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潍坊学院人才招聘启示
引进人才待遇
1、学科领军人物、省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省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省级人民政府特聘教授或相当层次人才
按《潍坊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管理办法》(潍坊学院政字〔2010〕50号)文件规定执行。
2、博士(取得博士学位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证)
根据人才紧缺程度、学科建设需要和学术水平,提供安家补助费5-15万元;根据有关规定增发技术补贴;提供科研启动基金3-6万元;配备工作手提电脑一台。
3、硕士(取得硕士学位和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且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
提供安家补助费5000元;根据有关规定增发技术补贴。
潍坊学院2011年人才引进计划一览表 | ||||||
院部名称 | 需求专业、学科 | 岗位类别 | 对引进人才的要求 | 计划 | 联系方式(区号0536) | |
学位 | 毕业学校类别 | |||||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尹建民 电话:8785269 E-mail: 8877286@ |
||
对外汉语 | 博士 | 博士 | 1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211 | 1 | ||
广播电视新闻学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211 | 1 | ||
外国语学院 | 英语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王勇 电话:8785298 E-mail:wangyongfirst@ |
||
博士 | 博士 | 4 | ||||
法语 | 博士 | 博士 | 1 |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
日语 | 博士 | 博士 | 2 |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
朝鲜语 | 博士 | 博士 | 2 | |||
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 民俗学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于云汉 电话:8785661 E-mail:yyhan63918@ |
||
旅游管理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 应用数学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张森 电话:8785528 E-mail:wfxysxy@ |
||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 | 博士 | 博士 | 1 | |||
数学 | 博士 | 博士 | 1 | |||
统计学 | 博士 | 博士 | 1 | |||
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 | 量子信息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逯怀新 电话:8785276 E-mail:luhuaixin@ |
||
量子信息 | 博士 | 博士 | 211 | 2 | ||
光电子 | 博士 | 博士 | 211 | 2 | ||
电子科学与技术 及相关 |
博士 | 博士 | 211 | 3 | ||
化学化工学院 | 无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王林同 电话:8785286 E-mail:wanglt6408@ |
||
生物无机化学 | 博士 | 博士 | 211 | 1 |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博士 | 博士 | 211 | 1 | ||
无机材料 | 博士 | 博士 | 211 | 1 | ||
生物工程学院 | 分子生物学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曹 慧 电话:8785232 E-mail:hui5232@ |
||
设施农业环境与工程 | 博士 | 博士 | 1 | |||
细胞生物学 | 博士 | 博士 | 211 | 1 | ||
园林规划设计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
体育学院 | 体育教育训练学 | 博士 | 博士 | 1 | 联系人:杜建国 电话:8785317 E-mail:daibg_@ |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
音乐学院 | 音乐学 | ?Э拼啡? | 1 | 联系人:窦 青 电话:8785391 E-mail:douqing_77@ |
||
博士 | 博士 | 1 | ||||
声乐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专业音乐学院 | 1 | ||
钢琴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
舞蹈学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上海戏剧学院 | 1 | ||
机电工程学院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姜军生 电话:8785606 E-mail:163jsjiang@ |
||
博士 | 博士 | 2 | ||||
车辆工程 | 博士 | 博士 | 2 | |||
车辆工程(汽车电子技术方向)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
工业设计(工学方向)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211 | 1 | ||
信息与控制工程学院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王玉梅 电话:8785610 E-mail:wymwfu@ |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博士 | 博士 | 1 | |||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 博士 | 博士 | 1 | |||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王成端 电话:8785511 E-mail:wangchengduan@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计算机应用技术 |
博士 | 博士 | 4 | |||
数字媒体及相关 | 博士 | 博士 | 1 | |||
通信工程、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 | 博士 | 博士 | 2 | |||
经济管理学院 | 区域经济学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张德升 电话:8785236 E-mail:wfds818@ |
||
会计学或财务管理 | 博士 | 博士 | 4 |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
金融学类 | 博士 | 博士 | 2 |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 博士 | 博士 | 2 | |||
法学院 | 国际法学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苗金春 电话:8785503 E-mail:miaojinchun@ |
||
行政管理 | 博士 | 博士 | 1 | |||
教育科学与传媒工程学院 | 教育技术学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耿建民 电话:8785551 E-mail:zswgdfgjm@ |
||
动画 | 博士 | 博士 | 1 | |||
应用心理学 | 博士 | 博士 | 1 | |||
建筑工程学院 | 结构工程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柳长江 电话:8785693 E-mail: btlcj@ |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博士 | 博士 | 2 | |||
建筑设计及理论 | 博士 | 博士 | 2 |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学科带头人 | 1 | 联系人:王家忠 电话:8785252 E-mail:wjiazhong888@ |
||
马克思主义原理或哲学 | 博士 | 博士 | 211 | 1 | ||
图书馆 | 图书情报 | 硕士及以上 | 硕士及以上 | 1 | 联系人:曲振国 电话:8785308 E-mail:ok69@ |
|
辅导员 | 不限专业,中共党员,30岁以下 | 辅导员 | 硕士及以上 | 2 | 联系人:杨守忠 电话:8785157 E-mail:zhaopin536@ |
|
注:学科带头人须具有教授及相当专业技术职务;博士、硕士均须具有与所要求学位相应的全日制学历,硕士研究生须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 |
友情提示
联系方式:
联系地址:潍坊学院人事处(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5147号)
学校网址:http://ww***.cn[点击查看]
E-mail:wfurc@(博士) zhaopin536@(硕士)
学校简介
潍坊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始建于1951年10月。学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东省潍坊市。
学校现占地面积18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建有各种教学科研仪器齐备的实验室;建有藏书310余万册的数字化图书馆。建有反映潍坊悠久历史文化的潍坊文化名人馆、古籍馆。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面积40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建有北海文化研究院、山东半岛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量子通信研究所、微尺度研究所、比较文学研究所等38个研究院所和山东省民俗文化产业开发研究基地等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于一体的220余个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建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校园网,是中国教育科研网(CERNET)潍坊地区网络中心、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副理事长单位。
学校现设23个教学院部,55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管、农、法、历史和教育9大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省级一类教学实验室和多门省级精品课程、省级教学改革试点课程,有多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和教育部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
学校现有教职工1733人,其中专任教师1180人,博士、硕士881人,高级职称人员53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44人。近年来,有150余人被评为全国、省优秀教师,省、市级拔尖人才,多名教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中国科学院刘以训、刘振兴、肖纪美、钱逸泰、许绍燮、束怀瑞等院士及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160余人任学校特聘教授或兼职教授。
学校现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学生20000余人,接收1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几年来,在全国、省、市"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产品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活动中有1000余人次获奖,成绩列省内同类院校前茅。
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紧紧围绕机电、化工、蔬菜、生物、旅游开发等地方支柱产业开展科研攻关,提供科技服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广泛借鉴和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先后同美国、加拿大、英国、韩国、奥地利等国(境)外的18所大学建立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与青岛科技大学、青岛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全面合作办学。定期或不定期选派优秀师生出国研修访学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海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
当前,学校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抓住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性机遇,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人才规划纲要》,坚持科学发展,推进改革创新,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