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西北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西北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重庆三峡学院 | |||||||||||||||||||||||||||||||||||||||||||||||||||||||||||||||||||||||||||||||||||||||||||||||||||||||||||||||||||||||||||||||||||||||||||||||||||||||||||||||||||||||||||||||||||||||||||||||||||||||||||||||||||||||||||||||||||||||||||||||||||||||||||||||||||||||||||
2012年公开招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简章
一、招聘条件
1.招聘博士教授(含副教授)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条件:
(1)教授职称人员年龄一般在45周岁(1967年7月1日之后出生)以下,博士年龄一般在40周岁(1972年7月1日之后出生)以下。应聘者若属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及其以上层次的人才,年龄可适当放宽。
(2)近3至5年有不间断的科研成果产生。核心期刊论文不得少于3篇,其中重要核心期刊论文或属于CSSCI,EI,SCI检录的文章不少于2篇(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的视为第一作者),同时提供能代表自己最高学术水平的科研成果1~2件。
(3)至少能承担本学科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2门。
2.招聘硕士毕业生的基本条件:
(1)毕业于211或985重点大学或学科在全国排名靠前的高校;
(2)属于学术型全日制2012年应届普通硕士毕业生(同时具有毕业证和学位证);
(3 )年龄不超过30周岁(1982年7月1日之后出生),管理类不超过28周岁(1984年7月1日之后出生);
(4)外语水平过六级(英语专业达专业八级),艺术、体育类学科适当放宽;计算机过国家二级,专业成绩为优良。
(5)攻读学位期间至少公开发表学术期刊论文(作品)2篇(件),其中核心期刊学术论文(作品)1篇(件)。外国语言文学、艺术、体育类学科不得少于2篇(件)一般期刊学术论文。以上均要求第一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的视为第一作者)。
二、待遇
(一)教授待遇
1.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指具有博士学位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
购房补贴30万元,安家费10万元,科研启动费工科10万元,其他学科8万元。配偶系全日制本科及其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人员的可随调,其他可以人事代理,享受同等待遇。
2.教授(且具有博士学历学位)
购房补贴20万元,安家费为7万元,科研启动费工科6万元,其他学科4万元;配偶系全日制本科及其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人员的可随调,其他可以人事代理,享受同等待遇。
3.教授
购房补贴15万元,安家费为6万元,科研启动费工科5万元,其他学科4万元;配偶系全日制本科及其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人员的可随调,其他可以人事代理,享受同等待遇。
(二)博士待遇
1.数学、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电子技术、机械工程、环境科学工程、计算机科学、管理学、体育科学、艺术学、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等13个学科专业。
购房补贴12万元,安家费5万元(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博士、留学归国博士为7万元);科研启动费工科4万元,其他学科3万元。配偶系全日制本科及其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人员的可随调,其他可以人事代理,享受同等待遇。
2.中国语言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民族学、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他学科专业。
购房补贴10万元,安家费4万元(具有副教授职称的博士、留学归国博士为6万元);科研启动费理科3万元,其他学科2万元。配偶系全日制本科及其以上学历或副高职称人员的可随调,其他可以人事代理,享受同等待遇。
以上各类高层次人才(除院士外)的服务期至少为八年;如系夫妻同时应聘,除购房补贴只享受较高一方的标准外,其余待遇分别享受。
(三)紧缺专业硕士毕业生待遇
动漫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一次性住房补助1万元, 科研启动费5000元。日语、法语、建筑学、土木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专业的硕士毕业生一次性住房补助5000元,科研启动费5000元。
(四)上述人才中特别优秀者其待遇可以面议。
三、联系方式
学校网站:ww***net[点击查看]
电子邮箱:sxxyzjk@
联系人:陈老师 关老师 徐老师
电 话 :023-58102345 58102397 58105886
重庆三峡学院创建于1956年,坐落在千年古城移民之都??万州。1994年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教育部代码10643),是三峡库区腹地唯一的一所多科性普通本科院校。2010年2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新增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学校现有沙龙、百安两个校区,占地1980余亩,建筑面积40余万平方米,藏书112万余册,电子图书136万余种,仪器设备总值8100余万元。职工近1200人,其中专任教师800余人,教授、副教授400余人,博士、硕士500余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后备人选3人,重庆市名师2人,重庆市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10人;兼职教授和外籍教师6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15000余人。
学校现设有文学与新闻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民族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美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成人(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二级学院和网络信息与教育技术中心等教学辅助单位,开设有涵盖10个学科门类的41个本科和17个专科专业,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已形成了以文工为主,理、管、艺、经、法、教、史、农等协调发展的学科结构和以本科教育为主体,高职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紧密围绕重庆市和三峡库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优化结构,加大学科专业建设力度。现有市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市级重点立项建设学科2个、校级重点学科9个,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重庆市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市级精品(重点)课程12门;市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市级教学团队5个;获重庆市优秀教学成果奖10项。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教学,在区域经济和三峡文化研究上特色突显。现有重庆市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基地和以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等2个市级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三峡移民与经济发展研究会等2个市级学会,化工与生物、地质灾害、三峡艺术等24个校级科研所为代表的一批为库区经济服务的特色科研机构;市级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团队和培育团队各1个。近年来,全校教学科研人员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6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占40%以上;出版学术专著200余部;被SCI、EI等权威文献检录200余篇;学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600余项,科研经费5000多万元。科研成果先后获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重庆市科技进步及社科优秀成果奖16项。
2010年5月,重庆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加快把万州建成重庆第二大城市的决定》中提出“要把重庆三峡学院升格为综合性大学”。按照这一发展目标,学校正全面推进各项工作。到“十二五”末,学校将发展成为三峡库区及渝东北地区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心和科技文化研究中心,为库区经济文化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重庆三峡学院2012人才引进招聘计划
重庆三峡学院2012公开招聘专业技术人员计划(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