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招聘计划 学校简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是以信息与电子学科为主,工、理、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直属教育部,是国家“211工程”立项建设的重点高校之一,是全国56所设有研究生院、全国35所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高校之一,也是全国9所获批设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之一。 学校前身是1931年诞生于江西瑞金的中央军委无线电学校,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亲手创建的第一所工程技术学校。1958年,学校迁址西安,1966年转为地方建制,1988年定为现名。 建校78年来,学校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是我国“一五”重点建设的项目之一,也是1959年中央首批批准的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20世纪60年代,学校就以“西军电”之称蜚声海内外。毛泽东同志曾先后两次为学校题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朴素”。 学校现建设有南北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30多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近420万册。学校现有各类在校生4万余人,其中博士研究生1500余人,硕士研究生7000余人,设有通信工程学院、电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技术物理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理学院、人文学院、示范性软件学院、微电子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以及长安学院等14个学院。 学校是国内最早建立信息论、信息系统工程、雷达、微波天线、电子机械、电子对抗等专业的高校之一,开辟了我国IT学科的先河,形成了鲜明的电子与信息学科特色与优势。现有2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覆盖6个二级学科),1个国家二级重点学科;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学科授权一级学科,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7博士学位授权点,6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45个本科专业。2006年教育部公布全国第二轮一级学科评估结果中,“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全国排名第二,“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全国排名第六。 学校树立了以人为本、教师是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理念,锻造了一支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00余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69人,硕士生导师534人。学校有院士1人,双聘院士10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讲座教授8人,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973项目首席科学家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光华科技奖获得者26人,“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奖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培养对象6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7人,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30人。 学校不断地创新教育理念,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果。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1门,建设有3个国家人才培养及教学基地、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人才培养素以理论基础扎实、工程实践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强等特色在全国高校中形成了“品牌”。近年来,学校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的普及率高,获得各类省级、国家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500余项,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和98%以上,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06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 多年来,学校致力于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系统研制、科技攻关、工程研发等,创造了我国电子与信息技术领域等多项第一,包括第一台气象雷达、第一套流星余迹通讯系统、第一台可编程雷达信号处理机、第一台毫米波通讯机,以及我军通信装备史上第一部“塞绳电报互换机”、第一台“塔型管空腔振荡器”、第一套“三坐标相控阵雷达”等,为我国信息化、国防现代化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个陕西省技术转移中心以及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有国防研究院和空天研究院,先后承担了“863”、“973”、创新工程等1600余项重大、重点项目,产生了一批标志性的研究成果。“十五”以来,学校科研指标稳步提升,科研经费年均增长27.3%,三大索引论文数年均增长31.8%,获国家科技奖励8项,进一步奠定了学校在全国高校中突出的国防科研特色优势地位。 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相结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有陕西工业研究院、国家大学科技园,同时与国内大型知名企事业单位联合建立股份制公司,成立战略联盟、设立企业基金、建立联合实验室及研究生实习基地,有力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国内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学校先后成为中电集团,西安市,国防科工委、陕西省与教育部共建高校,与40多个国家、地区的大学及研究机构建立友好关系,建有2个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引智基地,与国内电子、航空行业的10余个研究所、研究中心、企业集团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英飞凌、Intel、IBM、惠普等39家跨国公司在学校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建校78年来,学校先后为国家输送了12万余名电子信息领域的高级人才,产生了100多位解放军将领,成长起了10余位两院院士,近10位国家副部级以上领导,培养了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国际GSM奖获得者李默芳,欧洲科学院院士、著名的纳米技术专家王中林,“神五”、“神六”飞船副总设计师杨宏等一大批IT行业领军人物和技术骨干,以及数十位科研院所所长和大学校长等,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 面向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继往开来,创新图强,为把学校建成一所特色鲜明、研究型、开放式,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2010年研究生需求计划 
| 用人单位 | 招聘人数 | 从事专业、研究方向 | 学位 要求 | 联系方式 |  
| 通信工程学院 | 3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博士 | 于晓飞 88202503xfyu@
 |  
| 1 | 信息安全 | 博士 |  
| 1 | 空间信息科学技术 | 博士 |  
| 1 |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博士 |  
| 1 | 军事通信学 | 博士 |  
| 1 | 密码学 | 博士 |  
| 电子工程学院 | 5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博士 | 黄平宁 88202253pnhuang@
 |  
| 5 | 电路与系统 | 博士 |  
| 5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博士 |  
| 3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博士 |  
| 3 | 信息对抗 | 博士 |  
| 3 | 智能信息处理 | 博士 |  
| 2 | 导航、探测与制导 | 博士 |  
| 2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 计算机 学院 | 3 | 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 | 博士 | 郭建长88202353 /81891333 jchguo@
 |  
| 3 | 输入输出技术与嵌入式系统、图形图像处理 | 博士 |  
| 3 | 智能信息处理、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 博士 |  
| 2 | 计算生物信息学 | 博士 |  
| 2 | 图论与组合优化算法及应用、计算智能及互联网优化技术 | 博士 |  
| 2 | 高可信软件技术 | 博士 |  
| 机电工程学院 | 1 | 工程力学 | 博士 | 吴 虹88202456/81891345
 hwu@
 |  
| 1 | 电气工程、自动化 | 博士 |  
| 1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精密视频测试、微波毫米波理论及研究) | 博士 |  
| 1 | 机械电子工程(光机电一体化、微机械、机电耦合、相关软件设计) | 博士 |  
| 1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自动控制) | 博士 |  
| 1 | 电路、信号与系统 | 博士 |  
| 1 | 机械类实验(机电一体化) | 博士 |  
| 技术物理学院 | 2 | 光学工程物理电子学光学及其相关专业 | 博士 | 柏昌利 13909186738  chlibai@             郭占国 13909186736  88202553/81891350 zhgguo@
 |  
| 2 | 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电子材料)及其相关专业 | 博士 |  
| 经济管理学院 | 1 | 信息管理 | 博士 | 王安民88202828amwang@
 |  
| 1 | 工商管理 | 博士 |  
| 1 | 工业工程专业 | 博士 |  
| 1 | 金融学 | 博士 |  
| 1 | 电子商务 | 博士 |  
| 理学院 数学系 | 2 | 计算数学(数值分析) | 博士 | 房亮:88204396,81891371fl@
 |  
| 2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博士 |  
| 2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博士 |  
| 1 | 泛函、非线性分析 | 博士 |  
| 2 | 应用数学 | 博士 |  
| 理学院 物理系 | 2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波技术、天线理论与工程) | 博士 | 郭立新 88201450 lxguo@
 |  
| 2 | 无线电物理(电波传播) | 博士 |  
| 1 | 等离子体物理 | 博士 |  
| 2 | 光学 | 博士 |  
| 人文学院社科系 | 1 | 管理学 | 博士 | 王春枝81891388chzhwang@
 |  
| 2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博士 |  
| 1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博士 |  
| 1 | 中国近现代史 | 博士 |  
| 人文学院外语系 | 2 | 英语 | 硕博 | 李博雁81891389 byl@  |  
| 1 | 日语 | 博士 |  
| 1 | 法语 | 硕士 |  
| 软件学院 | 1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与通讯方向) | 博士 | 马继红 88204151jhma@
 |  
| 2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博士 |  
| 微电子 学院 | 2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博士 | 张鹏 81891308pengzhangzp@
 |  
|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 3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肿瘤、药物研究) | 博士 | 梁继民81891060 jimleung@ |  
| 2 | 神经生物学,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 | 博士 |  
| 2 | 生物医学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医学影像,模式识别) | 博士 |  
| 1 | 软件工程 | 博士 |  
| 体育部 | 2 | 体育教育训练(达到教练水平) | 硕博 | 白光斌 88201885bgb1972@
 |  
| 思想政治教研室 | 2 | 心理学、哲学、法学、思政教育 | 博士 | 宋宝萍88204127 bpsong@ |  
| 高等教育研究所 | 1 | 高等教育学 | 博士 | 杜希民88202917xmdu@
 |  
| 艺术 教研室 | 1 | 音乐学(录音方向) | 硕士 | 周伟88202232 yjzxzw@ |  
| 校机关 | 15 | 理工类/管理类/中文/新闻类/思政教育类/会计、审计类 | 硕博 | 马  莉81891779 rsk@   2009年12月20日报名截止 |  
| 学院机关 | 8 | 理工类/管理类/人文社科类/教育类 | 硕博 |  
| 学院 辅导员 | 5 | 专业不限,具有工科背景者优先 | 硕博 |  
| 校医院 | 5 | 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医学 | 硕博 |  
| 图书馆 | 2 | 通信、电子类/计算机类/机械类/人文社科类/信息管理类/情报学 | 硕博 |  
| 期刊中心 | 2 | 计算机/通信/电子信息类 | 硕博 |    另,我校还选拔30名左右的国家公派出国在读研究生作为定向师资补充教师队伍,具体要求可从我校人事处“规章制度”栏目中了解。 校人事处联系办法 通信地址: 西安市西沣路兴隆段266号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人事处 邮    编: 710126 传    真: 029-81891778 人事处教师科联系电话:029-81891773               电子邮件:rsc@ 人事科联系电话:029-81891779  电子邮件:rsk@ 人事处网页:ww***.cn[点击查看]。       
 本信息分专业需求人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