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高校人才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高校人才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湖北医药学院2011年人才招聘计划
武当北麓,汉水之南,矗立着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这里连南接北,承东启西,地处武汉、重庆、西安、郑州四大中心城市的交汇处。湖北医药学院就座落于该市的中心,是我国中西结合部鄂渝陕豫毗邻地区8地市2600多万人口中唯一的国家普通高等本科医学院校。
1965年秋天,原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由原武汉医学院选派一批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在原郧阳地区行署所在地十堰创办医学院校,并于当年开始招生。学校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94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正式列入国家普通高校序列,并定名为郧阳医学院。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首批一次性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合格评估。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结论。200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经过4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发展成为鄂、豫、陕、渝等省(市)结合部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
目前,学校占地42.17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4.5亿元(不含附属医院21.7亿元),教学科研设备总值9500多万元。《湖北医药学院学报》为国家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拥有鄂西北地区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81.04万册,配有光盘检索系统,校园网覆盖全校,是鄂西北唯一的中国教育科研网城市节点。
学校现有专职教学科研人员652人,其中教授及相当职称者103人,副教授及相当职称者202人,中级职称者197人;具有博、硕士学位者504人。高级职称人员、博硕士学位人员分别占教学科研人员总数的46.8%、77.28%。教师中有“楚天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楚天学者4人,省“111”工程人才1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5人、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2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58人。兼职硕士生导师134名,其中具有独立招收培养研究生资格者72名。另有3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学校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中西部地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适用型医学人才。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和继续教育,逐步发展留学生教育。学科门类以临床医学、护理学为主体,药学、医学相关学科、管理学相互渗透、协调发展,涵盖医学、管理学和理学三大学科门类。
目前,学校共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7026人(不含药护学院5323人),设有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药学、医学检验、口腔医学、康复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卫生法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10个本科专业,以及与之相应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业。其中麻醉学、护理学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麻醉学为省级本科品牌专业,护理学、口腔医学、药学和临床医学为省级本科品牌建设专业。拥有人体解剖学、内科学、生理学、临床麻醉学和外科护理学5门省级精品课程。这些专业很好地适应了社会需求,生源和就业形势良好。 ,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增强学科综合实力。现有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3个硕士点立项建设学科,基础医学、药学、生物学3个硕士点支撑学科,内科学、外科学、麻醉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4个省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药剂学2个为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外科学、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麻醉学4个湖北省“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与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中医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学科点覆盖27个二级学科37个专业。拥有1个省级胚胎干细胞研究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英语语言学习中心和1个计算机学习中心。建有基础医学、再生医学、生殖医学、临床医学、器官移植与肝胆外科5个高水平科研所(室)和鄂西北地区唯一的SPF级实验动物中心。为人才培养和科研水平、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
单位
|
教研室
|
人数
|
岗位
|
所学专业
|
相应条件
|
基
础
医
学
院
|
人体解剖学
|
3
|
教师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预防医学
|
1
|
教师
|
预防医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生物化学
|
2
|
教师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生理学
|
1
|
教师
|
生理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病理学
|
2
|
教师
|
病理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微生物学
|
1
|
教师
|
微生物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法医学
|
1
|
教师
|
法医病理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药理学
|
1
|
教师
|
药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免疫学
|
1
|
教师
|
免疫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病理生理学
|
1
|
教师
|
病理生理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组织胚胎学
|
1
|
教师
|
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基础医学研究所
|
2
|
科辅
|
生物技术、生物学等相关专业
|
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公
共
管
理
学
院
|
化学教研室
|
2
|
教师
|
物理化学、无机化学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第一学历为普本化学专业。
|
公共事业管理系
|
1
|
教师
|
管理经济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或教授,年龄40周岁以下,有省级以上科技奖励者优先。
|
|
体育课部
|
1
|
教师
|
乒乓球专业
|
硕士,体院全日制毕业生。
|
|
医学人文教研室
|
1
|
教师
|
医学人文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普通话达到一级乙等。
|
|
数理教研室
|
1
|
教师
|
计算数学与应用数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数理教研室
|
1
|
教师
|
生物物理等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外语课部
|
2
|
教师
|
英语语言学等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1
|
辅导员
|
思政或管理专业
|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临
床
学
院
|
临床麻醉学教研室
|
1
|
教师
|
麻醉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疼痛麻醉学教研室
|
1
|
教师
|
麻醉学或神经病学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医学影像学系
|
2
|
教师
|
医学影像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康复医学系
|
1
|
教师
|
康复医学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具有职业医师资格者优先。
|
|
3
|
辅导员
|
思政或高等医学教育等相关专业
|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儿科教研室
|
2
|
教师
|
儿科或临床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口腔修复教研室
|
2
|
教师
|
口腔修复、正畸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口腔外科教研室
|
1
|
教师
|
口腔外科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内科教研室
|
2
|
教师
|
消化、内分泌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外科教研室
|
2
|
教师
|
外科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医学影像学
|
1
|
教师
|
医学影像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耳鼻喉科学
|
1
|
教师
|
耳鼻喉科学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护
理
学
院
|
儿科护理学
|
1
|
教师
|
护理学专业
|
硕士
|
综合护理学
|
1
|
教师
|
护理学专业
|
硕士
|
|
基础护理学
|
1
|
教师
|
护理学专业
|
硕士
|
|
内科护理学
|
1
|
教师
|
护理学专业
|
硕士
|
|
1
|
辅导员
|
专业不限
|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药
检
学
院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1
|
教师
|
细菌方向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药学系
|
1
|
教师
|
药学及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本药学专业。
|
|
临床检验诊断学
|
1
|
教师
|
(血液方向)与各学科相关专业
|
博士;或优秀硕士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药护学院
|
学生事务部
|
4
|
辅导员
|
医学、社科类相关专业
|
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且第一学历为普通本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