂林人才网,桂林党建网等网站均可。享受的待遇按国家公务员标准执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