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2011年在川人才引进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并将于近日在我校和四川大学分别举行专场招聘会。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专场招聘会四川师范大学分场
1.举办时间:2011年11月18日9:30—12:00
2.举办地点: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三楼(成都市锦江区静安路5号)
3.参会单位及专业:
教育局、高级中学以及高职院校14家,大型民营、外资企业58家,招聘人数是1000余人,涉及我校所有学科门类。详细信息见附件1。
二、专场招聘会四川大学分场
1.举办时间:2011年11月18日9:30—12:00
2.举办地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学生活动中心三楼
3.参会单位及专业:
事业单位、大型民营、外资企业52家,招聘人数是1000余人,涉及我校部分学科门类。详细信息见附件2。
三、浙江丽水市基本概况
丽水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生态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9%,水力资源丰富,电力充足。开发区交通便捷,临近金丽温铁路,金丽温、龙丽等高速公路穿过园区,距温州、义乌机场仅100公里。
水阁工业区规划面积14.4平方公里,从2002年3月启动开发,充分利用低山缓坡形成工业用地,目前已实现“七通一平”,正抓紧完善物流中心、商贸中心、学校、医院、宾馆、海关等配套服务设施,把园区建设向浙西南中心城市产业功能区提升。
截止目前,开发区已引进入园企业347家,建成投产企业289家,初步形成了塑料制品、机械制造、汽车配件、生物制药等产业集聚,循环经济得到深入开展,被授予“中国合成革循环经济先进示范基地”称号。2007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03.97亿元,年产值超亿元企业43家,从开发建设以来产值连年翻番。开发区正快速形成为丽水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浙西南中心城市产业功能区。
“十一五”期间,开发区将围绕建设丽水“工业主战场、产业新高地、城市新组团”的总体目标,加快创业创新,力争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00亿元和年工业产值达到200亿的目标。同时依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继续推进丽水南城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加快七百秧、富岭区块的开发,与现有的水阁形成三个城市组团,建成一座以特色制造业为主、兼顾商贸居住的全新的丽水南城。
丽水经济开发区-规划
规划背景:根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丽水市将从现有的一主一次结构演变为“一江双城”,“双城”即以大溪为界形成南、北两城,其中北城以老城为主体,成为丽水市以生活居住为主的功能区,南城为以丽水经济开发区为主体,兼顾生活居住的产业功能区。既保持中心城市的集聚功能,又解决山地城市分散布局的效率问题,通过“双城”组织与发展城市生活、生产空间。丽水南城能够满足总体规划的所有要求,并且通过南城建设能强化丽水中心城市接受辐射的能力,推动丽水中心城市跨越式发展,带动中心城市功能的完善,促进丽水中心城市的空间增长及空间形态演变,调整中心城市产业结构,带动中心城市区域整体城市化,加快中心城市经济实力增长,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功能。总体定位:浙西南地区工业发展的重要集聚中心,工贸业综合发展与人居环境优越的丽水新城区。
发展战略:为抓住目前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重要战略机遇,抓住中国加入WTO后的有利时机和山区用地优势,以担当丽水经济增长中心为目标,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促进南城的发展。一是明确功能分区。为了保持丽水良好的生态,避免工业发展对城市发展产生影响,规划明确南城的功能分区,居住用地集中布置在风景优美,环境较好,地势相对平坦的富岭区块,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和一类工业用地靠近居住用地布置,二类工业用地,尤其是有少量污染的三类工业用地布置在距离中心较远的城市南侧。二是结合地形,适度保留山体。考虑到丽水南城区的地形特点,在保证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畅通的前提下,结合工程土方平衡,适当保留一些山头,一方面能够保持南城良好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土方填挖的工程投资。三是最大限度保留七百秧水库。七百秧水库是丽水南城的最大水体,对南城的生态环境有重要的影响,规划在进行专题论证的基础上,研究用地平整后的汇水面积和汇水量,结合周边地块的道路标高,保留现有七百秧水库的大部分水体。四是建设生态廊道与重要公园。在高速公路、绕城公路等重要交通干道以及河流的两侧建设生态廓道,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过滤污染物、防止水土流失,同时也能塑造良好的景观。在城市的居住组团、行政单元以及重要节点附近建设公园,在改善环境、塑造景观的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场所。五是限定产业门槛。南城的发展应以保护环境为前提,注意引进企业的门槛,做到在确保优越生态环境前提下,适度集中发展无污染、少污染并能治理达标排放的工业。
规划结构:根据基地内的构成主导要素及空间分布,营造高效的生产活动与组织环境的要求,规划形成“一心、二带、二片”的结构与总体布局形式。“一心”:指城市南部地区中心,中心区位于水阁东侧南北向干路和金丽温高速公路之间,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北部,配置有行政、办公、文化、娱乐、商务等服务与管理设施。“二带”:指为丽龙高速公路与金丽温高速公路沿线形成的防护景观林带。“二片”:指以中一路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及金丽温高速公路为界形成的南、北各一个功能片,其中北侧功能片以富岭组团为主,为居住片;南侧为以七百秧组团(工业区东扩区块)为主,形成工业片。其中七百秧水库公园以现状七百秧水库为基础,保留主要水体,并改造形成;仓储区位于交通枢纽东北角,功能独立,结合高速接口可作为物流区。
丽水经济开发区-基础设施
近年来,丽江市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为到丽水创业的投资者不断提供优美的人居环境。目前,丽水城区富有山水特色的生态城市、中等规模的中心城市发展框架初步凸现。市政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丽水市区城市主干道、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及第二水厂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运行。邮电通讯已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建成C3本地网,所有乡镇都开通了程控电话,实现交换程控化、传输光缆化。全市各县(市、区)都进入华东大电网,形成22万伏主网架,11万伏县(市)网络电力输变系统。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进展顺利,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开发区水阁工业区内“五纵十横”等城市主干道路已建成贯通,基本实现“七通一平”,园区供水加压泵站、110千伏变电所、污水压力泵站、垃圾中转站等基础设施的控制性工程已完成建设。电力方面:由220KVA和110KVA变电站供电,电力供应可靠,开发区负责将电力线路接到各企业门口。给水方面:日供水能力15万吨,输水管道开发区负责全部开发区内的道路铺设。排水排污方面: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雨水、污水通过各自管网排放。污水企业处理达标后,通过开发区铺设的排污管道,接到市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该污水厂日处理能力5万吨。水阁小学已建成投入使用,商贸中心、金融、农贸市场、水阁宾馆、职工集体宿舍、公共交通等生产生活、市政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正在抓紧实施当中,市容市貌等市政管理也已有序开展。
丽水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
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和闽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交汇区,素有“秀山丽水,浙江绿谷”之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天然“氧吧”之美誉。丽水是浙江省第一个的市级国家级生态建设示范试点地区,是华东地区的一块“净土”。市委、市政府将围绕建设“绿色浙江”的目标,努力把丽水建设成长江三角洲地区绿色产品的生产基地、休闲养生旅游胜地和生态屏障,使之成为名符其实的“秀山丽水、浙江绿谷”。
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森林、水能、矿产等资源居浙江省首位,林业用地2106万亩,林木蓄积量3994万立方米,占全省的1/3。毛竹175万亩,开发潜力巨大。区域内河流纵横,全市可供开发的水力资源达278万千瓦。区内有一批生态环境保持良好的国家级、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或自然保护区,主攻生态旅游大有可为。丽水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优势明显,绿色食品加工业、中药产业发展前景广阔。
丽水水资源丰富,水能资源储藏量大,为了把丽水建成华东绿色能源基地,丽水将大力发展水电产业。同时全市95%以上的河流监测断面达一、二、三类地表水标准,特别适合对水质要求高的产业发展。
此外,丽水地区还有龙泉凤阳山、遂昌九龙山、庆元百山祖三个自然保护区,境内山高林密,群峰竞秀奇花异草,珍禽异兽,品种繁多,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让人留恋忘返。
丽水经济开发区-交通运输
从宏观区域看,丽水属于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辐射带,从浙江全省生产力布局看,是“三带”中的金温铁路沿线带;从交通地理区位分析,是浙西南的交通枢纽之一,属温州进入内陆省区的捷径通道,金温铁路、高速公路贯穿市区。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丽水市的交通状况在近几年取得了极大改善,贯穿丽水市的金温铁路已开通货、客运输,其中客运班次每天达数十班,公路运输也得了大力发展。随着金丽温高速公路、台缙高速公路、丽龙高速公路、龙丽高速公路相继贯通,丽水将成为浙西南的重要交通枢纽,是温州、台州与华中、西南、华南地区交往的便捷通道。
丽水市到温州机场、港口的距离是130公里,高速公路直通仅需1个多小时,距义乌机场是102公里,高速公路直通仅需1个小时,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和宁波港280公里左右,高速公路直通仅需2.5个小时,距上海港和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为480公里,高速直通仅需4.5个小时。
特此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