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福建]安踏泉州销售分公司2013招聘

(全职,发布于2012-09-07)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泉州师范学院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泉州师范学院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安踏泉州销售分公司招聘

2012年9月7日15:38就业网

字体:T|T

我们的企业

1991年安踏事业正式起步,秉承永不止步的品牌精神,经过二十年的发展,安踏已成长为中国民族体育品牌的领跑者,年销售近100亿,位列中国民族品牌前列,拥有遍及全国的近8000家专卖店。2009年,安踏成为中国奥委会合作伙伴,为2009至2012年参加伦敦奥运会等11项重大国际赛事的中国体育代表团锻造冠军装备。

 安踏泉州销售分公司(即泉州斌辉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为安踏(中国)有限公司的大泉州分销商公司,是销售导向型的零售管理型企业,年销售额超两亿元。继承了安踏体育“安心创业、踏实做人”的经营理念,凭借“永不止步”的拼搏进取精神,泉州斌辉贸易有限公司已发展成为大泉州地区体育用品行业的领先企业。公司奉行“负责任、争高效、敢竞争、能创新”的企业文化,不断拼搏进取,励志成为大泉州地区体育用品零售中的领袖企业。

储备干部培养计划是公司2013年经营计划人才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计划旨在培养和挖掘具有在零售行业发展潜质的人才,使他们在深度和广度上积累专业技能与经验,并且获取对于企业运作和零售市场管理的系统知识,以全面支持公司业务的快速发展。

公司为储备干部制定了一套零售精英人才发展计划,通过系统的实习计划、在岗培训、课程传授、 “传、帮、带”训练和职业规划动态跟踪等,使储备干部完全融入公司企业文化,并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奠定一个扎实的基础。

这里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挑战的舞台!潜力无限的体育零售业欢迎您的加盟!

 

零售储备干部(25名)

■岗位资质要求:

1、  2013年全日制大学专科学历以上应届生,专业不限,学习成绩优良;

2、  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学习及团队协作能力;

3、  专注务实,对事业及生活充满热情,能承受工作压力,愿意迎接挑战;

4、  热爱零售行业,有沉淀与发展意识,愿意从基层导购做起。

■工作地点:大泉州地区

 

储备干部培养计划阶段实施:

2012年10月—2013年1月,应届生以在校兼职方式加入培养计划。

■2013年2月—2013年6月,应届生以全职实习方式加入培养计划。

■2013年7月起,应届生毕业后正式录用为公司员工。

招聘流程

■报名时间:即日起截至2012年9月20日。

■报名方式:以电子版word形式将简历发送至公司招聘邮箱。

■招聘流程:简历筛选    通知面试    第一轮测试(笔试)   第二轮测试(面试)   通知录用

特别说明:本次招聘与实习不收取任何费用、不抵押任何证件。

上班时间与补贴

■2012年10月—2013年1月在校兼职实习期间:

应届生根据个人学习安排制定可兼职实习时间计划报至公司,由公司统一安排。

实习时间要求:每天连续不低于6H,每月总计不低于40H。

实习地点:本着就近原则,安排至距离学校较近区域的安踏专卖店实习(泉州市区、石狮市区)。

■兼职实习期间补贴:

前两天为店铺带教时间,补贴8元/H。

  第三天起按销售业绩达成率(X)计算:

  X<90%: 补贴6元/H;   90%≤X<110%:补贴8元/H;   X≥110%:补贴12元/H;

■2013年2月起,储备干部上班时间与薪资福利根据公司终端统一标准执行。

 

成长平台:

■储干晋升机制:

1、公司每月对业绩达标的导购进行一次晋级笔试统考,全职储干最快两个月可晋升为A级导购。

2、A级导购通过提名可晋升为实习店助,通过三个月考核期即转正。

3、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店助晋升考核,通过各项考核即晋升为店长。

■内部岗位竞聘

储干培养期间,公司有岗位空缺,首先进行内部竞聘选拔,表现优秀且具备相关岗位能力的储干,经竞聘考试通过可录取。

■储干绿色通道

在全职培养期满6个月以上不足一年的储干,因有专项特长、表现优异、专业对口,可由岗位需求部门申请,经公司审批后,可直接到新岗位实习。

 

联系方式:

招聘邮箱:xingxiwen@     wangxiaoming@   

招聘电话:0595—22189602

公司地址:泉州市鲤城区后城旅游文化街38号(涂门街关帝庙附近)

 

 

 

声明:本站的文章除部分特别声明禁止转载的专稿外,可以自由转载,但请务必注明出出处和原始作者、文章版权归本站与文章作者所有。

bbs.yingjiesheng.com
了解面对逆境,远比如何接受顺境重要得多。[马丁?赛力格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