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应届生求职网-中国领先的大学生求职网站

[北京]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北京地区)招聘 北京理工大学专场 宣讲会

(全职,发布于2012-09-12) 相关搜索
说明:

此信息由北京理工大学审核并发布(查看原发布网址),应届生求职网转载该信息只是出于传递更多就业招聘信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目的。如您对此转载信息有疑义,请与原信息发布者北京理工大学核实,并请同时联系本站处理该转载信息。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北京地区)

发布时间:2012-09-12    发布人:office_mishu   浏览次数:420工作地点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北京地区)2013年招聘信息
 
宣讲招聘:9月25日下午14:30 中心教学楼中教231室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中国航天三江集团公司)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原四院、原九院于2011年12月合并重组而成,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是中央在鄂的国有特大型高科技企业和国防科技工业的骨干力量,也是湖北省规模最大的军工企业。重组后的新四院总部注册在湖北省武汉市,拥有总资产300多亿元,在职员工约1.7万多人,共有成员单位35个,主要分布在湖北省武汉市和孝感市、北京市、南京市。
航天科工四院致力于中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发展道路,统筹军民两业发展,突出“航天防务、装备制造、现代服务业”三大主业,为国防现代化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四院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技术创新体系,拥有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国家级企业研究应用中心,1个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6个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13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是湖北省拥有企业技术中心最多的企业集团。先后获得省部级以上科学技术进步奖800多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6项),拥有现行有效授权专利600多件。近年来,四院连续三次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四院将继续坚持实施“靠发展吸引人、靠事业造就人、靠政策激励人、靠文化凝聚人”的人才强企战略,倡导“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的理念,为员工提供稳定的工作生活环境、专业全面的学习培训、充裕的事业发展空间、较强竞争优势的薪酬待遇;为员工建立优厚、完备的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险体系;让发展的成果上效祖国、下惠员工。
我们热诚欢迎各位心系国防、志在报国的莘莘学子加盟,携手共创辉煌!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第四总体设计部(北京·海淀)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第四总体设计部(简称四部)是国家重点军工企业,成立于1965年8月25日。是首批国家重点保军单位、国家一级保密资格单位,是最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军工企业之一。
经过四十余年的创业发展及建设,四部已经成为专业配套、技术实力雄厚、技术手段先进、质量保证体系健全的科研生产经营单位。形成了以飞行器系统总体、结构与材料应用、遥外测与安全自毁、环境气动与可靠性研究、总体试验等专业技术为核心的研究体系。具有与科研生产配套的系统综合匹配试验室、结构模态试验室、遥测综合试验室、仿真试验室、非金属材料试验室等现代化试验室。建成了集模样加工试制与工艺验证、型号配套批生产于一体的生产基地。经过四十余年的艰苦奋斗,四部军品任务形成了型号研制、预研、生产等诸多任务并举,探索、预研、研制、生产、服务各环合理衔接的发展格局,在飞行器系统研制中起着总体设计、总体协调、技术抓总的龙头作用。
四部拥有以“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院士为代表的一批杰出专家和先进人物,培养出国家级和部级专家8人,历年来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人,国家级部级劳动模范8人,立功授奖者100多人。四部现有在职职工600余人,研究员30余人,高级工程师170余人,硕士及以上学位人员共计300余人。自成立以来,四部共获国家科学进步奖10余项,国防科工委重大科技成果奖和部级科技进步奖400余项。
四部一向重视和爱惜人才,为科技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同时提供较为完备、成熟的人才发展通道,单位在解决北京户口方面拥有极大的优势,在收益分配、职称评定、深造学习等方面也采取特殊政策向科研一线倾斜。随着航天事业的发展,现面向社会招纳贤才,广邀各界精英加盟,展示你的才华和智慧,实现你的人生价值,共同为航天事业和国防现代化再创新的辉煌,再谱新的篇章。
 
单位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永定路51号北
通信地址:北京市142信箱206分箱人力资源处
邮编:100854             
联系人:阙慧媛   高雪莲
联系电话:(010)68763824
电子邮件:htsbzp@
 
四部2013年校园招聘需求

需求专业
需求学历
飞行器设计
硕士及以上
固体火箭发动机
硕士及以上
导航制导与控制
硕士及以上
雷达系统设计
硕士及以上
自动控制
硕士及以上
发射技术
硕士及以上
流体力学
/流体机械及工程
硕士及以上
空气动力学
硕士及以上
固体力学/工程力学
硕士及以上
工程热物理/传热学
硕士及以上
机械设计
硕士及以上
机械电子工程
硕士及以上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电控液压技术
硕士及以上
车辆工程
硕士及以上
信息与通信工程
硕士及以上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
硕士及以上
电气工程/航天电气控制
硕士及以上
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
硕士及以上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软件工程
硕士及以上
仿真/视景仿真
硕士及以上
复合材料/高分子材料
硕士及以上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十七所简介(北京)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十七所是固体运载火箭控制系统总体研究所。自1968年成立以来,长期从事控制系统及其电子设备的研究,负责控制系统抓总,先后完成国家多个重点型号运载器控制系统研制任务。
十七所以国防建设需求为牵引,经过多年的型号研制和科技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先后获得国家与部委级重大科技进步奖及发明奖165项,其中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1项,部委级重大科技成果奖154项;申请国防专利166项,申请软件著作权25项。并荣获部级、北京市颁发的各类先进单位、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39项次。十七所也是国家批准的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生培养单位,软件工程专业硕士培养单位。
十七所坚持“人才强所”发展战略。先后涌现了以中国工程院陈德仁院士、栾恩杰院士,国际宇航学院陈世年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专家和先进人物。全所现有在职员工551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273人,占全所员工的50%,专业技术人员中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69%。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158人,占全所员工的29%。拥有国家级专家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8人,省部级各类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
经过40余年的努力,十七所总资产达13亿元,净资产达8亿元。现有控制系统总体、制导与导航、姿态控制、系统仿真等十多个专业,涉及多个专业技术研发中心和生产部,并建成了国内规模最大的射频仿真试验室,拥有控制系统综合试验室等多个重要试验室和一大批先进试验仪器设备;所属软件评测中心已获得总装备部军用软件测评实验室资质,通过了GJB9001B-2001军工产品质量体系认证;是国家一级保密资格单位、国家一级档案管理科技事业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保军单位。
我们真诚邀请各类人才加入到十七所技术与管理创新的行列中,为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在国内具有领先地位的控制与信息技术研究所,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而奋斗!
 
应聘人员简历投递方式:
1、通讯地址:北京2115信箱 人力资源部 邮编:100038
2、传    真:010-63466668      联系人:鲁春晓
3、邮    箱:hangtian17@
 
 
十七所2013年度招聘计划简表

专业大类
专业细分
学历要求
数量
航空航天类
导航、制导与控制,飞行器设计,飞行器动力工程、飞行器系统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自动控制、雷达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探测制导与控制技术等
硕士及以上
13
电子信息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光电子科学与技术、系统与控制、电子元器件、通信与信息处理、微电子、电子工程等
硕士及以上
8
电气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微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机与电子工程、工程力学、通信与信息系统、系统科学与工程等
硕士及以上
8
仪器仪表类
制造自动化与测控技术、数控技术、测控工程、应用电子技术、遥感科学与技术等
硕士及以上
5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电子工程、飞行器制造工程、制造工程、焊接技术及自动化等
硕士及以上
4
管理类
会计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等
硕士及以上
2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
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北京)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四研究院指挥自动化技术研发与应用中心(简称航天科工四院指挥自动化中心)成立于2010年6月9日,是四院指挥控制系统总体单位及核心技术研发基地,是信息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之一,在指挥信息系统总体技术及核心技术转化领域、武器装备信息化领域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指挥系统集成设计试验能力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指挥自动化中心是整个航天工业部门唯一一所专业从事指挥自动化科研、试验、生产的研究所,是武器指挥控制系统的摇篮,是C4ISR领域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的基地。按照“需求牵引、市场推动、突出专业、提升能力”的原则,以提高核心专业在军、民产业相关领域的竞争力为目标,提升基础研究、系统集成和产品研发能力,逐步形成国内一流的信息技术研发及转化中心。
中心具有数十年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实施经验和国内一流的技术创新能力,是指挥控制技术领域的“国家队”。中心将军队的指挥自动化技术运用到民用救援指挥、企业综合管理、大型活动管控等领域,在复杂环境适应性、指挥控制效果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未来三年,将是指控中心快速发展的阶段,中心将在巩固已有军品市场的基础上,加大军、民品研发力度,构建军民融合发展平台,扩大军民融合产业规模,人员需求具体见附表。
诚邀您的加盟!
 
联系人:王女士
联系电话:010-88526361/88526360
通信地址:北京142信箱206分箱指挥自动化中心
邮编:100854
电子信箱:casic401_zp@
 
 
 
 
 
2013年度招聘招聘需求表:
序号
岗 位
专 业
备注
1
武控总体
导航制导与控制、自动化、飞行器设计等
博士
2
软件测试与开发
计算机软件
硕/博
3
软件设计
计算机软件
本/硕
4
信息化
计算机应用
本/硕/博
5
嵌入式软件设计
电子与信息工程
6
硬件电路
电子与信息工程
7
三维视景开发
计算机图形学或虚拟现实
硕/博
8
指挥通信网络
通信与信息系统
9
指控系统供配电
电力电子
10
指控车辆集成
车辆电子
11
档案管理
档案管理
本/硕
12
纪检法律
法律