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信息由三峡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三峡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内蒙古乌海市关于引进书法专业人才相关事宜的函 | ||
|
||
为扎实推进中国书法城建设向纵深发展,全面提升乌海市城市文化品味,我市拟面向全国各书法艺术院校招聘书法类专业人才10名。现将我市基本情况和书法人才需求意向函告如下: 一、乌海市概况 乌海市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地处华北与西北的结合部,东临鄂尔多斯高原,南与宁夏隔河相望,西接秘境阿拉善,北靠河套平原,是“呼包银”经济带的重要结点,也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小三角”区域的中心城市。乌海市辖海勃湾、乌达、海南3个县级行政区,总面积1754平方公里,人口55万,共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等40个民族。 乌海市可以用四个美誉来形容,即黄河明珠、书法之城、沙漠绿洲、葡萄之乡。 “黄河明珠”,按照城市向黄河两岸靠拢的思路,我市开工建设了总投资27.41亿元的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建成后,将是黄河内蒙古段唯一一座调节控制性工程,具有调节水量、防凌防汛、发电和生态保护等功能,建成后将形成118平方公里的舒缓水面。那时的乌海依山傍水,特色将更加鲜明,环境将更加优美。目前正在“依库”而建的滨河新区届时将会成为城市建设新的亮点、观光景点和商务中心,乌海将是名副其实的“黄河明珠”。 “书法之城”,乌海市于2008年被中国书协命名为“中国书法城”,另有2所小学被命名为“中国书法兰亭小学”,2011年,中国硬笔书协分别授予我市和海勃湾区“中国硬笔书法名城”、“中国硬笔书法名区”称号。在连续四届“黄河明珠・中国乌海书法艺术节”上,乌海市获得了上海大世界基尼斯总部授予的五项大世界基尼斯之最(“规模最大的书法活动”、“规模最大的青少年书法比赛”、“各民族少儿用最多灯笼拼成的‘爱祖国’大型表演活动”、“最多国籍书法家现场书写长卷活动”、“最大规模室外软笔书法教学课”)。同时我市又与韩国忠清北道、日本鸟取市结为文化交流友好城市,地区特色文化品牌初步形成。全市现有中国书协会员23人、自治区书协会员121人,常年坚持习练书法的爱好者近万人,各中小学都开设了书法课。 “沙漠绿洲”,乌海市三山环抱,一水中流,民风淳厚。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比较配套,服务功能日趋完善,绿化美化成效显著,打造宜居城市迈出新步伐,被称为“沙漠绿洲”。截至目前,全市生态治理面积累计完成7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建市初期的0.3%提高到15.2%,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由“十五”期末的19.4%提高到30%。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25%。市内的最高峰海拔为1805.4米的甘德尔山将成为一个集历史人文、城建文化、自然山水景观于一体,且互相联系、相映成趣的综合性旅游生态景区,建成后将成为城市生态景观重点和城市景观的核心。 “葡萄之乡”,乌海市水土光热资源丰富,适合葡萄种植,有“葡萄之乡”的美称。黄河流经市区105公里,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有效积温高,无霜期达156~165天,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适宜蔬菜瓜果生产,是国内可与新疆吐鲁蕃地区相媲美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多个葡萄品种荣获国家级奖项,被推荐为奥运会安全优质葡萄。乌海葡萄初步形成了“龙头十基地”、“企业十农户”的发展模式,汉森集团、云飞葡萄等企业成为葡萄产业的龙头带动企业。 二、文化事业与人才发展环境 近年来,乌海市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事业突飞猛进,先后建成了体育中心、科技馆、图书馆和档案馆、蒙古家具博物馆、煤炭博览馆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进一步优化了城市功能。以“中国书法城”为城市文化和形象品牌,正在规划建设中国书法城•乌海文化产业创意园区、人民艺术中心、书法景观大道等一批重要书法文化设施。全市初步形成了市有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区有文化馆、图书馆,镇有综合文化站,社区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室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格局,也为成功举办五届书法节、两届国际书法产业博览会和内蒙古自治区“十二运”等一系列大型文化体育盛事提供了硬件设施保障。 乌海市委、市政府大力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大文化建设力度,把中国书法城建设作为全市主要工作来抓,极其重视书法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全面落实各项人才优惠政策,为优秀的书法人才来我市工作、创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三、书法人才需求意向 (一)专业需求:目前急需的是全市各中小学、乌海学院、职业技术学校书法教师以及新书画院、当代中国书法博物馆专业人才。 (二)工资福利:我市为招聘书法人才所提供的岗位全部为财政全额拨款事业单位,正式事业编制,享受国家和我市规定的事业单位人员福利待遇。 (三)录用方式:可由各书法艺术院校统一报名应聘或毕业生直接报名应聘,我市通过考试、考察等方式组织录用。 我们真诚欢迎,每一位致力于书法事业发展的同学来我市工作,我们将努力为大家创造和提供更多发挥聪明才智的机会和个人成长和发展的机遇。 联系电话:0473—2999512 0473—3998062 电子邮箱:whswxcb@
中共乌海市委宣传部 乌海市教育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