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称 | 哈尔滨工程大学工学周报编辑部 |
公司介绍 | 本报原名《工学》,校党委机关报,1953年9月1日学校前身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时期创刊,毛泽东同志亲自命名并亲笔题写报头,时为周二刊,“文革” 时期停刊。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时期,1982年3月5日,本报以《船工周报》名称复刊。1994年5月18日,学校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大学”,本报同时改为现名,实际上恢复了军工时期名称。到2006年9月1日,本报诞生53周年,共出版1700期,原报上网网络版正式推出。 本报是全国第一个校报组织──黑龙江省高校校报研究会暨黑龙江省高校新闻工作者协会发起单位及首任和现任理事长单位,是黑龙江省两个“先进校报编辑部标兵”之一。 2006年9月1日起,本报正式改四开四版为对开四版,期发行1万份。一版为“要闻”,二版为“综合信息”,三版为“校园视点”,四版为“副刊”。另根据需要随时增版,全面报道和动态反映学校各方面情况。 本报在学校“三媒一体”新闻宣传格局中占主导地位,在学校改革与发展、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以及师生员工工作、学习、生活中,始终并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本报现有专职采编人员7人,其中2人具有高级职称,4人具有硕士学位,1人在读硕士,全部为新闻或中文专业。编辑部多人次获全国高校校报先进工作者,黑龙江省优秀校报工作者标兵、优秀校报工作者,校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党群工作者、先进科技工作者、先进新闻宣传工作者、优秀教工、服务育人先进个人等称号。采编人员的新闻作品和研究文章获全国教育记协好新闻奖、全国高校校报好新闻、好论文奖、全国船舶记协好新闻奖以及全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好论文奖100余项。 本报2000年即实现了除印刷外所有环节自行完成,保证了当周前4天的新闻全部出现在周五上午与读者见面的报纸上,新闻时效性在全国校报中处于领先地位。 |
职位要求 | 专业要求:新闻、汉语言文学或相近专业;
|
通讯地址 | 哈尔滨市南通大街145号工程大学1号楼;邮编:150001;电话:0451-82518333;联系人:王锐 |
电子邮件 | wudandan@ |
其他说明 | 报名截止时间:2010年4月30日。
本信息转自:jo***.cn[点击查看](东北农业大学就业网) |
发布人 | 海大就业 |
附件 | ![]()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