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中国水稻信息网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中国水稻信息网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国水稻研究所主要从事水稻遗传育种、稻种资源、稻作环境与稻作技术、水稻基因组学、农产品质量标准与技术等多学科研究。研究所建有水稻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水稻改良中心、农业部稻米及其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农业部转基因安全检测中心、中国-IRRI稻米品质与营养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长期主持全国性重大科研项目,是农业部"全国超级稻研究与示范"专家组组长单位、农业部水稻专家组组长单位、现代水稻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依托单位和首席科学家所在单位、全国南方稻区区域试验主持单位等。获得了涵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三大奖项在内的多项国家级科技奖励。在"十五"全国农业科研机构综合科研能力评估中名列第一。成果年应用面积1.5亿亩以上,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现因科研创新需要,面向社会公开招收博士后。
一、招收博士后的合作导师
序号 |
合作导师 |
拟招收 人数 |
拟招收博士后专业 |
拟招收博士后研究方向 |
拟招收博士后开展科学研究的内容 |
1 |
程式华 |
1 |
作物遗传育种 |
水稻遗传育种 |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及分子育种研究 |
2 |
胡培松 |
3 |
作物遗传育种 |
水稻遗传育种 |
1、稻米垩白基因定位克隆 2、耐高温基因定位克隆 3、品质分子育种研究 |
3 |
钱前 |
1 |
作物遗传育种 |
水稻遗传育种、种质创新及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 |
水稻分子育种 |
4 |
庄杰云 |
1 |
作物遗传育种 |
水稻分子育种 |
水稻基因定位与克隆 |
5 |
曹立勇 |
1 |
作物遗传育种 |
水稻遗传育种 |
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及分子育种研究 |
6 |
郭龙彪 |
1 |
作物遗传育种 |
水稻遗传育种及种质创新 |
水稻分子育种 |
7 |
魏兴华 |
1 |
作物种质资源 |
稻的多样性及利用 |
稻基因组结构变异及应用 |
8 |
吴建利 |
1 |
生化与分子生物学 |
植物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 |
Spl30介导的白叶枯病抗性分子机制研究 |
9 |
朱德峰 |
2 |
作物栽培与生理 |
水稻栽培 |
1、水稻高低温逆境生理 2、水稻根系建成的氧调控 |
10 |
金千瑜 |
1 |
作物学 |
水稻栽培与生理生态 |
水稻理想株型与高光效栽培理论与技术 |
二、申请条件
1、已获得博士学位或通过博士学位答辩,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
2、博士学位论文研究方向与招聘需求相关;
3、热爱科研,勤勉敬业,勇于创新,有团队合作精神;
4、具有良好的英文写作及口头表达能力,发表过第一作者SCI论文者优先。
三、报名时提交以下材料
1、博士后申请表一份(中国农科院博士后网站下载);
2、博士毕业证书及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各一份,或博士论文答辩委员会通过并建议授予其博士学位的决议书(须加盖学校学位办公室章),或应届毕业生证明;
3、个人简历;
4、博士学位论文和学术研究代表作;
5、各种成果和奖励证书复印件;
6、两封推荐信(包含申请人博士导师推荐信,推荐人电话、Email和联系地址)。
7、申请日期:
自本启事公布日起至2012年7月15日。经形式审查合格后,将于2012年7月下旬集中考核并办理正式入站手续。
四、待遇
按国家和院所的相关规定执行,并根据个人条件和业绩适当上调,博士后期间取得的科研业绩享受绩效奖励。
五、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571-63370260
传真:0571-63371630
E-mail:hhy6@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体育场路359号,3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