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华南木棉bbs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华南木棉bbs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医工所")为先进技术院的核心研究单元之一,是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共同支持下建立的研究所。医工所致力于低成本、小型化、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医疗器械和低成本健康的研究,以及高精度、高清晰度、高可靠性和高灵敏度的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通过建立享誉国际的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个性化医疗、医学成像、纳米医学、穿戴式医疗器械及躯感网络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临床医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和医疗器械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解决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重大疾病、医疗支出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疾病困扰等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医工所汇集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领域内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借助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双聘机制,有力支持研究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目前,下设八个研究中心:保罗.C.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国内首家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命名的研究中心)、CAS/CUHK生物传感器与医疗仪器研究中心、医疗机器人与微创手术器械研究中心、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神经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光子学中心和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 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2011年秋季校园招聘信息表 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官方网站ww***.cn[点击查看] ,简历投递方式 :ibhe.hr@, 联系人:陈孟 0755-86392249 注:请在邮件注明应聘职位-单元-导师。 |
||||||||
序号 | 单元 | 导师/PI | 招聘职位名称 | 研究方向 | 招聘学科 | 岗位职责描述及其它要求 | 到岗时间要求 | 备注 |
1 | CAS/CUHK生物传感器与医疗仪器研究中心 | 张元亭 | 研究助理(硕士) | 传感器网络 |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学位 | 从事数据建模,应用软件开发。精通Java,SQL Server;或者熟悉anroid开发 | 2012年7月 | |
2 | CAS/CUHK生物传感器与医疗仪器研究中心 | 张元亭 | 助理研究员(博士) |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应用数学/统计/机械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 1、英文读写能力出色。 2、或者硕士学位并具有三年以上有关生物医学工程、穿戴式医疗仪器和传感器设计、集成电路设计、信号处理、图像处理、数据融合、系统辨识、人工智能、给药系统、(无线)躯域网、移动医疗或空间医疗工程等领域研究经验;并有>2篇SCI国际期刊文章。 |
2012年7月 | ||
3 | CAS/CUHK生物传感器与医疗仪器研究中心 | 张元亭 | 研究助理(硕士) | 生物医学工程/ 电子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应用数学/统计/机械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 (1)英文读写能力出色。 (2)有关生物医学工程、穿戴式医疗仪器和传感器设计 (3)集成电路设计 (4)自动给药系统 (5)(无线)躯域网、移动医疗或空间医疗工程等领域研究经验 (6)有数据融合、数据挖掘、数据统计等相关研究经验 (7)有统计信号处理,机器学习的理论基础, 对处理医学信号和生理数据融合兴趣浓厚。 对优化,Bayesian 信号处理, particle filter, Monte-Carlo simulation方法有理解者优先 (8)有仿真建模、系统辨识等相关研究经验(9)流体力学背景,需有建模经验,熟练使用有限元分析软件 (10)基因检测 或 生化分析 (11)2年及以上C#/VC++/java开发经验,熟悉界面设计、多线程、数学运算、和硬件接口。 (1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工作认真负责。 |
2012年7月 | ||
4 | CAS/CUHK生物传感器与医疗仪器研究中心 | 张元亭 | 研究助理(硕士) | 1.软件技术; 2.数字信号处理; 3 集成电路及系统设计; |
1.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 2. 电子工程, 3. 生物医学工程, |
1. 软件开发(VC++); 2. 数字信号处理算法研发; 3. 数字采集硬件系统设计; 4. 英文读写能力出色 |
2011年9月1日或2012年7月 | |
5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郑海荣 | 各级研究员 | 声学物理及生物医学超声 | 并满足以下若干要求之一的,优先录用: 1。 在波传播物理或超声学相关多学科交叉领域的基础研究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研究经历或取得突出成果并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 2。在电子工程领域具有扎实的项目研究经历和工程技能:模拟与数字电路、FPGA、芯片技术,微电子、电子与系统、信号与图像处理等方向。 3。在生物医学超声技术及相关领域有深入的研究经历和自觉的研究兴趣:超声造影剂、医学造影、心血管超声、超声治疗、生物、医学、生物化学等方向。 4。在重要方向上有重要研究基础或兴趣的:分子影像、弹性成像、超声换能器材料与工艺。 |
|||
6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刘新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磁共振射频与功放技术 |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 主要从事磁共振射频线圈与功放研发 | ||
7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刘新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磁共振脉冲序列开发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 | ||
8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钟耀祖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磁共振成像序列设 计,磁共振图像后处 理,3. 磁共振临 床图像分析 |
物理,电子工程,图像处 理,生物医学 |
1. 磁共振成像序列设计(二维,三维成像方法,快速成像方法等各方面技术) 2. 磁共振图像后处理(包括配准,分割,可视化等三维图像处理) 3. 磁共振临床图像分析 |
2012 年1 月到2012 年6 月 |
|
9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梁栋 | 研究助理 /助理研究 员 |
压缩感知与快速磁共振成像 | 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成像、计算机系统 |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优先录用: 1. 熟悉最优化算法,对压缩感知(Compressed sensing)有一定的了解,如有将压缩感知应用于磁共振成像经验更佳 2. 熟悉磁共振成像的原理,具有脉冲序列设计或并行成像算法研究的经验 3. 熟悉GPU编程,并对计算机体系结构有一定的了解。具有嵌入式系统开发经验。 |
2012年暑假 | 工科实力较强的院校 |
10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刘新 张丽娟 |
研究助理(硕士) | 临床相关磁共振成像研究 | 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 | 临床医学及医学影像学,硕士及以上学历 | 2012年 | |
11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吴垠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磁共振序列开发、医学图像处理 | 电子工程、医学物理、生物医学工程及相关专业 | 具有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熟悉图像和信号处理,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C++、MATLAB)和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吃苦耐劳、热爱科研。 | 2012年 | |
12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夏丹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1. CT成像和图像处理 2. 电子控制和信号处理 3. 嵌入式应用 4. 计算机应用 5. 无损检测方向 |
1生物医学工程 2 电子工程 3物理学 4工程物理 5数学 6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 7 机械与电子控制 8软件开发 9 微电子学 10 通信工程 |
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 熟悉CT硬件的性能、原理,具备硬件系统集成、优化的能力。(不限专业) 2. 具有物理学背景,探测器或者射线源开发的相关研究经验 3. 熟悉CT成像原理和算法。 4. 具有单片机,CPLD,ARM,DSP,FPGA开发经验 5. 具有辐射剂量的测量和控制经验。 6. 熟悉CT等仪器设备的操作与维护。具有检测仪器仪表或无损检测等与辐射成像相关专业的技术背景 7. 熟练掌握UI界面编程技术,熟练使用Matlab, C++,VC等编程工具。 要求有团队协作精神。 |
2012.7 | |
13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韩 慧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1.磁共振成像射频线圈(MRI RF coil)设计和制作,用于磁场监控提高成像质量。 2.磁共振成像数据后处理,软件设计。 3.磁共振成像图像重建,算法设计。 |
1.电子工程(1人助研,1人研究助理) 2.计算机专业(1人助研,1人研究助理) 3. 应用数学专业(1人研究助理) |
1. 设计和制作磁共振成像射频线圈,用于磁场监控提高成像质量。 2. 磁共振成像中的数据后处理,软件设计 3. 磁共振成像图像重建中的算法设计 |
2012年1月份 | |
14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钱明 | 研究助理 | 超声临床试验研究 超声弹性成像 超声血流成像 超声图像/信号处理 |
超声学 或者生物医学工程(超声方向) | 具有扎实的超声专业知识背景,具有临床超声实习经验者优先,具有超声流体测速经验者优先 | 2012年7月之前 | |
15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朱大松 | 一般员工 (大学本科) |
机械设计或机电一体化或者 | 磁共振成像仪线圈和系统等相关部件的机械设计 | 2011年12月 | 有工作经验的女性优先 | |
16 | 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 | 朱大松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软件研发 | 计算机专业 | 磁共振成像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信号处理等。 | 2012年6月 | 有磁共振成像系统软件研发经验者优先 |
17 | 神经工程中心 | 李光林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1)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与仪器 2)功能康复机器人技术 3) 神经机器接口技术及应用 4)神经假肢智能控制技术 5)生物医学模型与计算 |
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康复工程、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人工智能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神经电生理、精密仪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等 |
1、专业: 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控制、机器人工程、机械电子工程、人工智能、计算机、精密仪器、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 2、 应具有一项专门技能:生物信号的检测及处理、电子线路与嵌入式系统、自动控制系统与计算机控制软件设计、机械设计、模式识别与分类技术、生物系统建模、脑-机接口技术、医学仪器研发及动物模型与神经电生理、软件设计等。 3、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协助或独立申请及开展科研项目,开展科研学术活动,协助指导研究生;具有撰写学术论文及项目申请书的经历者优先考虑(助理研究员)。 |
2012.8以前 | |
18 | 神经工程中心 | 秋云海 | 研究助理(硕士) |
利用光化学/电化学法研发生物传感器/酶电极来进行体外测定血液生化指标。 | 神经科学、生物化工、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 | 1.神经科学/应用化学/生物化工/化学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生物技术等相关专业硕士,具有独立科研和团队协作精神,并有多学科协同交叉研究的兴趣及科研创新能力; 2.具有生物化学相关方面的专业背景,具备工作所需的专业知识和科研素质,.熟悉分析化学实验操作,熟悉相关仪器设备; 3.具有酶化学测定相关研究经验,能够独立设计、优化和确定酶测定的方法; 4.具有扎实的生物电化学相关专业知识,熟悉酶电极的制备和表征技术; 5.具有酶传感器或酶电极研究经验者优先。 |
2012.8以前 | |
19 | 神经工程中心 | 于喆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微纳器件生物传感器开发 |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微机电系统及微细制造/ 传感器技术/精密仪器制造 |
1.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微机电系统及微细制造/传感器技术或相关专业博士学位; 2. 熟练掌握表面微加工技术、薄膜加工等相关工艺及流程; 3. 熟悉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及微传感器技术等相关知识,包括关于MEMS器件设计与加工、芯片封装与测试以及微弱信号检测及处理电路等相关技术; |
||
20 | 神经工程中心 | 于喆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生物电信号采集和分析处理 | 生物医学工程/ 信号处理/ 临床影像学等 |
1. 生物医学工程/信号处理/临床影像学等相关专业; 2. 具有脑电EEG信号采集和分析处理等相关研究经历; 3. 具有癫痫病相关研究经验可优先考虑。 4.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并有多学科协同攻关和创新能力。 |
||
21 | 神经工程中心 | 于喆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生物电信号采集与通讯 | 微电子学/电子电路/ 信号与信息处理/ 生物医学电子学/ 精密仪器制造 |
1.微电子学/电子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电子学/精密仪器制造或相关专业硕士学位; 2.熟悉电子电路设计与无线传输设计 3.掌握信号采集及处理电路的设计开发及测试;了解生物电信号采集及处理系统的设计原理和技术要求; 4.具有生物电信号相关硬件开发等相关研究经验者可优先考虑; 5.具有团队协作精神,并有多学科协同攻关和创新能力。 |
||
22 | 神经工程中心 | 王立平/屠洁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分子生物学及基因工程方向 | 生物化学及分子生物学 | 1. 助理研究员:具有扎实的分子生物学背景(纯生物背景的优先考虑),精通质粒及相关载体的构建、改造等;有转基因鼠或基因敲除鼠制备经验者优先;能够独立设计和开展新的研究项目 2. 研究助理:熟练掌握分子克隆与基因工程等实验技能,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性格要求踏实好学、不浮躁、不夸夸其谈、实事求是。 |
尽快 | 本科或博士学位必须是211或985工程学校 |
23 | 医疗机器人中心 | 王磊(赵国如)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研究基于人体运动学特征信息的中风、偏瘫等心脑血管疾病、脑瘫疾病、足部疾病等的早期诊断、早期预警、早期运动干预等技术,逐步构建以"预防医学"为主的新医疗模式 | 1. 生物医学工程 2. 生物运动力学 3. 康复工程 4. 模式识别/信号处理 5. 电子工程 6. 计算机应用 |
1. 优先考虑有以下领域相关经验者:(1)生物医学传感、电子传感器设计;(2)人体运动分析、康复工程、骨骼肌肉建模;(3)医学电子信号处理、模式识别。 助理研究员要求: 1.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过论文,或申请过国际专利; 2.独立承担过,或参与过国家或企业基金项目申请; 3.对人体运动医学/康复工程的应用研究有浓厚兴趣。 |
2012年1月至7月 | 优先考虑985高校、知名研究所或国际知名大学 |
24 | 医疗机器人中心 | 王磊 | 研究助理 (硕士) |
从事医疗电子领域的集成电路研究与开发,研究内容包括针对生物医学信号采集分析的模拟、数字、无线人体通信及电源管理等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开发。 | 1. 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 2. 集成电路设计 |
一、模拟IC设计方向: 1.扎实的半导体物理、微电子器件,半导体集成电路理论分析基础; 2.会使用Cadence Specture或Hspice进行电路设计及仿真、分析; 3.了解模拟IC设计方法和流程,了解版图设计相关知识; 4.会版图设计,有模拟IC项目设计经历者优先; 5.自主学习意识强,能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及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二、数字IC设计方向: 1.扎实的数字IC设计基础,熟悉硬件描述语言VHDL/Verilog; 2.熟悉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和流程; 3、会使用相关EDA软件(Modelsim, VCS、DC、PT、ICC等)及项目经历者优先; 4. 能吃苦耐劳,沟通能力好,性格开朗。 |
||
25 | 医疗机器人中心 | 辜嘉 | 助理研究员(博士) | 研究开发图像引导微创治疗的新技术 | 1.生物医学工程 2.光学工程 3.电子工程 4.信号/图像处理 |
1. 优先考虑有以下领域相关经验者:(1)生物医学工程、光学成像;(2)医学影像,图像或信号处理;(3)图像引导微创治疗。 助理研究员要求: 1.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过4篇以上SCI索引的论文; 2.独立承担过,或参与过国家或企业基金项目申请。 研究助理要求: 1. 精通VC/VS编程; 2. 熟悉VTK/ITK |
2012年1月至7月 | 优先考虑985高校、知名研究所或国际知名大学 |
26 | 医疗机器人中心 | 谢耀钦 | 助理研究员(博士) | 研究放射治疗与微创手术中的图像引导与图像配准融合问题,包括图像的动态配准和实时导航,多模影像的配准等。 | 1. 生物医学工程 2. 医学物理 3. 医学影像 4. 信号/图像处理 5. 数学 6. 电子工程 7. 计算机科学 |
1. 优先考虑有以下领域相关经验者:(1)医学物理;(2)生物医学工程;(3)医学影像,图像或信号处理。 助理研究员要求: 1.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过论文,或申请过国际专利; 2.独立承担过,或参与过国家或企业基金项目申请; 3.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浓厚兴趣的图像处理方面的科研人员。 |
2012年1月至8月 | 优先考虑986高校、知名研究所或国际知名大学 |
27 | 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中心 | 李烨 |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助理(硕士) | 雷达信号处理,生物医学信号处理 | 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 | 1.系统学习过数字信号处理 2.熟练掌握时频分析、小波变换、信号检测和估值 3.具有雷达信号处理或者生物医学信号处理经验者优先 4.具有FPGA/DSP实际开发经验者优先 |
2012.1-7 | |
28 | 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中心 | 蔡云鹏 | 研究助理(硕士)研究助理(硕士) | 健康数据分析 | 信号与信息处理、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 | 1.具有扎实的数学基础 2.熟悉统计分析及数据挖掘相关算法 3.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C++、MATLAB)和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 4.熟练掌握SAS/SPSS等数理统计软件,具有数据分析相关经验者优先 |
2012.1-7 | |
29 | 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中心 | 鲍淑娣 |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助理 (硕士) |
移动健康信息安全 | 信息与网络安全 | 1.具有较强的数理基础 2.熟练掌握信息安全相关算法 3.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C++、MATLAB)和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 4.具有信息安全相关项目经验,熟悉LTE、3G、无线局域网、传感器网络信息安全者优 |
2012.1-7 | |
30 | 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中心 | 李烨 |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助理 (硕士) |
低功耗无线通信系统设计 | 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微波与固体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相关专业 | 1.通信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微波与固体电路,信号与信息处理等相关专业 2.系统学习过数字通信理论或者射频架构,熟练掌握通信原理,熟悉无线通信协议者优先 3.对数字射频Digital RF技术有了解或对超宽带通信有了解的优先; 4.了解网络编码理论的优先 5.数学功底好的优先 6.熟练掌握C语言、Matlab,使用过Cadence Spectre或完成过通信系统仿真者优先。 |
2012.1-7 | |
31 | 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中心 | 李烨 | 研究助理(硕士) |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程师 | 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相关专业 | 1.电子工程相关专业、计算机相关专业 2.具有一定的嵌入式开发功底 3.具有无线传感器网络相关经验,熟悉Zigbee协议和TinyOS系统的优先。 |
2012.1-7 | |
32 | 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中心 | 李烨 | 研究助理(硕士) | 软件开发工程师 | 计算机应用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自动化相关专业 | 1.具有一定的C/C++编程功底,软件编程能力强 2.有Linux平台下软件开发经验者优先 3.熟悉云计算与云存储原理,并有实际的相关工程经验者优先 |
2012.1-7 | |
33 | 生物医学信息技术中心 | 周丰丰 |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助理 (硕士) |
计算机算法理论、计算应用技术、应用数学相关专业 | 大规模生物数据数据挖掘 | 1.具有扎实的图论和离散数学基础 2.熟悉高性能并行计算算法 3.具有较强的编程能力(Perl、C/C++、R)和较强的英文读写能力 4.具有基因组数据分析相关经验者优先 |
2012.1-7 | |
34 | 生物光子中心 | 宋亮 |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助理 (硕士)/博士后 |
研究开发用于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等重大疾病成像诊断的光声、超声、光学多模态成像技术 | 1.生物医学工程 2.光学工程 3.生物光学 4.电子工程 5.超声电子 6.信号/图像处理 |
1. 优先考虑有以下领域相关经验者:(1)生物医学光学、光学成像、或光纤系统设计;(2)超声成像系统、超声电子;(3)医学影像,图像或信号处理。 助理研究员要求: 1.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过论文,或申请过国际专利; 2.独立承担过,或参与过国家或企业基金项目申请; 3.对生物光学/超声成像的应用研究有浓厚兴趣。 |
2012年1月至7月 | 优先考虑985高校、知名研究所或国际知名大学 |
35 | 生物光子中心 | 郑炜 |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助理 (硕士) |
开发多模态多功能非线性光学显微成像系统,研究其在早期癌症检测、心脑血管疾病诊断等领域的应用 | 1. 光学工程 2. 生物医学工程 3. 机械及自动化 |
对生物荧光学、高分辨光学显微成像等研究有浓厚兴趣,能够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考虑医疗仪器开发的需求,敢于创新。 对有以下经验者优先考虑: 1. 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过论文或申请过国际专利者; 2. 有光路搭建、系统设计,软件界面开发方面研究经验者 |
2012年1月至7月 | |
36 | 生物光子中心 | 金雷 | 副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博士)/研究助理 (硕士) |
用于失眠、心脑血管疾病的THz治疗仪治疗机理的研究、医疗器械的开发 | 1、生物医学工程 2、软件工程 3、机械 4、光学 |
1.能够从临床、医学的角度来考虑医疗仪器开发的需求、目标与评估,敢于创新 2. 有光路搭建、系统设计,软件界面开发方面研究经验者优先 3.对生命科学与物理学的跨学科研究有浓厚的兴趣与热情 |
2012年1月至7月 | |
37 | 转化医学中心 | 尚鹏 | 助理研究员(博士) 研究助理(硕士) |
(1)骨科康复器械、软件研发; (2)骨科手术器械研发; |
(1)自动控制;机电一体化; (2)微电子、计算机软件工程 (3)生物电子工程 |
要求能熟练使用Protel 、Labview、matlab软件,能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熟悉DSP流程,PLC和单片机控制。 熟悉C语言编程,Java编程环境,windows操作系统。有医学图像dicom格式文件处理经验 |
2011.7-11月 | 全国各地重点高等院校,211院校,中国科学院相关研究机构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医工所")为先进技术院的核心研究单元之一,是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市政府、香港中文大学共同支持下建立的研究所。医工所致力于低成本、小型化、集成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创新医疗器械和低成本健康的研究,以及高精度、高清晰度、高可靠性和高灵敏度的高端医疗器械的研发,通过建立享誉国际的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实现个性化医疗、医学成像、纳米医学、穿戴式医疗器械及躯感网络等关键技术的突破,推动临床医学技术的现代化进程和医疗器械产业的迅速发展,为解决高血压、心脏病、癌症等重大疾病、医疗支出不断攀升、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疾病困扰等问题做出应有的贡献。 医工所汇集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领域内国际知名的专家学者,借助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的双聘机制,有力支持研究人员开展科研工作。目前,下设八个研究中心:保罗.C.劳特伯生物医学成像研究中心(国内首家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命名的研究中心)、CAS/CUHK生物传感器与医疗仪器研究中心、医疗机器人与微创手术器械研究中心、纳米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神经工程研究中心、生物医学信息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光子学中心和转化医学研究与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