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西双版纳植物园昆明分部生物能源组
2010-09-09
基本信息
所在地区 | 云南省昆明市 | 单位地址 | 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 | 隶属部门 | 中国科学院 |
联系部门 | 人事教育处 | 单位电话 | 0691-8716663 0691-8715454 | 联 系 人 | 陈志云, 刘志秋 |
单位性质 | 科研设计单位 | 单位传真 | 0691-8715070 | ||
单位网址 | ww***cn;[点击查看] | 电子邮件 | czy@; lzhq@ | 单位邮编 | 650223 |
备 注 | 发送邮件的同时必须抄送方真研究员: zhenfang@ |
需求信息
落实毕业生方式 | 个人自荐 | ||||||||||||||||||||
提 供 待 遇 | |||||||||||||||||||||
|
单位简介
招聘信息
研究人员1名,博士学位,"985"或"211"高等院校毕业。
博士后3名.
工作地点:云南昆明学府路88号, 邮编: 650223
专业要求:化工、有机化学、生物化工及相关专业。
研究内容:生物质热化学(预处理,气化,水解,液化,燃烧等)、生物转化或纳米催化剂合成与应用。
申报条件:具有化工、有机化学、和生化工程及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具有生物质的化学转化(气化,水解,热解,液化,燃烧等)或水热化学和绿色化学(离子液体和超临界流体)研究经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有在高水平国际刊物发表论文及申请课题的成功经历或能力。
报名截止时间: 2010年12月31日。
联系方式: 人事教育处
联系人:陈志云, 刘志秋
地 址: 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 邮编: 650223
电 话: 0691-8716663, 0691-8715454
传真: 0691-8715070
E-mail: czy@; lzhq@
发送邮件的同时必须抄送方真研究员: zhenfang@
单位网址: ww***.cn[点击查看]
方真研究员简介
方 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199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冶金工程系(现,金属和材料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2007年 Research associate, 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 冶金系(现,金属和材料工程系)能源研究组。2007年4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全职研究员,生物能源组组长。1996年欧共体"居里夫人"博士后,有在西班牙Zaragoza大学,日本AIST、东北大学和加拿大McGill等大学、研究所从事多年的生物质能源研究经验。在国际著名化工能源或材料工程期刊,如AIChE Journal, Combust flame, Int J Hydrogen Energy, Bioresour Technol, J Supercrit Fluid, Nanotech, Fuel, Energy & Fuel, Ind Eng Chem Res, J Am Ceram Soc, Proc Combust Inst, Environ Sci Tech等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引用总数622次,他人引用428次。其中研究论文"高压热水中纤维素完全溶解并水解"获"95 Most-Cited I&EC Research Publications"。申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6项,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
研究方向
1、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包括催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催化副产甘油水热合成乳酸,催化木质纤维素的水解生产可发酵糖等;
2、水热法水解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生产可发酵糖、有机酸等;
3、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研发与应用(催化木质纤维素的高效水解);
4、贵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生物质制备氢气;
5、微生物发酵法转化副产甘油生产乳酸、丙二醇等化学品,微生物发酵法转化质纤维素水解产物生产醇、酮、有机酸及其它次级代谢产物;
6、木质素的开发及其应用。
在研课题
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海外杰出人才引进项目,"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小桐子油的改质及在柴油机中的应用"(200万元,2007~2011)。
2、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项目百人计划"水热溶解和转化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生物燃料"(350万元,2008~2012)。
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重要产品开发"的子课题"木质纤维素高效转化技术与应用"(40万元,2010.1~2010.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小桐子生物柴油及副产物甘油产业化关键技术"(35万元,2010~2013)。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1959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是目前我国最大和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在其发展的50年中,经历了数次的体制调整,版纳植物园于1996年从昆明植物研究所划出、与原昆明生态研究所合并成为中科院的一个独立研究机构。
经中科院确认,版纳植物园以保护生物学和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为其学科发展方向,以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科研任务。为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开设创新研究组:生物能源研究组,能源植物分子育种研究组,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等。现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在职职工298人,其中:研究员2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人员42人、中级职称人员5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十人。具有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生态学、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25人,外籍导师3人,在读研究生每年稳定在200人左右。
研究人员1名,博士学位,"985"或"211"高等院校毕业。
博士后3名.
工作地点:云南昆明学府路88号, 邮编: 650223
专业要求:化工、有机化学、生物化工及相关专业。
研究内容:生物质热化学(预处理,气化,水解,液化,燃烧等)、生物转化或纳米催化剂合成与应用。
申报条件:具有化工、有机化学、和生化工程及相关专业博士学历,具有生物质的化学转化(气化,水解,热解,液化,燃烧等)或水热化学和绿色化学(离子液体和超临界流体)研究经历。具有独立工作能力,有在高水平国际刊物发表论文及申请课题的成功经历或能力。
报名截止时间: 2010年12月31日。
联系方式: 人事教育处
联系人:陈志云, 刘志秋
地 址: 云南省勐腊县勐仑镇 邮编: 650223
电 话: 0691-8716663, 0691-8715454
传真: 0691-8715070
E-mail: czy@; lzhq@
发送邮件的同时必须抄送方真研究员: zhenfang@
单位网址: ww***.cn[点击查看]
方真研究员简介
方 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引进人才。
1991年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冶金工程系(现,金属和材料工程系),获工学博士学位。2003-2007年 Research associate, 加拿大麦吉尔(McGill)大学, 冶金系(现,金属和材料工程系)能源研究组。2007年4月至今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全职研究员,生物能源组组长。1996年欧共体"居里夫人"博士后,有在西班牙Zaragoza大学,日本AIST、东北大学和加拿大McGill等大学、研究所从事多年的生物质能源研究经验。在国际著名化工能源或材料工程期刊,如AIChE Journal, Combust flame, Int J Hydrogen Energy, Bioresour Technol, J Supercrit Fluid, Nanotech, Fuel, Energy & Fuel, Ind Eng Chem Res, J Am Ceram Soc, Proc Combust Inst, Environ Sci Tech等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引用总数622次,他人引用428次。其中研究论文"高压热水中纤维素完全溶解并水解"获"95 Most-Cited I&EC Research Publications"。申请中国授权发明专利6项,PCT国际发明专利1项。
研究方向
1、纳米催化剂的合成及应用,包括催化小桐子油制备生物柴油,催化副产甘油水热合成乳酸,催化木质纤维素的水解生产可发酵糖等;
2、水热法水解纤维素、木质纤维素生产可发酵糖、有机酸等;
3、酸性离子液体催化剂的研发与应用(催化木质纤维素的高效水解);
4、贵金属催化剂的合成及其催化生物质制备氢气;
5、微生物发酵法转化副产甘油生产乳酸、丙二醇等化学品,微生物发酵法转化质纤维素水解产物生产醇、酮、有机酸及其它次级代谢产物;
6、木质素的开发及其应用。
在研课题
1、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海外杰出人才引进项目,"生物质热化学转化,小桐子油的改质及在柴油机中的应用"(200万元,2007~2011)。
2、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项目百人计划"水热溶解和转化木质纤维素生物质为生物燃料"(350万元,2008~2012)。
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生物制造关键技术研究与重要产品开发"的子课题"木质纤维素高效转化技术与应用"(40万元,2010.1~2010.12)。
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小桐子生物柴油及副产物甘油产业化关键技术"(35万元,2010~2013)。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介
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以下简称版纳植物园),1959年在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领导下创建,是目前我国最大和保存物种最多的植物园。在其发展的50年中,经历了数次的体制调整,版纳植物园于1996年从昆明植物研究所划出、与原昆明生态研究所合并成为中科院的一个独立研究机构。
经中科院确认,版纳植物园以保护生物学和森林生态系统生态学为其学科发展方向,以热带植物资源开发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主要科研任务。为满足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开设创新研究组:生物能源研究组,能源植物分子育种研究组,植物分子生物学研究组等。现已成为国家知识创新基地,在职职工298人,其中:研究员21人、具有副高级职称人员42人、中级职称人员58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获得者十人。具有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生态学、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博士生导师18人,硕士生导师25人,外籍导师3人,在读研究生每年稳定在200人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