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西北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西北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 | ||||||||||||||||||||||||||||||||||||||||||
招聘启事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为国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位于青海省海西州德令哈市,于1982年开始建设,包括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移动式亚毫米波望远镜、空间目标与碎片观测望远镜、实验室、制氮车间、金工车间等设备和设施。目前正在为即将建设的南极天文台做技术和人员准备。
建成于1990年的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是我国毫米波段唯一的一台大型设备,向全世界天文研究人员开放使用,主要用于宇宙毫米波射电天文观测。该望远镜装备了自行研制的超导SIS接收机,工作频段为85?115GHz,用于进行银河系内分子云与恒星形成研究、行星状星云研究、恒星晚期演化研究、星际介质物理、星际分子谱线巡天等现代天文学和天体物理若干前沿领域的天文观测研究。先后有日本、巴西、俄罗斯、德国、荷兰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人员使用该设备。13.7米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工程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制90-115GHz超导SIS接收机获2002年度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2年研制成功了“多谱线后端”,该项目,2005年获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从中国科学院一期创新开始得到了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一、二和三期强化支持。经过中国科学院三期创新工作的努力,望远镜设备运行状态和观测服务、科学产出、高技术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更多的创新成果,成为毫米波-亚毫米波射电天文开放观测研究的国际性基地,成为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开放性的教育基地。2009年6月,青海德令哈毫米波射电天文观测基地获科技部“全国野外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工作条件良好 本单位具有现代化的科技信息网络、宽带互联网,有优越的工作学习场所、先进的科研实验仪器设备,承担多项国家和自然科学基金的研究课题,科研经费充足。
科研技术力量强 本单位现有创新人员19+3人,研究员4人(其中:首席科学家1人,总工1人),高级工程师4人,副研究员1人。本站博士导师4人。目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一五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创新方向性项目、863高技术项目等一批国家和部门的重点科研项目,与美国、日本、意大利、俄罗斯、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从事合作研究和联合观测。
待遇从优 见习期(第一年)年收入约3万元。正常收入包括基本工资、岗位津贴、绩效奖励等“三元工资”。按国家法律、法规有关规定参加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并享受相关的待遇。其他福利待遇,按国家、中科院有关规定执行。对新聘人员,单位提供单身宿舍。鼓励青年职工报考在职研究生。
我们热忱欢迎事业心强、充满活力、热爱天文科研事业的有志青年来我单位施展才华。
l 2012年度人才需求信息
1. 所需专业方向、招聘人数及条件要求
2. 所需应聘材料
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应聘者提供:简历(应聘报告),《CET-6成绩报告单》,加盖学校公章的《学生学业成绩表》和《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提供的应聘材料必须真实。
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应聘者提供:求职简历(应聘书),学校盖章《研究生学习课程和成绩单》,参加科研情况和发表论文科研成果目录(参与研究的项目、成果,论文发表、获奖、专利等情况,在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中所起的作用、排名情况),两名导师的推荐信(有推荐人的签字和联系电话),其它可以提供个人能力水平的材料。
凡电子信息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无线电技术)专业和物理(天体物理)专业有意向来本单位应聘者,请将以上应聘材料整合到一个Word文件中发电子邮件至jmma@或dlhoffice@。
联系单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青海观测站
通信地址:青海省德令哈邮政局人民路支局26信箱天文台
联系人:马俊梅
邮编:817000
联系电话:0977-8224969
传真:0977-8224970
E-mail: jmma@;dlhoffice@
单位网址:ww***.cn[点击查看]
| ||||||||||||||||||||||||||||||||||||||||||
温馨提示附件下载:ji***.cn[点击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