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西北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西北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枣庄学院招聘信息 | |||||||||||||||||||||||||||||||||||||||||||||||||||||||||
学校简介
枣庄学院是枣庄市唯一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枣庄学院的前身是1971年创立的枣庄市教师进修学校,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枣庄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枣庄电大、枣庄教育学院并入枣庄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枣庄学院。学校特聘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王梓坤先生为名誉校长。学校在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两个重大转变,一是从专科层次到本科层次的转变,二是从师范院校到综合性大学的转变。目前学校占地面积1083亩,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7000万元,馆藏图书108万册。现有教职工988人,其中专任教师653人,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388人。其中博士80人,学校计划在“十二五”期间引进博士总数达到200人。
学校设有文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外国语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旅游与资源环境学院、体育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心理与教育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传媒学院等18个教学单位。73个本、专科专业;在校生来自美国、韩国和全国24个省13500人。本、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研究生考取率连续三年保持在50%以上,近年来考入国家“985”高校的学生占考取研究生总数的四分之一,多名学生被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录取,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学校现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校两级重点学科18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建有5个实验教学中心、9个基础实验室、14个专业实验室;是第一批山东省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现与聊城大学联合开展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与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与培养工作。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先后与美国、加拿大、法国、英国、俄罗斯、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等八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十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关系。与澳大利亚南岸技术学院、加拿大联邦技术及应用学院举办了合作办学项目,与韩国平泽大学达成了互换留学生的协议,目前双方已有多名学生正在对方学校学习。
近年来,学校以其优异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先后荣获“枣庄市突出贡献单位”、“山东省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高等学校”、“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省级“花园式单位”;连续12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16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和全国学联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称号,连续16年保持全国“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
学校高度重视科研工作,推进以“争高层次课题、出高水平成果、获高级别奖励”为主要内容的“三高促进计划”;近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521项、科研奖励392项,其中国家973科研项目、科技部科技支撑项目、科技部科技型中小型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等国家级课题8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自然基金项目、博士基金项目、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课题57项,另有市厅级课题237项、企事业委托的横向课题近50项。在科研奖励中获得省部级奖励18项、市厅级奖励158项;教师发表学术论文3200余篇,其中SCI、EI、ISTP、CSSCI等检索和新华文摘、人大报刊复印等289篇;出版学术著作100多部,获专利成果42项。
为促进科研工作,学校制定了科研经费匹配和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国家级课题按1:2匹配,省部级按1:1匹配,另外还根据成果情况进行奖励,2010年共匹配科研经费57.36万元,奖励金额85.24万元元,个人最高奖金达7.9万元。
学校积极为人才搭建科研平台,成立了煤化工学院、墨子研究院、中兴文化研究院、资源城市转型与发展研究院、区域(鲁南)文化研究院、鲁南农村改革与发展研究院、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煤化工研究所、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服务地方研究机构;实施了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研究、区域文化研究、古城文化及场馆建设研究、农业农村改革研究、城乡发展与旅游规划、煤化工技术研究、中小数控机床研发、生物工程与制药、化工企业自动化控制及安全联锁改造工程、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电源系统生产线建设工程等服务地方项目。
学校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为急需引进的博士提供购房补贴12万元,安家补助6万元,重点引进博士购房补贴8万元,安家补助4万元,一般引进博士购房补贴6万元,安家补助2万元。另外,为理工科博士提供科研启动基金6万元,文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3万元。为每位专任教师补贴2000元,用于购置办公电脑,为每位专任教师设立学术会议账户,每年1000元,可累积使用。另有部分车补和餐补。外地教师来校后在一定时间内安排集体宿舍或周转套房。学校每年支出60多万元,保证教职工的子女进入枣庄市最好的幼儿园、小学和初中,接受枣庄市最好的幼儿、小学和初中教育。
学校积极为人才拓展继续教育的空间。一是学历学位进修。我校的学历、学位进修主要有定向博士研究生培养,新教师来校工作满3周年可以报考博士研究生,在读博期间享受学校的工资待遇。二是业务培训。根据山东省教育厅“青年教师成长计划”,业务培训主要包括骨干教师国际合作培养和国内访问学者两种方式。这两项培训都有时间要求,工作满三年后可以申报。国际合作培养需通过BFT考试,BFT考试每年一次,通过BFT考试后向教育厅申请批准,博士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优先资助,每人资助5万元,时间为半年。国内访问学者也是先向教育厅提出申请,批准后可在国内高校做访问学者一年,每人资助2万元。另外,我校作为以上两种进修方式的补充,实施了“骨干教师进修计划”,利用半年的时间到国内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进修,学校给予一定的资助。三是学术休假制度。为加强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了学术休假制度,主要是针对申请到科研项目的教师,让这些教师在一段时间内脱离工作岗位,集中精力著书立说,开展科研项目的研究。
近年来,枣庄学院立足地方,抓住“地方性”、“有特色”和“应用型”这三个立足点,明确了“服务地方,特色发展”的办学定位,“人才兴校、科研立校”的办学思路,学校的各项工作都得到了较大提升。特别是,今年我校将划归省管,山东省和枣庄市共同给予财政支持,枣庄学院必将有一个更好的明天,枣庄学院也必将成为各类人才建功立业,著书立说的理想之地。
枣庄学院2012年度人才招聘启事
一、招聘范围
1、博士研究生;;
2、紧缺专业优秀硕士研究生
3、有丰富教学、科研经验的教授;
4、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
二、招聘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遵纪守法,品行端正,气质良好,教学、科研能力突出,能够胜任教书育人工作。
2、应聘者须于2012年7月10日前取得学位证、毕业证,且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留学归国人员学历需经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
①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且有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且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77年6月30日后出生)。
②硕士研究生:本科、研究生阶段均须毕业于“211” 或“ 985”工程院校”或相关专业院校,年龄不超过28周岁(1984年6月30日后出生)
③教授:主持过省级以上课题,年龄不超过45周岁。
④学科带头人: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主持过省级以上课题,年龄不超过50周岁。
三、招聘专业
四、报名办法和资格审查
(一)网上报名:
即日起应聘人员须将报名登记表(附件1)、能证明自己所学专业的材料、应聘人员信息表分别以附件方式发送至yyrsc@,邮件主题格式为“应聘专业 学历层次 毕业学校 姓名”(如:法语 硕士 xx大学 张某)。
(二)资格初审
我们根据应聘人员所提供的求职信息及附带材料进行资格审查,并通过电话或在学校网站上公布通过资格审查的应聘人员,请应聘人员保持手机等通讯工具畅通并随时查看学校网站。由于报名人员较多,经研究决定只对通过资格审查的应聘人员进行电话通知,敬请其他应聘人员谅解。同时在枣庄学院校园网公布通过资格初审人员名单。
(三)领取面试通知单:
资格审查通过者须于规定时间内到枣庄学院综合楼1905室领取面试资格证。领取资格证时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和学历学位证书、毕业生就业推荐表、就业协议书、应届毕业生须提供加盖教务部门公章的学习成绩单;大学英语4/6级证书(外语专业提供专业过级证书)、获奖情况及相关证书复印件;1寸近期同底免冠彩照3张。
五、优惠政策
我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待遇外,还享受枣庄学院在职教职工福利待遇及以下优惠政策:
1、博士研究生(取得博士学位证、毕业证,且具有全日制本科学历,年龄不超过35岁)
根据人才紧缺程度、学科建设需要和学术水平,提供安家补助费2-6万元;享受购房补贴6-12万元(用于来校工作后在枣庄市购房,凭购房合同兑现);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文科3万元,理科6万元;工作环境、条件可面谈。
2、教授
享受购房补贴10-12万元(用于来校工作后在枣庄市购房,凭购房合同兑现);享受安家补助费5-6万元;学校提供科研启动经费5-15万元,根据课题立项进展情况分批兑现。
3、学科带头人的待遇面议。
六、来校期间待遇
1、教授和其他优秀人才来校考察,免费提供住宿,报销往返其工作地与我市之间的单程车费(不包括软卧)。
2、博士来校面试,免费安排住宿。
七、联系方式
地 址: 山东省枣庄市北安路1号 枣庄学院人事处
邮 编: 277160
学院网址: ww***.cn[点击查看]
信 箱: yyrsc@
联 系 人: 尹老师 闫老师
联系电话: 0632-37859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