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公开招聘启事
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公开招聘计划已经学校研究通过,现将有关事宜公布如下,欢迎广大优秀人才前来应聘。
一、学校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位于豫北名城新乡市,是一所建校历史较长的省属重点大学。学校占地面积2000余亩,现有各类学生40000余人,教职工2150 余人,专业技术人员1850余人。学校现设有20个学院,29个研究所(中心),55个本科专业;学校从1978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现有2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15个二级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河南师范大学十分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包括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在内的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670余项,出版各类教材、学术著作420余部,在SCI、CSSCI、A&HCI、EI源期刊发表学术论文990余篇,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700余篇。
河南师范大学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先后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韩国等国的31所院校建立了校际联系和友好协作关系,派出300 余位专家、学者赴国外讲学、深造、进行学术交流。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200余位为我校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学校还常年聘有美、英、德、日等国的外籍专家来校任教。
为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进一步推动学科建设,提高学校学术层次和科研实力,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的学科带头人,我们真诚期待优秀人才的加盟,携手共创美好的未来!
二、人才待遇
(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
聘期内,除享受国家工资外,年岗位津贴100万元;提供200㎡左右的住房或60万元住房补贴,30万元安家费;对非实验性理科提供500万元科研启动费,对实验性理科及工科提供1000万元科研启动费;安排助手,提供办公用房,协助建设实验室;安置配偶工作,解决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
聘期内,除享受国家工资外,年岗位津贴50万元;提供l60㎡左右的住房或50万元住房补贴,20万元安家费;对文科及非实验性理科提供200万元科研启动费,对实验性理科及工科提供300万元科研启动费;安排助手,提供办公用房,协助建设实验室;安置配偶工作,解决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中科院"百人计划"入选人员
聘期内,除享受国家工资外,年岗位津贴30万元;提供l20㎡左右的住房或35万元住房补贴,15万元安家费;对文科及非实验性理科提供100万元科研启动费,对实验性理科及工科提供150万元科研启动费;安排助手,提供办公用房,协助建设实验室;安置配偶工作,解决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四)河南省特聘教授
聘期内,除享受国家工资外,年岗位津贴12万元;提供不低于100㎡的住房或30万元住房补贴,10万元安家费;对文科提供30万元科研启动费,对理科及工科提供50万元科研启动费;安排助手,提供办公用房,协助建设实验室;安置配偶工作,解决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达到以上所列人才标准同等水平的其他高层次人才的待遇及其他未尽事宜,学校根据具体情况,一事一议。
(五)校特聘教授
聘期内,除享受国家工资外,校特聘教授一级岗年岗位津贴8万元,校特聘教授二级岗年岗位津贴6万元。提供l00㎡左右的住房或30万元住房补贴,5万元安家费。对文科及非实验性理科提供不低于l0万元科研启动费,对实验性理科及工科提供不低于30万元科研启动费。安置配偶工作,解决子女的入学入托问题。
(六)引进的国内外博士(后)毕业生
1.住房补贴及科研启动费
住房补贴:具有中级及以下职称的博士16万元,具有副高级职称的博士18万元,具有正高级职称的博士20万元;住房补贴按照比例逐年发放,第一年发放30%,以后每年发放10%,在校外购买住房的,持购房协议或合同,可一次性支取全部住房补贴。
科研启动费:文科5万元,理科8万元,工科10万元(以项目申报方式领取,按照学校科研启动费管理的有关要求完成相应工作任务)。
2.低职高聘、过渡住房及子女上学
专业技术职务可连续五年低职高聘,并享受相应待遇,自签订聘用合同之日起执行,期间专业技术职务发生新的变动,可以享受更高一级待遇,总期限不超过五年。
来校报到后,学校提供为期两年的过渡住房或2年(400元/月)的房租补贴。
学校帮助解决子女在附属学校的上学问题。
3.配偶安置
学校鼓励引进人才的配偶在我市自主择业,一般不负责引进博士配偶的工作安置,但对夫妻两地分居(配偶工作单位不在新乡市),生活困难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以下形式对博士配偶进行安置:
(1)事业编制
博士配偶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同时博士或配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学校予以解决。
①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②近五年内主持过国家级项目或获得过国家级科研成果奖励;
③配偶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
④博士所学专业为引进当年,学校确定的紧缺专业,且配偶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编制外人事代理
对于引进的紧缺专业博士,其配偶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且符合学校教辅或管理服务岗位要求的,学校根据校内实际岗位需求情况,对专业对口的,可以优先予以安排,实行人事代理用工方式,参照学校人事代理的相关待遇执行。
(3)生活补贴
对于符合上述两种安置方案,博士配偶无固定工作,且学校无法按照上述两种安置方案解决的,学校按照我市最低工资标准上浮20%的标准,提供生活补贴直至其有固定工作(或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新引进人才解除聘用协议)时止。
4.配偶安置时间和程序
引进人才来校工作1-3年内,经个人申请,校、院考核,并由校学术委员会对其工作业绩情况进行评估,认定引进人才确为品学兼优、学科需要,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按照上述配偶安置方式进行分类安置。对于未能通过考核评估的,学校不予安置配偶工作,本人可申请解除工作协议(合同),学校不以服务期未满作为审批限制。
5.配偶安置年龄要求
申请安置配偶工作的博士,其来校工作当年,配偶年龄一般须符合下列条件:具有正高级职称者不超过50周岁,副高级或博士者不超过45周岁,中级或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者,不超过40周岁。
(七)引进的国内外硕士毕业生
学校提供2年(200元/月)的房租补贴。
三、招聘计划
单位 |
专业(二级学科) |
研究方向 |
学位/职称 |
人数 |
岗位类型 |
备注 |
联系人及方式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或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辅助 |
李院长 0373-3326148 math@ |
||
计算机应用技术或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基础数学 |
博士 |
10 |
教学科研 |
||||
应用数学 |
博士 |
教学科研 |
|||||
计算数学 |
博士 |
教学科研 |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博士 |
教学科研 |
|||||
运筹学与控制论 |
博士 |
教学科研 |
|||||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经济管理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物理与信息工程学院 |
理论物理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张书记 0373-3329017 zhanghf@ |
||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原子与分子物理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光学 |
量子信息存储与精密探测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1 |
专职科研 |
|||
光学工程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凝聚态物理 |
表面理论及材料的跨尺度模拟;功能材料实验研究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材料物理与化学 |
多铁/磁性材料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物理电子学 |
太赫兹科学技术及应用;光电子与光通信技术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
纳米电子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射频与微波技术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教育技术学 |
影视编导与制作、远程教育、网络资源开发等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科研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科研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辅(实验技术) |
||||
凝聚态物理,材料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 |
光伏材料及与光伏材料相关的研究方向 |
博士 |
3 |
专职科研 |
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 |
||
物理电子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路与系统、材料加工工程 |
光伏并、离网发电,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工程技术研究方向 |
博士 |
1 |
专职科研 |
河南省光伏材料重点实验室 |
||
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
化学工程、化学工艺 |
分离过程或工业催化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本科及硕士均为211院校或重点院校的工科专业 |
卓院长 0373-3329250 kzhuo@ |
无机化学 |
配位化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物理化学 |
溶液化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环境工程 |
污染控制工程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本科及硕士均为211院校或重点院校的工科专业 |
||
分析化学 |
纳米光学传感器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物理化学 |
超临界流体、分子动力学模拟等 |
博士 |
1 |
专职科研 |
|||
物理化学 |
催化 |
博士 |
1 |
专职科研 |
|||
有机化学 |
原子经济性反应、不对称合成等 |
博士 |
1 |
专职科研 |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 |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
博士 |
1 |
专职科研 |
|||
无机化学/物理化学 |
纳米功能材料 |
博士 |
1 |
专职科研 |
|||
无机化学 |
纳米功能材料 |
硕士及以上 |
1 |
专职实验技术人员 |
|||
无机化学 |
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 |
硕士及以上 |
1 |
专职秘书 |
|||
环境工程 |
水污染控制工程 |
博士/副教授 |
1 |
专职科研 |
本科及硕士均为211院校或国内知名工科院校 |
||
环境工程 |
环境生物技术/土壤修复工程 |
博士/副教授 |
1 |
专职科研 |
本科及硕士均为211院校或国内知名工科院校 |
||
环境科学 |
环境化学/环境分析 |
博士/副教授 |
1 |
专职科研 |
博士为重点大学或中科院系统科研院(所) |
||
生命科学学院 |
植物学 |
小麦生理或作物栽培生理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985/211高校、中科院毕业生或有较多SCI论文发表 |
魏书记 0373-3329093 hsdwxa@ |
植物学 |
结构植物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植物学 |
药用植物化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生物医学 |
生物活性物质分析及活性检测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动物学 |
动物生化与分子生物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发酵工程 |
酶工程相关方向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动物学 |
动物资源与保护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
博士/副教授 |
1 |
教学科研 |
|||
水生生物学或水产养殖 |
鱼类功能基因组/分子设计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遗传学 |
分子细胞遗传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水产养殖 |
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与苗种工程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细胞分化调控实验室 |
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博士 |
1 |
专职研究人员 |
河南省-科技部共建细胞分化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
石老师 0373-3325654 Shjb8899@ |
|
组织工程/生物工程/(基础)医学/药学 |
博士 |
1 |
专职研究人员 |
||||
生物学/英语 |
硕士及以上 |
1 |
专职秘书 |
||||
外国语学院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言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宋书记 0373-3329264 songxia1991@ |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对比语言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英语语言文学 |
英美文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英语语言文学 |
翻译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旅游管理 |
会展旅游、旅游商务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世界史 |
日本文化社会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法语语言文学 |
法语语言文学 |
硕士及以上 |
2 |
教学科研 |
|||
体育学院 |
体育人文社会学 |
学校体育学、体育社会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许院长 0373-3326353 xrx@ |
|
民族传统体育学 |
武术套路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田径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科研 |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跆拳道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科研 |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乒乓球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科研 |
|||
政治与管理科学学院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程院长 0373-3326366 |
|
行政管理 |
政府管理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课程教学论(思政) |
课程教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政治学理论 |
政治学 |
博士 |
6 |
教学科研 |
|||
政治学理论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
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教授或副教授(博士) |
3 |
专职科研 |
近3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二级及以上学科顶尖期刊发表过5篇以上论文(其中1篇为一级学科顶尖期刊),主持过1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或2项以上省部级社科规划项目) |
||
政治学理论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
政治文化、马克思主义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
博士 |
3 |
专职科研 |
985或211高校;在读期间,以第一作者(如第一作者为导师,也可为第二作者)在二级及以上学科顶尖期刊发表过1篇以上论文,发表过5篇以上CSSCI论文,至少参与过1项省部级以上社科规划项目 |
||
经济与管理学院 |
西方经济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陈老师 0373-3326367 chenqingli154@ |
||
金融学(含保险学)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数量经济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财务管理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会计学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企业管理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文学院 |
中国古代文学 |
唐宋文学 |
博士/副教授 |
1 |
教学科研 |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
曹院长 0373-3326363 hnsdwxy@ |
文艺学 |
西方文论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
||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语法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
||
汉语言文字学 |
音韵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
||
新闻学 |
新闻传播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
||
新闻学、广播电视艺术学 |
广播电视艺术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科研 |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
||
戏剧戏曲学 |
戏剧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
||
社会发展学院 |
工商管理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王院长 0373-3326376 wangjilu666@ |
||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 |
中国古代史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中国近现代史 |
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世界史 |
美国史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政治学理论 |
外交学(俄罗斯研究或日本研究)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教育科学学院 |
基础心理学 |
基础心理学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朱老师 0373-3326163 zhu6711@ |
|
教育学原理 |
教育学原理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学前教育学 |
学前教育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科研 |
|||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 |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徐院长 0373-3329075 xjc@ |
||
通信与信息系统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博士 |
3 |
教学科研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计算机系统结构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动漫设计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科研 |
软件学院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多媒体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教学科研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网络工程 |
硕士及以上 |
教学科研 |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网络工程或计算机网络 |
硕士及以上 |
教学辅助 |
||||
美术学院 |
美术学 |
理论方向 |
博士 |
3 |
教学科研 |
李老师 0373-3326392 |
|
美术学 |
环艺设计方向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科研 |
|||
美术学 |
美术基础方向 |
硕士及以上 |
2 |
教学科研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声乐 |
硕士及以上 |
2 |
教学科研 |
男、女中音各1名,在省级以上声乐专业比赛获一等奖 |
段院长 13598698101 172542876@ |
法学院 |
法学理论 |
不限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谢书记 0373-3326418 xh@ |
|
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
不限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刑法学 |
不限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民商法学 |
不限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诉讼法学 |
不限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经济法学 |
不限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
不限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国际法学 |
不限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国际政治 |
不限 |
博士 |
2 |
教学科研 |
|||
公共事务学院 |
社会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张院长 15137355985 zhanggr@ |
||
人口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马克思基本原理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思想政治教育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国外马克思主义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
社会工作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科研 |
||||
社会学(或民俗学、人类学)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第一学历为社会工作专业 |
|||
社会保障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具有经济学知识背景 |
|||
社会保障 |
博士 |
1 |
教学科研 |
具有人口学知识背景 |
|||
心理学 |
青少年 |
博士 |
1 |
专职科研 |
青少年问题研究中心 |
||
社会学 |
青少年 |
博士 |
1 |
专职科研 |
|||
外语部 |
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硕士及以上 |
3 |
教学科研 |
王老师 3326267-801 wybzhaopin2011@ |
||
继续教育学院 |
科学技术哲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辅助 |
28周岁以下,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毕业。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具有较强的协调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 |
聂老师 0373-3325953 njtt0818@ |
|
教育技术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辅助 |
28周岁以下,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毕业。能承担网站建设和维护任务,具有一定的软件开发能力。本科和硕士必须是教育技术学专业 |
|||
国际交流与教育学院 |
英语 |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辅助 |
较强的听说读写能力 |
端木庆一院长 0373-3329009 Qyduanmu@ |
图书馆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博士 |
2 |
教学辅助 |
吕老师 0373-3326220 lvkai@ |
||
历史学 |
博士 |
教学辅助 |
|||||
政治学理论 |
博士 |
教学辅助 |
|||||
英语语言文学等专业 |
硕士及以上 |
4 |
教学辅助 |
每专业限招1人 |
|||
学生处 |
应用心理学 |
心理咨询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 |
硕士及以上 |
1 |
管理服务 |
张处长 0373-3326378 hnsdzxz@ |
|
电教中心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硕士及以上 |
1 |
教学辅助 |
男性 |
程老师 0373-3326360转8000 chengli29@ |
|
网络中心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网络应用技术 |
博士 |
1 |
教学辅助 |
本科和研究生毕业学校应为211重点大学,本硕博均为普通全日制学生 |
刘老师 0373-3326142 liuping@ |
学报编辑部 |
物理学 |
博士 |
1 |
教学辅助 |
王主任 0373-3326374 hnwrg@ |
||
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 |
硕士及以上 |
12 |
四、招聘条件
1.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以及省、校特聘教授等高层次人才引进实行一事一议,具体请直接电话联系。
2.接收博士或高级职称人员
正高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5周岁,副高职称人员年龄不超过40周岁,博士毕业生一般不超过35周岁;特别优秀者,根据情况报学校审批。
接收人员的年龄以2011年6月30日为基准进行计算(下同)。
3.接收硕士毕业生
(1)从事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工作的,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A.具备硕士研究生学历,且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B.政治面貌为中共党员;
C.年龄一般不超过28周岁,特别优秀者不超过30周岁;
D.具有班长、团支书以上主要学生干部或相关管理工作经历;
E.在中文核心期刊或SCI\EI\CSSCI发表科研论文1篇及以上(限第一作者;如第一作者为导师,也可以是第二作者);
F.一般应具有重点大学学习经历,具有相关专业背景者优先选聘;
G.研究生学制在2.5年及以上;
H.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个性心理素质,五官端正;
I.没有受过纪律处分。
(2)除思想政治教师(辅导员)以外的硕士招聘岗位,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A.第一学历为全日制本科;
B.年龄不超过30周岁;
C.一般应具有重点大学学习经历,或所在专业为教育部重点建设学科,音、体、美、外语专业教师可从专业院校毕业研究生中招聘;
D.在中文核心期刊或SCI\EI\CSSCI发表科研论文2篇及以上(限第一作者;如第一作者为导师,也可以是第二作者),特殊专业除外;
E.研究生学制在2.5年以上。
五、其他事宜
1.我校2011年公开招聘报名工作须在河南省属大中专学校教师招聘管理系统进行,全部采取网上报名方式,请留意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布的报名通知,不要错过报名时间;
2. 教师招聘管理系统开通前,应聘者可先将个人资料发至招聘单位邮箱或与招聘单位电话联系,待教师招聘管理系统开通时再填报个人信息;
3.凡经我校公开招聘录用的人员,均为事业编制人员;
4.具体人才待遇和相关政策文件请到河南师范大学人事处主页pa***.cn[点击查看]查询。
如还有其他事宜或疑问,请来电咨询!
联系人:姜良 赵潘 赵凯
电 话:0373-3326201
河南师范大学人事处
2011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