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暨南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暨南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茶山镇党政办是茶山镇委、镇政府的综合职能办事部门,负责文秘、会务、信息、督查、调研、档案、保密、计划、统计、信息化、后勤服务等工作。因工作需要,计划招聘2名工作人员,从事各类文稿草拟工作。具体要求如下:
(1)30周岁以下,男女不限;
(2)文科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
(3)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品行优良,身体健康;
(4)文字功底扎实,有较强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独立开展工作;
(5)性格沉稳,工作细致,吃苦耐劳,户籍不限。
有意者请于6月20日前,将本人简历及一篇本人近期撰写的文章发至我办邮箱,合则约见。
联系地址:东莞市茶山镇茶山大道中293号镇政府二楼党政办
邮编:523380
电子邮箱:newchashan@
联系人:宋先生 电话:0769-86641002
茶山镇党政办
2011年6月7日
附:茶山镇简介
(一)地理与历史。茶山镇位于东莞市中北部,距市区10公里,是东莞市的城市副中心和进出东莞的重要门户。全镇下辖16个村民委员会和2个居民委员会,总面积5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5万人,其中本地户籍人口4.5万人。茶山镇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据《茶山乡志》载,梁武帝时(502—519年)乡人创建雁塔寺,僧人沿山种茶,茶山之名由此而起,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自古茶山,人杰地灵,先后涌现出抗元英雄叶永清、理学家林光、两广提督谢遇奇、史志文学家袁莞沙、知名画家黄般若、诗画家陈逸云等杰出人物。
(二)交通与通讯。茶山西接市区,东近横沥、东坑,南就寮步,北邻石龙,东江沿镇北缘流过,广深铁路纵贯南北,寒溪河横穿全境。境内公路密集,形成了以石大路、莞龙路、东部快速干线等省道、镇街联网路为主干,镇村道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随着东莞生态园大道、广深铁路四线、轻轨R2线、东莞新火车站、站前路等项目的规划建设,茶山将成为东莞城市的副中心和进出东莞的重要门户,区位优势进一步凸显。茶山邮电通信业务快速增长。20世纪70年代,茶山辖区内电话容量仅为50门,仅有电话机32部。1987年,实现城乡长途电话、市话、农话合一的数字程控电话网络。2010年,共有程控电话57892户,程控电话交换机总量75080门,宽带用户25133户。
(三)经济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茶山紧紧抓住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地缘人缘优势,扎实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建成占地5000亩的茶山工业园,促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向园区聚集;积极发展特色产业,先后创建为“中国食品名镇”和“中国名牌服装制造名镇”,迅速从一个香飘四季的农业镇,发展成为宜居、宜商、宜业、宜游的新兴现代化城镇。2010年,全镇完成生产总值73亿元,各项税收总额8亿元,镇本级财政可支配收入4.43亿元,镇本级总资产34亿元。在全市镇街领导班子工作量化考核中,我镇连续两年获得综合总分一等奖。
(四)文化与旅游。近年,茶山镇加快发文化、教育、体育等社会事业。投入近3亿元,推进联合办学,先后建成中心小学、南社小学等4所联办学校,把全镇14所公办小学合并为5所;创办华南师范大学嘉玛学校等8所民办学校;现有省一级学校1所,市一级学校4所,市一级幼儿园3所;2006年,创建为省教育强镇。全镇有书法、盆景、摄影等文化协会10多个,定期开展各类活动;每年举办篮球、棋艺、歌舞等群体性文娱比赛,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娱生活。茶山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南社明清古村落、东岳庙、麦屋古村等文化古迹。其中,南社明清古村落已有700年的历史,是全国现存最大的较为真实和完整的明清古村落之一,先后获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景观村落”和“广东最美的乡村”等称号。
(五)生活与环境。多年来,茶山镇以优化环境、集聚人气、提升形象为目标,狠抓环境优化,兴建了方中假日酒店、滨江公园、产业工人公园和休闲广场;完善了镇内的道路网络,加固了寒溪河两岸堤防;启动了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及配套管网的铺设,城市的承载能力进一步提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调整医保待遇,最高支付额提至15万元,工伤、医疗、养老和失业保险的参保人数分别达到9.93万、8.99万、4.87万和5.04万。卫生医疗方面,投入1428万元,建立1个中心8个站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覆盖全镇95%以上的人口,居民步行15分钟可获得基本医疗服务。
当前,茶山镇委、镇政府,正紧紧抓住东莞新火车站、轻轨站等大型项目落户建设的机遇,积极承接市区与东莞生态园的辐射,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推进城市化进程和生态文明建设,努力打造东莞的城市副中心和进出东莞的新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