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
2010-05-24
基本信息
所在地区 | 新疆乌鲁木齐市 | 单位地址 | 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号附5号 | 隶属部门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
联系部门 | 人事处 | 单位电话 | 0991-3838007,3689002 | 联 系 人 | 王梅芳 |
单位性质 | 科研设计单位 | 单位传真 | 0991-3838628 | ||
单位网址 | ww***.cn[点击查看] | 电子邮件 | wangmf@ | 单位邮编 | 830011 |
备 注 |
需求信息
落实毕业生方式 | 个人自荐 | |||||||||||||||||||||||||||||||||||||||||||||
提 供 待 遇 | ||||||||||||||||||||||||||||||||||||||||||||||
|
单位简介
乌鲁木齐天文站招聘启示
乌鲁木齐天文站(以下简称"天文站")始建于1957年,是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成员、自治区射电天体物理实验室;是国家天文台的一个重要的天文学研究与实测基地、新技术创新基地、应用天文学研究和服务基地以及天文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天体物理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天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是国内重要的脉冲星和厘米波分子谱线观测研究基地;是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不可替代的台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区域定位网等空间学科战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台站;是国际上代表中国天文学科综合实力的成员之一。
天文站目前有五个野外台站,拥有一批千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在天文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支持了一批高水平、前瞻性的研究课题。近期,我站新增一批大型科研设备,包括1米空间目标与碎片望远镜、80cm高轨望远镜、30cm×68光电阵、1米激光望远镜,两台教育厅支持的科普望远镜以及其它光学望远镜等多台科研设备。
天文站重点科研领域是射电天体物理、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及射电天文技术方法研究,以脉冲星、活动星系核、星际分子、恒星形成与演化、射电天文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还开展人造卫星动力学、GPS动力测地及定时定位等观测研究,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天文站"用小望远镜作了一项重要的学科开拓",走出一条发挥自己优势的创新道路。
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中,天文站承担着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探月工程和萤火计划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我国首次探月工作中,天文站作为VLBI测轨分系统之一,承担和完成了四台站VLBI测轨系统的部分设计研制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所有观测任务,确保了高精度轨道测量,为我国探月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了贡献。
天文站的科研工作通过多年广泛实质性的国内国际合作,在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研究中日趋成熟,具备了有一定研究和技术实力,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国内外天文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也是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不可替代的台站。目前,天文站是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EVN),国际动力测地网(IVS),俄罗斯低频VLBI网(LFVN),东亚VLBI网的正式成员,并参加了7项国际合作计划。
为了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2010年3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北京举行了科技合作会议,会议主要精神是在新疆建设一台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80米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和最具显示度的大科学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可极大提高我国理论研究及天文实测和技术应用能力,跃入国际前沿水平,及时满足国家在航天测控和深空探测领域的需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天文站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是青年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事业梦想的理想舞台。除享有国家、中科院等各项人才政策外,还享有诸多西部优惠及倾斜政策。另外,我站还积极支持青年人才承担各类课题、项目,为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提供发展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机会。热忱欢迎各界有志之士加盟乌鲁木齐天文站!
乌鲁木齐天文站人才招聘需求表
序号 需求专业 需求层次 岗位
1 天文学类(天体物理、VLBI观测研究、IDV观测研究、天文选址等)
1、 博士后
2、 具有博士学位者
1、学科带头人
2、技术骨干
2 光学及激光类
3 计算机类
4 导航定位与发展
5 GPS资料处理
6 机械类
7 机电一体化
8 自动控制
9 微波技术
10 信号处理
11 基建管理与工程预算
注: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应聘者进站待遇:
1、 国家规定基本工资 岗位津贴 绩效津贴;
2、 各类边疆补贴、各类福利、各类保险等;
3、 项目启动金40万元;
4、 按照有关精神,结合西部人才倾斜政策,可聘用为副研究员;
5、 安家费;
6、 提供住房;
7、 西部之光项目申请:一般项目20-30万元,联合项目40-50万元。
联 系 方 式
单 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
联 系 人:王梅芳 电 话:0991-3838007,3689002
手 机:15299181873 传 真:0991-3838628
邮 件:wangmf@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号附5号(830011)
乌鲁木齐天文站(以下简称"天文站")始建于1957年,是中国科学院射电天文重点实验室成员、自治区射电天体物理实验室;是国家天文台的一个重要的天文学研究与实测基地、新技术创新基地、应用天文学研究和服务基地以及天文学高级人才培养基地;具有天体物理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是天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是国内重要的脉冲星和厘米波分子谱线观测研究基地;是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不可替代的台站,也是我国载人航天和探月工程、区域定位网等空间学科战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台站;是国际上代表中国天文学科综合实力的成员之一。
天文站目前有五个野外台站,拥有一批千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在天文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还支持了一批高水平、前瞻性的研究课题。近期,我站新增一批大型科研设备,包括1米空间目标与碎片望远镜、80cm高轨望远镜、30cm×68光电阵、1米激光望远镜,两台教育厅支持的科普望远镜以及其它光学望远镜等多台科研设备。
天文站重点科研领域是射电天体物理、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及射电天文技术方法研究,以脉冲星、活动星系核、星际分子、恒星形成与演化、射电天文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 还开展人造卫星动力学、GPS动力测地及定时定位等观测研究,并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天文站"用小望远镜作了一项重要的学科开拓",走出一条发挥自己优势的创新道路。
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中,天文站承担着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探月工程和萤火计划等多项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在我国首次探月工作中,天文站作为VLBI测轨分系统之一,承担和完成了四台站VLBI测轨系统的部分设计研制工作,圆满地完成了所有观测任务,确保了高精度轨道测量,为我国探月工程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了贡献。
天文站的科研工作通过多年广泛实质性的国内国际合作,在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研究中日趋成熟,具备了有一定研究和技术实力,加之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国内外天文界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也是国际甚长基线干涉测量(VLBI)网不可替代的台站。目前,天文站是欧洲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网(EVN),国际动力测地网(IVS),俄罗斯低频VLBI网(LFVN),东亚VLBI网的正式成员,并参加了7项国际合作计划。
为了我国天文事业的发展,2010年3月14日,中国科学院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北京举行了科技合作会议,会议主要精神是在新疆建设一台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80米口径全可动射电望远镜。该望远镜将成为国际一流的基础科学研究平台和最具显示度的大科学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后可极大提高我国理论研究及天文实测和技术应用能力,跃入国际前沿水平,及时满足国家在航天测控和深空探测领域的需要,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天文站有良好的科研环境、广阔的发展空间,是青年人才实现自我价值、成就事业梦想的理想舞台。除享有国家、中科院等各项人才政策外,还享有诸多西部优惠及倾斜政策。另外,我站还积极支持青年人才承担各类课题、项目,为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提供发展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机会。热忱欢迎各界有志之士加盟乌鲁木齐天文站!
乌鲁木齐天文站人才招聘需求表
序号 需求专业 需求层次 岗位
1 天文学类(天体物理、VLBI观测研究、IDV观测研究、天文选址等)
1、 博士后
2、 具有博士学位者
1、学科带头人
2、技术骨干
2 光学及激光类
3 计算机类
4 导航定位与发展
5 GPS资料处理
6 机械类
7 机电一体化
8 自动控制
9 微波技术
10 信号处理
11 基建管理与工程预算
注:具有博士学位或博士后应聘者进站待遇:
1、 国家规定基本工资 岗位津贴 绩效津贴;
2、 各类边疆补贴、各类福利、各类保险等;
3、 项目启动金40万元;
4、 按照有关精神,结合西部人才倾斜政策,可聘用为副研究员;
5、 安家费;
6、 提供住房;
7、 西部之光项目申请:一般项目20-30万元,联合项目40-50万元。
联 系 方 式
单 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乌鲁木齐天文站
联 系 人:王梅芳 电 话:0991-3838007,3689002
手 机:15299181873 传 真:0991-3838628
邮 件:wangmf@
地 址:新疆乌鲁木齐市北京南路40号附5号(830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