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2010-11-23
基本信息
所在地区 |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单位地址 |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北路1658号 | 隶属部门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
联系部门 | 人力资源部 | 单位电话 | 021-68462197-8409 | 联 系 人 | 陆老师 |
单位性质 | 科研设计单位 | 单位传真 | 021-68462283 | ||
单位网址 | ww***.cn[点击查看] | 电子邮件 | zhaopin.sshy@ | 单位邮编 | 201208 |
备 注 |
需求信息
落实毕业生方式 | 个人自荐 | |||||||||||||||||||||||||||||||||||||||||||||||||||||||||||||||||
提 供 待 遇 | ||||||||||||||||||||||||||||||||||||||||||||||||||||||||||||||||||
|
单位简介
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2011年毕业生招聘信息
(有效期截止2011年3月31日)
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上海石化院)创建于1960年,是中国石化直属的国内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科技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之一。上海石化院长期从事芳烃、丙烯、新能源化工、基本有机原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及油田化学品等领域成套工艺技术、催化剂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业务。
上海石化院设有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站、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中国石化有机原料标准化中心、上海市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站、上海测试中心催化剂行业测试点等机构。
建院50年来,上海石化院成功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多系列石油化工成套技术及催化剂,其中大部分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大中型石化装置。甲苯歧化、乙苯脱氢、丙烯腈、精对苯二甲酸、异丙苯、裂解汽油加氢、醋酸乙烯等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保持了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陆续开发了28万吨/年丙烯腈、180万吨/年甲苯歧化、50万吨/年苯乙烯、16万吨/年乙苯(气相)、30万吨/年异丙苯、7.5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6000吨/年乙醇脱水制乙烯、2000吨/年二甲醚、3万吨/年甲胺等60余项以催化剂为核心的成套技术工艺包。相继完成了镇海100万吨/年甲苯歧化、齐鲁2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上海石化13万吨/年丙烯腈装置技术服务与支撑。
上海石化院认真落实中国石化"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继87万吨/年甲苯歧化成套技术出口后,甲苯歧化催化剂成功应用于国外某公司甲苯歧化装置,实现甲苯歧化技术的再次出口。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创制的基础研究"、国家基金委"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化学及反应工程的基础研究"等项目;与南京大学共建催化材料联合实验室。
经过持续建设,上海石化院已形成良好的科研基础。正在逐步建成和完善有机原料催化与应用平台、基础研究与表征平台、化学工程开发平台、模拟计算平台、高分子与合纤材料平台及油田化学品平台,建立健全若干创新能力较强的实验室。占地110亩的上海浦东创新基地基本形成了分子筛等各类催化剂的制备、放大、表征及中间试验等相对完整的实验体系。占地250亩、总投资达3.4亿元的漕泾基本有机原料技术开发工程化基地项目已投入使用。
建院至今,上海石化院取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3项,亿利达科技奖、何梁何利奖、聂荣臻发明奖各1项。2008年,取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截至2009年底,共申请中国专利1470件,取得国外申请214件专利。上海石化院已连续六届被评为上海市市级文明单位。
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海石化院进一步完善了发展规划与目标:力争再用5-10年的时间,将上海石化院建设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中国石化主业发展的国际一流研究院,并在芳烃、新能源化工、有机原料、合纤、功能高分子材料、油田化学品等领域形成特色。上海石化院将着力推进科研创新,加强能力建设,为中国石化主营业务发展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发挥好研究院的"推进器"作用。
我们热忱欢迎有志于石油化工技术开发研究的各类人才加盟我们的企业,并将以"锐意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雄心壮志共同经受新世纪新技术的挑战,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化工事业的腾飞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招聘需求:
招聘岗位、研究方向及需求专业:
1、催化剂研发(要求:工业催化类专业)
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催化剂的研制和工艺研究。
2、化学工程与工艺技术开发(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
主要从事化工分离提纯、反应工程、过程模拟等研究和成套技术开发工作。
3、合成材料研发(要求:高分子、化纤类专业)
主要从事聚合反应工程、合成纤维制备工艺等技术的研究工作。
4、油田化学品研发(要求:油田化学、有机合成等专业)
主要从事三次采油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合成的研究工作。
5、其他研究岗位(要求:化工类、计算机信息化类专业)
包括计算机信息化、情报调研、催化材料表征、化工分析等研究工作。
6、财务岗位(要求:财会类专业本科毕业生)
主要从事财务有关预算、记账、核算、报表、审计等日常工作,以及ERP流程管理相关工作。
6、博士后研究岗位(要求:同1-5岗位要求)
研究范围包括上述1-5岗位的相关内容。
招聘要求:
1、 教育部重点高校、"211"工程高校、化工类重点高校的2011年度应届毕业生;或者2010年度毕业的海外学历毕业生;
2、 博士或者硕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关的课题研究经历;
3、 英语6级,具有良好读写听说能力;
4、 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5、 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志于从事中国石油化工技术研究事业。
招聘流程:
1、简历初选 2、初选合格者,通知补充资料 3、完整简历的审核 4、通过审核者,专业面试(时间、地点电话通知) 5、通知面试结果(2011年3月之前) 6、签订就业协议书 7、毕业后,携《报到证》报到
联系方式:
单位网址:ww***.cn[点击查看]
单位地址:上海市浦东北路1658号
邮政编码:201208
联系部门:人力资源部
联系人:陆老师
联系电话:021-68462197*8409
招聘邮箱:zhaopin.sshy@(原zhaopin@已停用)
传 真:021-68462283
注:2011年起,中国石化毕业生招聘采用网申系统,请关注网址:上公布的招聘信息。11月底正式开通。
2011年毕业生招聘信息
(有效期截止2011年3月31日)
企业简介: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简称上海石化院)创建于1960年,是中国石化直属的国内最早从事石油化工科技开发的综合性研究机构之一。上海石化院长期从事芳烃、丙烯、新能源化工、基本有机原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及油田化学品等领域成套工艺技术、催化剂与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和应用业务。
上海石化院设有基本有机原料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人事部博士后工作站、全国标准化委员会石油化学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石化有机原料科技情报中心站、中国石化有机原料标准化中心、上海市石油化工产品质量监督站、上海测试中心催化剂行业测试点等机构。
建院50年来,上海石化院成功开发了具有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的多系列石油化工成套技术及催化剂,其中大部分已成功应用于国内外大中型石化装置。甲苯歧化、乙苯脱氢、丙烯腈、精对苯二甲酸、异丙苯、裂解汽油加氢、醋酸乙烯等具有中国石化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保持了国际领先或先进水平。陆续开发了28万吨/年丙烯腈、180万吨/年甲苯歧化、50万吨/年苯乙烯、16万吨/年乙苯(气相)、30万吨/年异丙苯、7.5万吨/年甲基叔丁基醚、6000吨/年乙醇脱水制乙烯、2000吨/年二甲醚、3万吨/年甲胺等60余项以催化剂为核心的成套技术工艺包。相继完成了镇海100万吨/年甲苯歧化、齐鲁20万吨/年苯乙烯装置、上海石化13万吨/年丙烯腈装置技术服务与支撑。
上海石化院认真落实中国石化"走出去"的战略,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继87万吨/年甲苯歧化成套技术出口后,甲苯歧化催化剂成功应用于国外某公司甲苯歧化装置,实现甲苯歧化技术的再次出口。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新结构高性能多孔催化材料创制的基础研究"、国家基金委"制备低碳烯烃催化化学及反应工程的基础研究"等项目;与南京大学共建催化材料联合实验室。
经过持续建设,上海石化院已形成良好的科研基础。正在逐步建成和完善有机原料催化与应用平台、基础研究与表征平台、化学工程开发平台、模拟计算平台、高分子与合纤材料平台及油田化学品平台,建立健全若干创新能力较强的实验室。占地110亩的上海浦东创新基地基本形成了分子筛等各类催化剂的制备、放大、表征及中间试验等相对完整的实验体系。占地250亩、总投资达3.4亿元的漕泾基本有机原料技术开发工程化基地项目已投入使用。
建院至今,上海石化院取得省部级科技奖励23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发明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金奖3项,亿利达科技奖、何梁何利奖、聂荣臻发明奖各1项。2008年,取得省部级科技奖励13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金奖1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项目1项,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1项,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截至2009年底,共申请中国专利1470件,取得国外申请214件专利。上海石化院已连续六届被评为上海市市级文明单位。
在新的发展阶段,上海石化院进一步完善了发展规划与目标:力争再用5-10年的时间,将上海石化院建设成为具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支撑中国石化主业发展的国际一流研究院,并在芳烃、新能源化工、有机原料、合纤、功能高分子材料、油田化学品等领域形成特色。上海石化院将着力推进科研创新,加强能力建设,为中国石化主营业务发展提供强力的技术支撑,发挥好研究院的"推进器"作用。
我们热忱欢迎有志于石油化工技术开发研究的各类人才加盟我们的企业,并将以"锐意创新,勇攀科技高峰"的雄心壮志共同经受新世纪新技术的挑战,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石油化工事业的腾飞做出创新性的贡献。
招聘需求:
招聘岗位、研究方向及需求专业:
1、催化剂研发(要求:工业催化类专业)
主要从事石油化工催化剂的研制和工艺研究。
2、化学工程与工艺技术开发(要求:化学工程与工艺类专业)
主要从事化工分离提纯、反应工程、过程模拟等研究和成套技术开发工作。
3、合成材料研发(要求:高分子、化纤类专业)
主要从事聚合反应工程、合成纤维制备工艺等技术的研究工作。
4、油田化学品研发(要求:油田化学、有机合成等专业)
主要从事三次采油用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合成的研究工作。
5、其他研究岗位(要求:化工类、计算机信息化类专业)
包括计算机信息化、情报调研、催化材料表征、化工分析等研究工作。
6、财务岗位(要求:财会类专业本科毕业生)
主要从事财务有关预算、记账、核算、报表、审计等日常工作,以及ERP流程管理相关工作。
6、博士后研究岗位(要求:同1-5岗位要求)
研究范围包括上述1-5岗位的相关内容。
招聘要求:
1、 教育部重点高校、"211"工程高校、化工类重点高校的2011年度应届毕业生;或者2010年度毕业的海外学历毕业生;
2、 博士或者硕士,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相关的课题研究经历;
3、 英语6级,具有良好读写听说能力;
4、 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5、 具有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有志于从事中国石油化工技术研究事业。
招聘流程:
1、简历初选 2、初选合格者,通知补充资料 3、完整简历的审核 4、通过审核者,专业面试(时间、地点电话通知) 5、通知面试结果(2011年3月之前) 6、签订就业协议书 7、毕业后,携《报到证》报到
联系方式:
单位网址:ww***.cn[点击查看]
单位地址:上海市浦东北路1658号
邮政编码:201208
联系部门:人力资源部
联系人:陆老师
联系电话:021-68462197*8409
招聘邮箱:zhaopin.sshy@(原zhaopin@已停用)
传 真:021-68462283
注:2011年起,中国石化毕业生招聘采用网申系统,请关注网址:上公布的招聘信息。11月底正式开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