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简介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以下简称电子所)创建于1956年9月,是根据国务院制订的我国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和发展“无线电电子学”等新技术的四大紧急措施建立的我国第一个电子与信息科学技术的综合型研究所。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电子所现有在职职工900余人,在读研究生500余人,离退休人员760余人。在职职工中,科研人员493人,技术支撑人员256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56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3人,国防杰出人才获得者1 人,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1人,享受国家政府津贴16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3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9人,卢嘉锡人才奖获得者5人。
在五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电子所科技布局不断凝练和优化,目前已确定“微波成像技术、微波电真空技术” 两大支柱领域和“地理空间信息系统、电磁探测技术、高功率气体激光技术、FPGA芯片技术和MEMS传感器技术”五个优势领域,共获国家及省部级奖励97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8项。
电子所是我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目前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其中有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物理电子学、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生物电子学等六个二级学科的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及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两个专业型硕士培养点。设有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博士生导师43人,硕士生导师49人;在读研究生共500名,其中博士生239人,硕士生261人,在站博士后4人。
我所已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每年与电子所进行国际互访的专家学者百余人次,多次成功地主办了国际和全国性的大型学术会议。我所编辑出版的《电子与信息学报》、《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雷达学报》(原《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在国内外发行,享有较高的声誉。
电子所始终致力于在其各个研究领域开展国际交流和合作。今后,电子所将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更加努力的工作,为电子科学的发展、为国家的繁荣和人类的进步作出新贡献。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四环西路19号
邮编:100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