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文职人员招聘简章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位于重庆直辖市,坐落在巍峨的歌乐山下,秀美的嘉陵江畔,这所有着 70 多年光荣历史和鲜明军事特色的军医大学,是全国重点大学、军队" 2110 工程" 整体条件重点建设院校。 学校1954年由原六、七医大合并而成。六医大的前身系第四野战军医科学校和南昌医学院(建于1937年的前国立中正医学院);第七医大的前身是由太岳军 区卫生学校发展起来的第二野战军医科大学。合校后定名为第七军医大学,1969 年迁往上海,1975 年迁回重庆并由中央军委命名为第三军医大学。 学校下设基础医学部、军事预防医学院、检验系(药学院)、高原军事医学系、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护理学院、人文社科学院、研究生管理大队、学员 旅;拥有三所附属医院(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大坪医院);现全校占 地 2,620 亩,建筑面积 150 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 21 亿元, 图书馆面积9,200平方米,馆藏图书 61 万册,中英文电子期刊2万多种。 (来源:高$校人才网) 学校现设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病理诊断、核医学、高原医学、生物医学工程、药学、医学实验技术、护理等11个本科专业,招收博士、硕 士、本科等3个层次的医学及相关学科专业人才。有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7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1 个,国家生物医药产业基地1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点59个、硕士点71个。现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00余人,博士生导师226名,硕士生导师 450名,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名,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7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1名,"新世纪百千万 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0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名,"973"首席科学家3名,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203名,先后 获得了以六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标志的1,618项科技成果。多年来,学校获得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与经费、国家科技奖励数、国际国内论文数等反 映高校办学水平的主要指标稳居全国高校前20位。学校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广泛,先后派出教师3100多人次出国进修、讲学和考察访问,与22个国家和地区 的50多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多年来,学校办学综合水平位居全国医学院校前列,累计为部队培养输送卫生技术干部5万多名。在校学员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每年公开发表论文上百篇;参加国家和军队各类竞赛活动获奖144项,其中国家特等奖13项、一等奖38项,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接连捧得优胜杯,参加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连续三年居重庆高校首位;国家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一次性通过率达90%以上,参加国家英语四级首次通过率始终保持在85%以上,均高于全国重点 院校平均水平。2004年开办八年制医学教育。 学校三所附属医院均为"三级甲等" 综合性医院,共开设床位5800多张。严重创(烧)伤救治、组织器官移植、呼吸衰竭救治和肝衰竭的综合救治等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全系列微创、基因诊 断、介入治疗、癫痫治疗等技术发展迅速,成功施行3例胸腹固定连体婴儿分离,大器官综合救治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半个世纪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党委始终坚持把军事医学作为战略重点,紧紧围绕国家和军队建设大局,坚持"以质量取胜、以特色取胜"的办学思想,实施"凝聚 人心、内涵发展"的治校方略,贯彻"一条主线、四项重点"的发展思路,大力发展军事医学,构建了直接面向高技术战争的,包括烧伤外科学、军事预防医学、野战外科学、野战内科学、高原军事医学以及新概念武器防治学的军事医学学科体系,形成了以战创伤为重点的军事医学特色和独特的办学风格。已经发展成为我国、 我军战创伤医学的中心,是我军军事医学盾牌的主要力量之一。合校四十周年之际,江泽民同志为学校亲笔题词"为培养跨世纪的军事医学人才而努力奋斗"的题 词;1996年,军委张万年副主席来校视察时称赞,"三医大是‘火药味'很浓的军医大学";2006年,军委郭伯雄副主席亲临学校视察时,称赞学校"人才 济济、成果累累、特色鲜明、班子坚强";总后廖锡龙部长来校视察工作时称赞我校"具有浓烈的火药味和枪炮声"。
随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速推进,学校发展建设迈入新的更高起点,教医研任务更加繁重。为进一步发挥军医大学教学、医疗、科研工作优势,更好地为部队官兵和广大人民群众医疗健康需求服务,自2003年起,学校每年面向社会招聘大量专业技术人才。2005年,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文 职人员条例》,文职人员作为军队聘用制形式的非现役人员正式列入编制,履行现役军官(文职干部)相应岗位职责。近几年,学校已公开招聘文职人员 500多名,非现役专业技术人员300多名,其中文职人员队伍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二分之一,已经成为学校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热忱欢迎各地优秀人才来学校工作,共同为军队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 2010年招聘信息 一、招聘原则 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采取理论考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选拔。 二、招聘岗位 拟招聘图书、实验、科研、工程、高教、药剂、护理、医疗、医技、编辑等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170名左右。(详见《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招聘岗位一览表》)。 三、招聘对象和条件 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录取的应届毕业生;档案存放在人才中介服务机构且与原单位无劳务关系的社会流动人才。以招聘中级职称和硕士研究生学历人才主,高级职称、博士研究生以及有博士后经历的人才优先。 (来源:高校人^才网) 1、符合应征公民服现役的政治条件; 2、符合聘用岗位的职责要求和相应的资格条件:具有所聘岗位相应等级或上一等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可高职低聘)。国家实行执业资格制度的岗位,应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应届毕业生可不受此条限制,但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取得执业资格,未通过者按不符合聘用岗位要求予以解聘); 3、男性身高162cm以上,女性身高155cm(护理岗位须160cm)以上,五官端正,气质形象良好,身体健康,达到公民应征入伍体格检查标准; 4、具有全国高考统招正式录取的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其中教学、医疗、科研岗位要求具有国家研究生统招正式录取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护理岗位具有全国高考统招正式录取的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 5、聘用到初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在35岁以下;聘用到中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在40岁以下;聘用到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年龄在45岁以下; 6、博士研究生聘用在中级岗位;具有中级以上职称资格人员原则上首次聘在初级岗位,第二年通过学校组织的答辩后聘在相应岗位; 7、首次聘用期限一般为3年,续聘一般为5年。试用期为6个月,本科(含)以下应届毕业学员见习期为1年; 下列人员不作为招聘对象: 1、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民办教育的毕业生;普通高校本科以下(含本科)的委培生;"招生并轨"改革前的自费生;相对独立的二级学院毕业生;军队院校为地方培养的计划外本科以下(含本科)毕业生。 (来源:高校%人才网) 2、军队退役的干部和士兵。 3、因个人品德、严重行政事故、违法等原因,被原单位解除工作关系的人员。 四、综合考核和审查 应聘人员按聘用单位的要求参加理论考试、面试和体检等考核。理论考试不发复习资料,不组织辅导。如总部统一组织理论考试,按总部要求另行通知。面试主要是考察应聘者的政治思想、思维能力、求职动机、形象气质、语言表达、业务知识掌握、外语水平和心理素质等情况,必要时增加技能测试。 面试一般程序为:首先用普通话或英语进行自我介绍,时间为3分钟,其次是专家提问,应聘人员现场回答。 五、聘用后管理和待遇 聘用后,按照《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和有关规定进行管理。 工资福利待遇按照军队和学校有关规定执行,文职人员和非现役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同。见习期和试用期月工资为:大专1100元,本科1200元, 硕士1300元,博士1400元。正式上岗后月平均收入情况为:初级2000元左右,中级2500元左右,高级3500-5000左右。硕士、博士研究生 每月分别享受 300-700元左右的补贴。此外,在校直单位工作人员每月可享受1000-2000元左右的生活补贴;在附属医院工作的人员参加医院的效益奖分配。未获得学位者,按低一级学历享受工资福利待遇。
住房按照有关规定实行社会化、货币化保障,学校缴纳住房公积金,不提供福利住房。 单位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等五种社会保险;参照现役干部有关规定享有休假、探亲、体检等权利。 有落户需求者,户口可落户市人才交流中心集体户;符合相关条件人员,可落户聘用单位集体户,同时可办理子女和配偶随迁。 六、报名程序和方式 1.报名时间:2010年3月15日至3月21日。 2.报名手续:本人持有关手续到现场报名,原则上不受理代报名。报名时须持户口簿(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执业资格证、职称证、毕业派遣证原件和复印件(所有复印件均2份)、近期彩色1寸免冠照8张。2010年毕业的学员须持院校就业推荐书原件和复印件,毕业证和毕业派遣证在毕业后即交验补审。报名申请表可在第三军医大学校园网、外网(http:// ww***.cn[点击查看])、重庆市人事局人才网(ww***net[点击查看])和重庆市医药卫生人才网(ww***com[点击查看])上下载。申请表须用16开纸打印,骑中缝装订。 3、一般应聘流程:①报名初审→②理论考试→③面试→④体检政治考核→⑤军政培训→⑥签订聘用合同。其中,体检合格后聘用单位即与应届生签订就业协议书。对岗位急需、特别优秀的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和中级职称以上者,也可与聘用单位协商提前签订就业协议书。
4、报名要求:应聘者所提供材料必须真实有效,如有不实责任自负。报名时应认真理解招聘信息,选准选好应聘单位和具体岗位,只能选择一个聘用单位的一个岗位报名,不能选择多个单位多个岗位重复报名。要诚实守信,被确定录用后应按要求准时报到。 5、各单位具体报名地址和联系方式:
应 聘 单 位
|
单 位 地 址
|
报名地点
|
联系人
|
联系 电话
|
校直单位1
|
重庆市
沙坪坝区
高滩岩正街
30号
|
第三军医大学综合楼11楼政工办
|
刘干事
|
023-
68752062
|
校直单位2
|
第三军医大学综合楼9楼政工办
|
罗干事
|
023-
68752164
|
基础医学部
|
第三军医大学基础部1楼干部办
|
曹干事
|
023-
68752890
|
预防医学院
|
第三军医大学综合楼7楼政工办
|
周干事
|
023-
68752274
|
药学院
|
第三军医大学检验系政工办
|
周老师
|
023-
68753786
|
高原医学系
|
第三军医大学高原系政工办
|
杨干事
|
023-
68752347
|
生物医学工程与医学影像学院
|
第三军医大学影像学院政工办
|
刘干事
|
023- 68753370
|
人文社科学院
|
第三军医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政工办
|
张干事
|
023-
68753972
|
干休所
|
办公楼政工办
|
郭干事
|
023-
68753503
|
第一附属医院(西南医院)
|
西南医院科教楼9楼人才资源部
|
赵干事
|
023-
68765707
|
第二附属医院(新桥医院)
|
重庆市沙坪坝区新桥二村183号
|
新桥医院办公楼3楼干部科
|
张干事
|
023-
68755331
|
第三附属医院(大坪医院)
|
重庆市渝中区长江支路10号
|
大坪医院内科楼5楼聘用办
|
唐干事
|
023-
68757266
|
联 系 人:汪老师、赵老师、范老师
学校咨询电话:军 线:0808-771247/771248 地方线:023-68771247/68771248 附件一: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招聘岗位具体分布一览表 附件二:第三军医大学2010年文职人员报名申请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