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武汉大学研究生就业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2011年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岗位需求信息 |
||||
学历学位要求 | 人数 | 专业 | 相近专业名称 | 研究方向 |
博士 | 4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路与系统; 物理电子学;电气工程 | 电子技术与传感器测控技术;微电子机械系统;传感器及微光机电系统;现代测控技术及信号处理;信号检测与处理;精密仪器系统设计理论及方法;传感技术及新型传感器;电气测量技术 |
博士 | 4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精密仪器及机械;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 | 微机光电智能系统;新型精密计量测试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传感器与智能仪器;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光电信息检测技术 |
博士 | 3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导航制导与控制 | 智能传感系统;数据挖掘与复杂过程、数学模型建立;新型自动检测与智能仪表设计;姿态测量;水下机器人;深远海探测 |
博士 | 3 | 机械工程 |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 | 机械设计及其理论;海洋仪器结构设计及制造;机械电子;水下机器人;深远海探测;机电一体化 |
博士 | 2 | 船舶与海洋工程 | 船舶与海洋结构物设计制造 | 船舶流体力学与材料力学等 |
博士 | 2 | 水声工程 | 水下目标特性及识别研究;水声信号处理;水声物理;换能器技术研究 | |
博士 | 2 | 光学工程 | 光电成像技术、激光雷达、图像处理 | |
博士 | 1 | 流体力学 | 工程流体力学;计算流体力学;大气物理 | 动力学及流动控制理论、计算机实验,多物理场耦和分析及计算,计算流体力学,计算空气动力学 |
博士 | 1 | 信息与通信工程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信号与信息处理 |
博士 | 1 | 海洋科学 | 物理海?笱? | |
博士 | 1 | 大气科学 | 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应用气象学 | 中小尺度大气物理学;中小尺度大气探测;中小尺度天气数值预测 |
博士 | 1 | 信号处理 | 信息与信号处理 | |
博士 | 1 | 材料加工工程 | 材料学 | 钛合金焊接技术;窄间隙焊接技术;焊接冶金 |
博士 | 1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电路与系统、 电气工程 | 电气测量技术;信号检测及处理 |
硕士 | 1 |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EDA与嵌入式系统方向 | |
硕士 | 1 | 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 电子技术与应用 | 电路硬件设计 |
硕士 | 1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 EDA与嵌入式系统方向 | |
博士待遇: 1.事业编制 | ||||
2.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并享受相应待遇 | ||||
3.年工资、福利待遇不低于10万,不含课题结余分配及特殊奖励 | ||||
4.提供一次性津贴、住房补贴、安家费5万元 | ||||
5.提供科研启动经费10万元 | ||||
6.有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及公积金 | ||||
(省属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未启动) | ||||
7.实行每周5日工作制,有带薪年休假 | ||||
8.按国家规定享受婚假、生育假、探亲假等假日 |
单位地址: | 青岛市浙江路28号 |
单位性质: | 其他事业单位 |
联系人: | 张虹斌 秦明 |
联系电话: | 0532-82864674 13853213532 |
联系Email: | rs@ |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概况
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始建于1966年,是我国最早从事海洋监测技术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海洋监测设备研究开发和产品生产的科研机构之一。
研究所现有编制470人,其中从事海洋监测设备研究的技术人员350余人,高级研究人员180余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科技人员9名,拥有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及青岛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0余名。设有山东省泰山学者岗位1个,博士学位点1个、硕士学位点2个、山东省科学院博士后工作站分站。以我所为依托,建有国家海洋监测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海洋仪器装备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国家海洋高技术领域成果产业化基地、山东省海洋环境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青岛市海洋焊接技术重点实验室。通过了GJB9001-2001军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家认监委的海洋计量认证;取得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
建所45年来,我所一直从事海洋监测技术研究和产品开发工作,形成了船舶气象、生态环境监测、海洋台站、船舶与港口装备、水声探测、海洋传感、深远海探测、水下焊接、海洋浮标等技术的研发方向和专业团队,建成了从岸基、近海到深海大洋,从空中、水面、水下到海底的立体观测研究体系;形成了从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到产业化生产为一体的研发、转化、生产链条。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8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50余项,院、市级科技进步奖100余项,取得各项专利300余项。其中,我所研制的海洋资料浮标系统的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2009年获得"国家自主创新产品"证书,目前我国在位业务化运行的10米大型海洋资料浮标系统均由我所研制、建造并提供技术保障,分布在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所有海区,用户面向国家海洋局、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地方港务局,为我国海洋预报、气象预报、海洋工程建设提供实时观测数据;船舶气象仪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舰船、科学调查船、志愿船及民用船只;研制的自动化台站观测系统性能可靠、稳定性高,实现了无人值守连续监测,广泛应用在沿海海洋环境监测站、海岛无人值守自动观测站及海上平台等;研制生产的各类海洋调查工具在国内占主导地位,为我国海洋科学研究和勘测调查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