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八研究所(天津电源研究所)座落在渤海之滨天津,是我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中成立最早、专业覆盖面广、开发能力强、产品类别多、技术实力雄厚的综合性化学与物理电源研究所。
本所现有职工近1400人,其中科技人员占职工总数的60%;教授级高工20余人,高级工程师100余人,中青年科技人员成为科技攻关的主体。我所主要从事军用电源生产研制。
十八所主要从事硅太阳电池、砷化镓太阳电池、锌银电池、镉镍和氢镍蓄电池、锂电池、热电池、海水电池、密封铅酸蓄电池、燃料电池、温差发电器及温差致冷组件和由太阳电池、蓄电池、电子控制器构成的电源系统的研究开发工作。先后研制和生产出40多个系列、500多个品种规格的电池产品,其中大部分技术和产品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部分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在各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化学与物理电源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化学与物理电源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以及六个化学与物理电源的专业学术机构均挂靠在研究所,与国内外电池界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与合作。目前十八所新区建设正在紧锣密鼓进行中,不久的将来一座令人瞩目、规模宏达的现代化化学与物理电源研究所将拔地而起。
“历尽天华成此景,人间万事出艰辛。”十八所的电源事业与共和国一起走过了波澜壮阔、光辉灿烂的发展历程。自1958年建所以来,十八所高擎科技兴国的旗帜,坚持以国家需求为己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拼搏,在电源行业技术领域先后为数十个“第一工程”提供了高质量、高水平的配套电源,从“两弹一星”到“东方红回响”,从“载人航天”到“嫦娥奔月”,十八所电源产品遍跨海陆天空电各领域,为我国的电源科技事业发展、国防建设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站在新的发展起点的十八所,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道路,全面实施“12345”发展战略,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锐意进取、发愤图强,为把十八所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化学与物理电源强所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