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北京]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博士后2011招聘

(全职,发布于2011-09-05) 相关搜索
  • 工作地点:北京
  • 职位:
  • 信息来源:北京大学
说明:

此信息由北京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 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博士后招聘信息
  • 2011-09-05    
  • 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简介

    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于201081日正式挂牌成立,燃烧能源中心是一个新型的开放性研究机构,旨在建设国际一流的燃烧能源和燃烧科学研究中心及人才培养基地,支撑未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动力系统的创新。国际燃烧领域著名学者、美国工程院院士罗忠敬(Chung K. Law)先生担任中心首任主任,27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受聘成为该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近期已有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一流学者和优秀的青年学者加盟本中心。根据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的发展需要,工作站现面向国内外进行博士后招聘。以下为中心教授简介及研究方向:


    罗忠敬教授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机械物理博士。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宇航系戈达德(Robert H. Goddard) 讲座教授,该讲座是纪念美国现代火箭技术之父戈达德博士而设立的,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燃烧学会前主席,现担任美国能源部燃烧能源前沿研究中心主任,在国际燃烧领域享有盛誉。
    曾获多个具代表性的组织,包括美国航空航天学会、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美国工程教育学会及燃烧学会等颁发的多项杰出科研奖、教学奖及论文奖;已合作发表国际期刊论文400多篇,论文总引用超过6000余次,H指数高达45,并于2000年被国际文献资料库「ISI知识网络」誉为工程界中全球最常被引述的科学家之一,2008年被路透社誉为能源燃料界最常被引述作者;2000年获得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杰出校友奖,2007年获得香港理工大学杰出校友奖。
    主要研究方向:
    1.
    燃烧理论和燃烧化学;
    2.
    层流或湍流火焰动力学和结构特性;
    3.
    液滴和颗粒的动力学及气化过程;
    4.
    代用燃料和生物燃料利用;
    5.
    燃烧污染物的形成和消除;
    6.
    天体物理中燃烧现象。


    罗开红教授

    英国剑桥大学工程学博士,帝国理工医学院博士后,先后任伦敦大学 (2002) 南安普顿大学 (2004) 终生正教授,现兼南安普顿大学工程科学学院能源技术研究组组长。
    罗开红教授一直工作在计算流体与燃烧学的前沿, 是英国由十三所著名大学和一个国家实验室组成的计算燃烧学团队的领导者. 他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荣获燃烧学会Sugden Award Gaydon Prize这两项大奖的学者. 2007年当选英国物理学会高级会员 (Fellow), 2011年当选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 (Fellow). 培养的研究者中许多已成教授副教授活跃在国际国内学术界。
    主要研究方向:
    1.
    湍流燃烧的直接数值模拟和大涡模拟;
    2.
    多相燃烧的多尺度模拟 [应用在煤粉,生物质和液体喷雾燃烧等方面];
    3.
    燃烧稳定性和燃烧躁音的理论研究与数值模拟;
    4.
    大型数值模拟方法 [应用于整机包括燃气轮机,燃煤锅炉,流化床等的模拟]
    5.
    新型的燃烧概念,燃料,过程和技术的研发。



    李佳峰教授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Princeton University)机械及航空工程专业博士,现为美国伊利诺大学香槟校区机械科学及工程学系教授、美国能源部生化燃料内燃机研究中心主任。李教授先后获得NSF CAREER award, SAE Ralph R. Teetor Educational award, W. Robert Marshall award SAE国际汽车工程师协会高级会员等荣誉。
    李教授的研究工作主要涉及能源领域,尤其是燃油喷雾的多维模拟和激光诊断、内燃机替代燃料研究等方面。2005年被伊利诺大学任命为美国能源部先进车用生物燃料发动机燃烧中心主任,在李佳峰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在多组分燃料蒸发研究;闪蒸和微爆条件下雾化研究;喷雾撞壁研究;柴油机燃用柴油、生物柴油、柴油及含氧添加剂等燃料的低温燃烧研究等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团队中培养的多名研究者已在美国及国内颇具声望的大学中任职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
    1.
    高效、节能内燃机喷雾及燃烧过程及其优化控制研究;
    2.
    燃油喷雾、有害排放物生成、环境影响及后处理基础研究;
    3.
    替代燃料的高效清洁燃烧、新型动力系统技术研究;
    4.
    内燃机低温燃烧模式相关技术研究;
    5.
    代用燃料和生物燃料利用及内燃机的光学诊断研究与多维数值模拟。


    二、进站条件

    申请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在国内外已经获得或即将获得博士学位者,品学兼优、身体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
    2.
    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高度的敬业精神,在科研上有建树或有较大的发展潜力,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开展和组织科研工作的能力,在本学科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
    3.
    所学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特长适合燃烧能源中心博士后课题研究需要并能够集中精力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中心鼓励各种交叉研究,对具有强烈交叉研究的博士想从事相关的研究工作,中心也将非常欢迎;
    4.
    热爱科学研究,勤于钻研,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组织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具有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从业经历、行业背景、研究经验并已取得显著科研成果的申请者优先考虑;有两年以上工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三、申请程序和申请材料

    1.
    符合进站条件的博士,首先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详细的个人简历一份,自荐信一份。其中,自荐信请客观说明为何选择我中心从事博士后工作;
    2.
    合作导师将申请者进行初步审查,并将结果通知申请者;
    3.
    申请者在得到肯定答复后,需要在约定时间到燃烧能源中心进行网络视频面试,面试前请准备30分钟的报告,主要说明自己的博士论文内容、成果以及今后的研究计划;
    4.
    答辩通过后,申请人提交《博士后研究人员申请表》,由博士后工作站进行审核以确定是否进站工作;
    5.
    对申请进站工作的博士,工作站领导小组对申请材料进行初审,确定进站人员,与流动站进行沟通、协商联合培养的方案,签署联合培养协议,报请自治区博管办审批后办理进站手续。


    申请人需要提交下列材料(相关文件格式请上中国博士后网站下载):

    1)
    申请者《个人简历》(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学习工作经历、参与科研项目情况及科研成果);
    2)
    《博士后申请表》和《博士后项目研究立项表》;
    3)
    两位专家的《专家推荐信》,其中至少一位是博士生导师;
    4)
    博士学位证书原件,暂未拿到证书者可由学位授予部门出具有决定授予学位的书面证明或已通过论文答辩的决议书复印件;
    5)
    身份证复印件;
    6)
    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和能反映自身学术水平、科研能力的有关材料,如:研究成果、论著等;
    7)
    申请者所在单位同意推荐的信函。


    四、福利待遇和工作方式

    1.
    通过答辩后申请者在指定日期到站开始工作;
    2.
    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工作期限原则上为两年,也可根据科研需要适当延长;
    3.
    基本工资和福利待遇按照国家和清华大学博士后管理办法执行,详细情况可在清华大学网页进行查询;
    4.
    我中心提供良好的办公条件和工作氛围,博士后研究人员在站期间参与中心各项科研项目,可按照国家和清华大学有关规定领取相应研究津贴。


    五、联系方式

    单位名称: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
    联系人:姚强,张若然
    联系电话:010- 62798267 传真:010-62794844
    电子邮件地址: ccesecretary@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燃烧能源中心 (热能工程系) 邮编:100084  

     

     


如何写一份简单、直接、高效的求职信?


写作就跟生活一样,是一趟发现之旅。[亨利?米勒] -www.yingjieshe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