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全国]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2011招聘

(全职,发布于2011-05-10)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
发布人:就业服务网   发文时间:2011-05-10  浏览次数:

 
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由中国最大的建筑房地产综合企业集团、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最大的跨国建筑公司,全球最大的住宅工程建造商——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和南征北战50余年的铁军——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作为中建股份旗下的一支以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为主营业务的(副局级)专业公司。中建市政有着一支敢于拼搏、善于管理、勇于奉献的高素质员工队伍。目前员工平均年龄30.6岁,其中:市政、房屋建筑、公路等专业一、二级注册建造师、注册造价工程师、岩土工程师等专业高端人才200人。
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虽然是一个新组建的企业,中建市政的前身是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基础设施事业部,已经有了5年多的发展历程,先后经历了市政工程部的初期建立阶段,市政工程事业部的调整发展阶段,基础设施事业部模拟法人运作的三个重要发展阶段。公司目前共有在施项目50余个,合同额80多亿元。
目前公司已经在华北区域(以北京、天津、石家庄为中心)、东北区域(以沈阳、长春、哈尔滨为中心)、华东区域(以合肥、苏州、无锡为中心)、华南区域(以深圳、广州、晋江为中心)、华中区域(以武汉为中心)、西北区域(以西安为中心)、西南区域(以昆明为中心)山东(以青岛为中心)、山西(以阳泉为中心)的市政基础设施市场占有重要份额,公司目前正在重点追踪国家热点投资城市的项目以及通过承接国际重点项目来拓展中建市政海外基础设施市场。
公司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中建市政拥有着海纳百川宽广积极的胸襟,企业的核心管理理念是“做鹰一样的员工,建雁一样的团队”。以大平台、大学校、大家庭三大和同路、同步、同心的三同企业文化来凝聚和福利员工。在未来几年内公司必将成为中建系统内市政企业的龙头企业、国内市政行业的王牌军、国际市政基础设施市场的新星。
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先后在2008年底获得全国青年文明号; 2009年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荣获中国市政协会评选的“中国市政工程建设十大杰出企业”;20097月在中华英才网主办、清华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协办的“第七届中国大学生最佳雇主论坛中,公司的股东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进入“最佳雇主TOP50排行榜”。
业务范围
1、承建轨道交通(地铁、轻轨、城际铁路)工程;
2、高速公路工程、桥梁工程;
3、铁路工程;
4、市政道路、管网、城市园林绿化工程;
5、水利、水电、港口、码头等工程;
6、大型城市功能构筑、公用建筑物(体育场馆、水厂、机场、交通枢纽、热力、燃气等)工程;
选择加入中建市政是您实现人生价值的起点,欢迎广大有志青年,选择加入中建市政与我们携手共创中建市政的美好辉煌的未来!
 
 
 
中建市政2011年应届生需求情况请见下表:
 
序号
 
所需专业
需求人数
外语要求
拟安排岗位
备注
专科
本科
研究生
1
测绘工程
 
3
 
英语四级
测量技术员
 
2
安全工程
 
5
 
英语四级
安全员
 
3
桥梁与隧道工程(路桥)
 
10
6
英语六级
 
 
现场责任师、
安全员、
现场责任师、
技术方案师
 
 
 
4
材料科学与工程、检测工程技术
 
8
 
英语四级
项目物资管理员、实验员
 
5
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
 
5
 
英语四级
机械管理员、
安全员、
机械责任师
北京生源
6
电气自动化
 
5
 
英语四级
电气责任师、
安全员
北京生源
7
岩土工程、地下(基础)工程
 
10
5
英语四级
现场责任师
 
8
工程管理(造价)
 
6
2
2人六级或托福以上
预算员、成本管理员
北京生源优先考虑
9
土木工程(铁路方向)
 
10
5
英语四级
现场责任师、技术方案师
 
1、         工作地点在北京、天津、山西阳泉、沈阳、哈尔滨、长春、大连、青岛、长沙、合肥、石家庄、西安、深圳、武汉、福建晋江、秦皇岛、苏州、成都、重庆、昆明、南昌、徐州等地;
2、         本科以上学历通过国家英语四级以上,条件优秀者可落户北京;
3、         优先考虑北京生源。
联系人:王一伟
联系电话:010-83982870
电子信箱:job51cscecsz@
联系地址: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中建市政建设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
 

如何写一份简单、直接、高效的求职信?-10倍提供求职命中率!


download.yingjiesheng.com

要能感觉存在,就需加强对美的感受力。[詹姆士?雷德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