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北京师范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师范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度招聘公告 > |
中国传媒大学2010年度招聘公告
中国传媒大学(原北京广播学院)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学校位于中国北京城东古运河畔,校园占地面积46.4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2.4万平方米。
中国传媒大学坚持“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相互支撑”的学科建设思路,充分发挥传媒领域学科特色和综合优势,形成了以新闻传播、广播影视艺术、信息科学与技术为龙头,文学、工学、管理学、法学、经济学、理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相互交叉渗透的学科体系。目前,学校设有14个学院,拥有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个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4个博士点,48个硕士点,5个专业硕士类别,78个本科专业。
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建校50多年来,学校培养了大批广播电视领域高层次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的知名学府”。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近4000人;有继续教育在读生15000余人。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25人,其中专任教师1044人。拥有一批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教授、学者。近年来,有1人入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入选“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2人次进入国家和省部级“人才工程”,2人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人荣获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7人次荣获北京高校教学名师奖,30人获北京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一批中青年学术骨干脱颖而出,教师队伍的整体学术实力得到增强。同时,学校还聘请了一批著名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或兼职教授。
作为信息传播研究领域的学术重镇,中国传媒大学致力于传媒内容和形式创新研究、传媒高新技术研发和为政府企事业单位决策咨询服务,形成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学校建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播电视研究中心、广播电视数字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有声语言分中心、新媒体研究院和文化产业研究院,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数字媒体工程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非通用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学校主持完成了国家数字中短波广播技术标准制订与系统研制、参与国家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技术标准制订,在数字广播技术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学校办有教育部“名刊工程”期刊《现代传播》。
学校建有校园多媒体网络、数字有线综合业务网、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网、现代远程教育网,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播电视与新媒体实验教学中心,和3个北京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告实践教学中心,动画实验教学中心,影视艺术实验教学中心;多媒体教室、演播馆、实验室等装备精良,功能完善;图书馆形成了信息传播学科内容丰富,纸质、电子、网络形式多样的馆藏体系。
学校与200多所国外知名大学、科研与传媒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单位,建有亚洲传媒研究中心、欧洲传媒研究中心等国际学术研究机构。由我校主办的亚洲传媒论坛、世界大学女校长论坛、中国传播论坛等高层次国际学术会议,已成为国际传媒界、高教界交流的重要平台。
面向未来,中国传媒大学正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为发展理念,坚持内涵式发展,以质量、管理、特色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提升教育质量、学科实力和办学水平,为建设国家传媒和文化事业发展的人才库、科技库、思想库和信息资源库,实现建设世界知名高水平传媒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为适应我校建设高水平大学的需要,优化教职工队伍结构,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学校决定自即日起公布2010年度招聘信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欢迎符合招聘条件要求的优秀人员报名应聘。学校将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做好2010年度的招聘工作。
一、 招聘对象
2010年度面向海内外优秀人才进行招聘:
(一) 海外归国人员;
(二) 2010年博士后出站人员;
(三) 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定向生、委培生除外);
(四) 符合招聘条件、具有工作经验且具有北京常住户口的社会各类人员。
二、 招聘岗位及招聘基本条件
招聘岗位、招聘条件等详细信息请登录人事招聘系统(jo***.cn[点击查看])查看。
(一) 教学岗、科研岗招聘基本条件
(二) 专职辅导员岗位招聘基本条件
(三) 其他岗位招聘基本条件
三、 报名方式及招聘流程
(一) 报名方式
为了更好地完成招聘工作,我校采用“中国传媒大学人事招聘系统”公布招聘信息,应聘者通过招聘系统填写简历、报名(学校不以其他方式接收应聘者简历)。
(二) 招聘流程
招聘资格审查、初试、复试等各阶段的考核结果及有关工作安排均通过“中国传媒大学人事招聘系统”公布。
具体招聘流程和考核时间安排如下:
1. 03月31日-04月25日 :网上报名:应聘人员必须通过校人事招聘系统填写个人简历,并选择合适的岗位报名。各单位不得以其他形式接收应聘人员简历。
2. 04月26日-05月13日 :应聘人员资格审查
3. 05月14日-06月03日 :初试(教育教学能力测试、笔试、面试、计算机水平测试等)
4. 06月04日-06月13日 :复试(面试、实习、外语笔试、听力、口语测试)
5. 06月14日-06月17日 :体检、外调
6. 06月14日-06月26日 :学校审批
7. 06月下旬 :签约
四、 管理方式和工资福利待遇
(一) 管理方式
2010年度招聘的用工方式均为人才派遣,受聘者人事关系、工资关系挂靠中全人才服务中心,与中全人才服务中心签订聘用合同,派遣至相应岗位工作。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经考核合格,继续聘用;考核不合格者,不予以聘用。
(二) 工资福利待遇
1. 工资待遇按照国家和学校有关规定,与校内正式在编同类人员享受相同的工资薪酬待遇,依法缴纳各种保险和提供住房公积金,不提供一次性住房补贴和探亲假路费报销;
2. 解决2010年应届毕业生(外地生源)北京户口;
3. 不予安排周转房和单身宿舍;
4. 参加学校组织的职称评定。
请应聘者认真阅读本招聘公告、招聘信息及招聘系统中公布的有关公告。
招聘的有关事宜由人事处、用人单位负责解释。如需咨询,请发邮件至jobs@(此邮箱不接收简历。如需应聘,请通过招聘系统填写简历、选择合适的岗位报名)。
中国传媒大学人事处
2010年3月31日
|
点击率:4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